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我们为32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龄5~69岁,平均43.9岁.因临床情况决定建立人工气道.32例患者均经过CT检查,颅内肿瘤9例,重度颅脑损伤6例,脑出血7例,脑外伤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人工气道建立方式:气管切开15例,经口气管插管10例,经鼻气管插管7例.患者应用人工气道时间3~19 d,平均8 d.同时对所有患者定时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体温等指标[1].  相似文献   

2.
经鼻气管内插管在ICU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 1997年至今 ,我院 ICU病房将经鼻气管内插管作为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方法之一 ,并成功实施插管 5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5 3例中男 34例 ,女 19例 ;年龄 2~ 83岁 ,平均 38.6岁。严重多发伤及重型颅脑损伤 2 5例 ,脑出血 5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11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7例 ,药物中毒3例 ,心肺脑复苏 2例。1.2 插管方法 :选择通畅一侧鼻孔 ,用3%麻黄碱和 1%的卡因合剂滴鼻 2~3次 ,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注入 2 %利多卡因 3~ 4ml,清醒不合作及躁动者静注芬太尼与氟哌啶合剂 2~ 4m l或异丙酚 1~…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并发症较多,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我们收治COPD 218例,其中并发ARF 30例,本文仅作初步分析,以探讨COPD并发ARF的发病机制。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18例COPD患者并发ARF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3岁,平均69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12年,原发病除支气管哮喘5例,支气管扩张3例,肺结核2例外,其余均由慢支发展为COPD。30例ARF中死亡16例,占53.33%。二、诊断标准:30例ARF患者参照Fry和  相似文献   

4.
两种经鼻气管插管方式在急性呼衰抢救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的首要措施是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能否快速、准确、安全便捷地建立人工气道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科室自 1999- 0 6起采用两种经鼻气管插管方法抢救急性呼衰患者 4 7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 1999- 0 6~ 2 0 0 1- 0 5间我科共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2 0例 ,均采用直接经鼻气管插管术 ,其中颅脑外伤 12例 ,急性中毒 4例 ,其他病因 4例 ;18例患者呈昏迷状态 ,2例神志清醒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17~ 18岁 ,平均 38 74岁 ;自 2 0 0 1- 0 6我科自行研制出一种插管导丝并应…  相似文献   

5.
徐波 《临床荟萃》2001,16(23):1066-1067
我院地处西宁地区 ,海拔 2 2 6 0 m,大气压 5 80 mm Hg(1mm Hg=0 .133k Pa) ,氧分压 114mm Hg,为平原地区的 76 %。我科自 1993年 4月至 1999年 4月间加强治疗病房 (ICU)收治需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患者 96例 ,除 9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 ,87例患者均完成人工机械通气治疗过程获得治愈 ,现将实施人工机械通气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6例均为收入 ICU实施人工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男 87例 ,女 9例 ,年龄 10~ 78岁 (平均 5 1岁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肺心病者 2 8例 ,ARDS13例 ,各种重度毒物中毒 10例 ,…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妇产科自 1990年 1月~ 2 0 0 3年 9月收治的 35例围分娩期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病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针对其病因和ARF期的症状 ,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以期帮助孕产妇顺利度过危险期 ,降低围分娩期ARF的发生率及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院妇产科自 1990年 1月~ 2 0 0 3年 9月共收治围分娩期合并ARF病人 35例。初产妇 2 8例 ,经产妇7例 ;年龄 2 1~ 39岁 ,平均年龄 (30 .5± 5 .38)岁。 17例孕产妇发生ARF的孕周为 12~ 4 0周 ,平均孕周 (31.2 5± 4 .75 )周 ;18例发生ARF在产后 1~ 3天。孕…  相似文献   

7.
经口气管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口气管插管具有容易插入、管腔相对较大 ,便于吸痰等优点 ,成为最经典最常用的插管方法 ,也是快速建立可靠人工气道的方法。但其易移位、不易耐受及对牙齿口咽损伤等易出现导管脱出和病人自行拔管 ,给病人带来再次插管的痛苦 ,甚至导致抢救失败[1] 。鉴此 ,我们对 3种不同固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观察 ,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6月 ,入住CCU和呼吸科重症病房行经口气管插管病人 73例 ,男 6 3例 ,女 10例 ,年龄 2 5~ 96岁 ,平均年龄 6 5岁。插管时间 2~ 6 0d ,平均时间 15 .1d ,对不同阶段入住…  相似文献   

8.
纤维支气管镜导引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吸衰竭的救治往往以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为基础 ,为避免气管切开的并发症 ,我们试用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导引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 ,救治呼吸衰竭 ,改善通气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 ,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我院 1 996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应用纤支镜导引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救治呼吸衰竭53例 ,并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导引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7例 ,女 2 6例 ;年龄 3582岁 ,平均61 .7岁。呼吸衰竭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哮喘、肺…  相似文献   

