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matio System,GIS)是一种先进的用于存储、处理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多种信息的计算机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在我国各个领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在海洋研究领域也是如此。我单位承担的“中国近海海洋水文、气象资料产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基于GIS技术设计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协同理论研究的背景下,基于对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SWOT分析),利用"新五力模型"研究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协同发展机制。研究表明,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的优势主要包括海洋气象观测系统、海洋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和建立海洋气象中心,劣势主要包括海洋气象立体观测能力不足、精准海洋气象技术发展不足和海洋气象工作协同发展不足,机会主要包括"一带一路"建设、新技术发展和新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威胁主要包括主要影响天气系统、重要致灾因子和潜在的社会竞争;应充分有效利用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排斥力和亲和力5种作用力的不同功能和组合创新,促进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洋气象中的客观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军 《海洋通报》1997,16(3):64-68
目前,海洋气象资料分析工作已逐渐由计算机取代了人工操作,资料的客观分析和四维资料同化已广泛被应用。本文综述了气象、海洋资料客观分析所需信息,客观分析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方案,给出了几咱常用的客观分析垢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近50年海洋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敦训 《海洋预报》2006,23(1):59-64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和资料查阅,系统的统计分析了近50a山东省沿海及责任海区海雾、风暴潮、风暴海浪、海冰等几种主要海洋气象灾害的海洋、气象及分布特征和灾害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为海洋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洋、气象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每天都可以收到极其大量的海洋气象信息,面对浩瀚的信息,如何快速获取有用的结果成为新的问题。为了海军实际应用、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海洋学科网站上建立了军用海洋气象信息释用系统,将无法直接使用的原始资料转换为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根据海军实际应用、教学和科研对海洋气象信息的需求将有用的资料提取出来,并在网页上列出,上网就可浏览。同时,整理存放历史资料,便于电子检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内容是南通洋口港海洋气象几种环境要素的分析和预报。选取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为预报因子,采用0,1回归方法,建立了四个关于海洋表面上的风力等级预报方程;采用三个简明的数学表达式反映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投票法作出近海最大波高预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全年逐日、逐月高(低)潮时客观预报;采用误差分析法预测潮水到达紫菜养殖区或港口施工区的时间;实现了洋口港海洋气象4个要素的定量预报,并投入到紫菜养殖生产和洋口港海上施工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中应用,其预报可信度受到了用户和海事等相关部门的认可与肯定。  相似文献   

7.
美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促进区域海洋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洋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科学和空间信息为保证的更加综合、全面的海洋管理已成为国际上的共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下属的海岸服务中心(CSC)依靠目前开展的州一级的以网为基础的海洋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一个区域性模式,将有助于促进从个别海洋资源的分散管理向海洋生态系的综合管理转化。我国正在逐步实现海洋和海岸带的综合管理,尤其是区域海洋综合管理方面还需作许多努力。因此,吸取美国的经验将有益于提高我国的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GIS的表现形式已经由早期的系统转向了服务,而云计算已经成为支撑GIS服务的一种重要模式。面对广泛而迫切的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应用需求,亟需构建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结合云计算和GIS云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一个面向海洋基础地理信息、基于混合云模式、面向服务架构的海洋基础地理信息云服务体系架构设想,分析了需要重点研究的存储优化、自适应可视化与并行处理等关键问题,为构建"按需、实时、动态、易用"的服务平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2年WMO-IOC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联合技术委员会(JCOMM)提出了在新的海洋气象资料系统(MCDS)下建立海洋气候和海洋气象资料中心(CMOCs)的发展策略。在2012年5月召开的第四届JCOMM大会上,中国被批准候选成为CMOC中国中心,并开展试运行工作。本论文通过介绍目前国际上重点发展的海洋资料和服务系统和合作项目,分析了未来几年我国在CMOC中国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承担的“中国海洋资源综合数据库集成”的建设是一项信息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项目。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应用信息科学、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网络和通讯等多种技术。系统开发涉及到海洋化学、海洋物理、海洋气象、海洋法规、海洋经济、海洋制图、海洋遥测遥感等多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1.
张瑰 《海洋预报》2004,21(4):75-80
对于海洋遥感反演中常见的一类非线性反演问题,构造迭代格式进行近似求解。通过给出适当的条件,对格式产生迭代解的收敛性进行证明,并给出迭代的终止原则和步骤。结果表明格式产生的迭代解在适当的光滑性条件下,收敛于原问题的精确解,并且迭代格式在终止原则下是一种正则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 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 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促进海洋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 整合和共享了1985年以来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地质等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一方面为南海海洋学各学科的科技创新提供精确、完整和可靠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决策活动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海洋气象环境复杂多变,船舶航行风险随时间演变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本文从时空分析的角度出发,动态评估船舶的航行风险:选择风场、海流、海浪、海温等4种动态因素和海雾发生频率、海底地形等2种静态因素作为评估因子,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计算各评估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序加权方法(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优化上述权重,最后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生成航行风险评估的动态风险图。研究表明,AHP-OWA算子能够突出数值变化较大的评估因子对于风险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动态风险评估结果能够直观展示航行风险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1985年12月12日至1986年2月8日“向阳红14”号调查船在太平洋调查所获海洋水文气象资料,计算了四种热交换量。结果表明:海-气热输送与天气系统和海洋水文条件关系密切。冬季,在各种天气系统条件下西太平洋及中太平洋的大气主要是从海洋得到热量,其中以黑潮流经的海域最为明显,而热交换的方式主要是海洋以潜热的形式把热量输送给大气。  相似文献   

