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结合宾阳县太守中学边坡监测实际情况,介绍边角后方交会的监测技术方法,通过对边角后方交会测量数据分析和观测精度的评定,全站仪边角后方交会法设立测站方便灵活,摆脱了传统需要固定测站的测量方式,能有效地避开视线障碍物,作业效率高,在水平位移监测中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测边后方交会自由设站放样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一般放样方法和利用测边后方交会自由设站放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郑西客运专线渭南高架车站施工测量为例,对测边后方交会进行自由设站放样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常规测量方法不可使用情况下,利用后方交会解决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精密检测工程的比重逐渐增加。本文主要以广东某航运段建设的船闸安全检测项目为例,通过三边长后方交会法在精密测量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三边长后方交会的特征以及测量要点,寻找测量误差以及控制措施,促进三边长后方交会在精密测量当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利用无砟轨道铺设时建立的CPⅢ控制网点,用全站仪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进行轨道精调测量。以全站仪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的斜距、水平方向和天顶距为观测量,推导了自由设站严密平差计算的教学模型,确定全站仪中心三维坐标的测量原理,数据处理和实现方法。并使用(Embedded Visual C++)EVC4.0+SP2结合TOPCONGTS内部通讯接口进行了系统的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6):112-114
本文阐述了在测量作业中的一种传统而又简便的作业方法——双点后方交会法,笔者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和工程测量学,总结出双点后方交会在测量作业中,可以在控制点较为稀少的情况下快速设定测站点,并能在智能手机上实现计算功能,这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可为工程测量提供诸多便利。  相似文献   

7.
邱章云 《城市勘测》2010,(3):101-103,105
对全站仪边角后方交会自由设站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利用极坐标法对圆形断面隧道进行测量放样进行了论述,给出了可编程计算器的通用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8.
传统变形监测中,水平竖向位移观测费时费力,精度难于保证。通过徕卡TM系列测量机器人"后方交会设站+多测回测角"程序,完成水平竖向位移观测,大大提高观测效率,观测效果更佳。本文以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采用徕卡TM系列测量机器人观测基坑水平竖向位移。"后方交会设站"在每次观测前重新交会解算设站坐标,消除设站点变形影响;"多测回测角"在完成设站后,即可调用进行自动观测,大大减少观测人员观测工作,减少观测时间,提高观测效率。  相似文献   

9.
魏玉明  孔令杰  党星海 《施工技术》2012,41(9):104-105,108
通过对兰州理工大学地震模拟台预埋件精密定位项目测量实例的介绍,分析了大型设备预埋件测量技术的特点,阐述了精密定位的有关问题,并针对预埋件所处的特定地理位置和混凝土的浇筑情况,首次提出并采用一次建立控制网的方法,并且充分利用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及自由设站等方法,也为今后大型设备测量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填土路基施工中,土石方量多、路线长、测量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采用全站仪后方交会程序和卡西欧计算器坐标反算程序进行施工测量的过程。通过实践证明用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测量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三角高程测量的缺陷,介绍了全站仪测量高程的原理及其步骤,根据阳涉铁路二期工程中线测设的难点,提出了用中线平行线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指出该法方便实用、效率极高,非常适合山区铁路的测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传统的建筑施工放线方式:方格网放线法和平板仪联合法,指出这两种放线方式在理论上就存在误差,通过全站仪在建筑施工精确放线中的应用,分析了全站仪的优势,论述了全站仪在具体工程中的放线过程,指出全站仪能够实现大型小区建筑施工的精确放线.  相似文献   

13.
唐争气 《城市勘测》2012,(1):135-137
介绍了利用AutoCAD二次开发或数字测图软件相应功能快速绘制放样点位示意图并自动提取各设计点的坐标值。把道路或房屋等建筑物特征点的设计数据与控制点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文件。将此数据文件通过蓝牙或数据线传输到GPS手簿或全站仪内存文件中,现场利用RTK或全站仪的坐标放样程序,快速准确地进行放样,并做好放样点的测量,以便内业制作放样数据图表资料,从而实现了坐标放样的内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史经  曾庆连 《城市勘测》2013,(6):153-155
全站仪编码法立面测量,是利用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按一定的编码法则,采集建筑立面特征点三维坐标,再由数据处理程序,将采集的三维坐标转换为距离和高程组成的二维坐标,自动直观地显示正射投影的立面展点图,最后经要素绘编、尺寸说明标注和图廓整饰等流程,完成立面测量的全过程。这种立面测量方法具有可不接触、快速、操作简单和展点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山猫(Lynx)车载激光移动测量系统采集了5条实验路段的激光点云数据,通过数据联合解算,采用不同间距的检校点纠正方案,得出了有益的结论:车载激光移动测量系统沿带状线路进行测量时,对沿线GPS基站的要求较高,数据采集位置距基站的平均距离不应大于系统的标称值,超过标称基站距离的激光点云高程精度将大幅下降。要提高激光点云的位置精度,可布设检校点对激光点云进行纠正,应根据不同的成图精度选择不同间距的检校点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朱晓娟  王国体 《山西建筑》2010,36(22):309-310
结合西部某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山岭隧道监控量测的测点布置原则、监测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判释等问题,阐明了在监控量测中使用全站仪的可行性及优点,以期为优化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椭圆度监测是衡量隧道管片变形的重要指标之一。论文提出应用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方法进行隧道椭圆度监测方法,给出了隧道椭圆度监测流程,外业实施中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免棱镜扫描采集管片构件上的测量点位,在内业数据处理中则利用最小二乘原理中的最小平方中值法拟合椭圆。实验证明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方法及最小平方中值的椭圆拟合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陆松岩 《山西建筑》2011,37(29):69-70
针对传统定位放线方法的弊端,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AutoCAD配合全站仪在静压管桩施工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CAD电子图作业步骤和全站仪定位流程,指出CAD绘图软件与全站仪结合应用可大大提高测量效率,保证施工桩位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王建明 《山西建筑》2010,36(32):359-360
结合工作实践,归纳了测距仪与经纬仪相结合的施工测量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工艺原理,并阐述了其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及质量要求等,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可以解决各种复杂建筑结构的测量放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温晓勇  王军 《山西建筑》2009,35(34):361-362
详细介绍了借助掌上电脑实时显示结果,采用自由设站方法采集横断面数据时确保测量垂直性的措施及该措施具有的准确、高效等优点。实践证明,该措施能够真正改变传统测绘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