15.
有害藻华是海洋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生态灾害问题,对养殖业、旅游业和公众健康等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海洋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与有害藻华相关的生物、化学、水文、气象等观测数据以及有害藻华发生记录等统计数据不断积累,统计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等数据分析方法也在快速发展,为深入挖掘有害藻华时空演变特征、提高有害藻华监测预警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研究综合应用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及可视化技术,设计了一套集有害藻华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分析与可视化为一体的综合平台,能够实现对有害藻华相关数据的存储和动态关联,并集成了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数据和分析产品的可视化。该研究以渤海有害藻华长期时空演变特征探究为案例,展示了该平台在有害藻华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面应用效果。该平台可望为公众科普、科学分析和政府决策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微波散射计观测的气候态海面风场和风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了星载微波散射计NSCAT,QuikSCAT和SeaWinds on ADOES-II的全球海面风速和方向L2B数据,数据涉及的时间序列长度为11.5 a。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质量控制、Loess低通空间滤波和统计处理,构建了气候态的逐月全球海面风场、风应力场和风应力旋度场(简称为SCAT),其空间网格间距为0.25°×0.25°。SCAT资料与其他有关资料相比,包含了更丰富的海面风场中小尺度空间变化的信息,可广泛应用于海洋、气候、海气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适合应用于海洋中小尺度过程的研究。作为我国"海洋二号"("HY-2")卫星预研项目的成果之一,SCAT资料将由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提供给有关用户。  相似文献   

17.
During a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Svalbard archipelago in May 2006, simultaneous marine environmental (meteorology, heat flux, ocean turbulence, irradiance) and biological (phytoplankton and zooplankton biomass/species) data were sampled at selected stations. The zooplankton data were supplemented by high-resolution, high-speed VPR sampling down to 100 m depth at most stations. We were able to sampl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phytoplankton spring bloom in Arctic as well as in Atlantic waters, and the stations represented different situations with respect to irradiance, turbulence and water-column stability. Phytoplankton growth and depth distribution were physically controlled, while zooplankton distributions were affected by b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turbulence. Development of the zooplankton followed the phytoplankton bloom phase, which was progressing in a direction from west to east in the waters north of Svalbard, and southwards in the Barents Sea. Our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zooplankton did not avoid Phaeocystis pouchetii colonies, which have earlier been described as toxic. Despite an early retreat of the ice this year there was no apparent mismatch between the phytoplankton bloom and the dominant mesozooplankton, Calanus spp.  相似文献   

18.
再分析风场资料在海洋气象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黄河口区域孤东59井验潮站和桩西106验潮站现场观测资料,对CCMP(cross-calibrated multi-platform)、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ERA-interim、JRA-554种再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缢蛏为例,详细介绍了海洋动物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其技术流程,对研制过程中候选物的确定,以及标准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特性量值等进行了全面叙述.海洋动物标准物质制备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均匀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检验,定值分析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定值数据结果的表达.有证标准物质的包装运输、认定证书和标签等方面的操作也都应按照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