9.
吸痰管诱导经鼻气管插管治疗呼吸衰竭的配合及护理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鼻气管插管可作为择期气管插管的首选途径,但盲探经鼻气管插管操作困难,成功率不高[1]。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以吸痰管经鼻插入气管成功后再诱导气管插管导入的方法,快速、准确、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成功救治了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施行吸痰管诱导经鼻气管插管术患者26例,均为COPD伴呼吸衰竭。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63岁。留置气管插管时间3~24d,平均8d。26例患者均获得气管插管成功,并经过机械通气病情好转出院。二、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不同方式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痰痂堵管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21例,建立人工气道治疗24h以上,患者给予原发病治疗及临床标准气道护理,比较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堵管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工气道内痰痂堵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21例重症患者中人工气道内痰痂堵管发生率为9.02%(56/621),其中气管插管痰痂堵管发生率为8.49%(46/542),与气管切开12.66%(10/7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1.4621,P=0.23);重型颅脑外伤、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痰痂堵管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39%、9.60%;咳嗽反射消失、合并肺部感染、误吸、带管时间长、无有效气道湿化、气道出血为人工气道内痰痂堵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痰痂堵管为ICU人工气道患者常见临床并发症,对于重型颅脑外伤、COPD患者需加强预防护理,有效控制预防高危因素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有利于降低人工气道内痰痂堵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住院患者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近年来住院患者中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流行病学、病因学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994年 1月— 2 0 0 4年 3月近 10年出院病例中诊断有 ARF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年龄、性别、获得性、发病科室以及病因或诱因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共搜集 ARF病例 2 11例 ,占同期住院患者的 0 .12 % ,逐年比较呈增高趋势 ;男性占 5 9.7% ,女性占 4 0 .3% ;发病年龄呈现 35~ 4 5岁和 6 0~ 80岁两个高峰 ;84 .4 % (178/ 2 11例 )患者既往无肾脏病史 ,39.8% (84 / 2 11例 )为明确的医院获得性ARF(HA ARF)患者 ,HA ARF同期患者的构成比在 2 0 0 0年后显著增高 (P<0 .0 5 ) ,内、外科ARF患者比例约为 3∶ 2 ,2 0 0 0年后后者所占构成比显著增加 (P<0 .0 5 ) ,尤其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SICU )患者发病率增加 1.89倍。药物、感染和手术是 ARF的主要诱因 ,6 1例 (占 2 8.9% )、4 6例 (占 2 1.8% )和 4 1例 (占 19.4 % )患者 ARF的发病分别与之相关。肾前性 ARF 4 1例 (占 19.4 % ) ;肾性 ARF15 6例 (占 73.9% ) ,其中 72例 (占4 6 .2 % )是由明确的肾前性 ARF发展而来 ;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占 85 .9% (134/ 15 6例 ) ;肾后性 ARF14例(占 6 .6 % )。结论 近 10年来 ,ARF在住院  相似文献   

12.
鼻插管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下经鼻气管插管在高血压脑出血 (HICH)术后合并呼吸障碍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94例 HICH术后口插管 5~ 7d尚需留置人工气道患者 ,其中 A组 48例改经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 ,B组 46例改气管造口。比较两组改道后的氧代谢情况、人工气道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 (P<0 .0 5 )。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满足 HICH术后呼吸障碍患者的氧代谢或施行机械通气的需要 (P均 >0 .0 5 ) ;A组平均置管时间 (14 .2± 6.5 ) d,B组平均封口时间 (19.1± 7.2 ) d(P<0 .0 1) ;A组肺部感染和双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B组 (5 6.3 %比 91.3 % ,P<0 .0 5 ;10 .4%比 3 9.1% ,P<0 .0 1) ;同时 A组住院时间短 ,预后优于 B组 (P<0 .0 5 )。结论 :鼻气管插管对机体损伤小 ,HICH术后合并呼吸障碍需较长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优先考虑经纤支镜下鼻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3.
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科对 10 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 ,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方法 ,取得了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科对 10 0例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 (其中气管切开4 7例 ,气管插管 5 3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3岁 )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方法 (下称实验组 ) ,与 1998年 6月~ 1999年 6月对 10 0例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 (其中气管切开 4 1例 ,气管插管 5 9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年龄 80岁 )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方…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报告创伤性脑损伤(TBI)44例,经气管插管后,产生气道并发症的发病资料,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和材料:对1980~86年间住入康复医院,处于昏迷状态并做过气管插管或切开术的44例TBI 病历进行回顾性复习,统计分析其气管并发症.患者年龄5~67岁,平均24岁,半数在19~26岁之间,男34、女10,均为非火器伤,计:车祸37例、摔伤5例、被打2例.结果:44例中,仅做气管内插管者10例(Ⅰ组)、因昏迷深长,插管后接着做气管切开者32例(Ⅱ  相似文献   

15.
连续性静 -静脉血液滤过 (CVVH)是模拟人体正常肾小球的滤过原理 ,以对流的方式滤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尿毒症物质 ,并以补充置换液的方法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1] 。1996年 1月~ 2 0 0 4年 6月 ,我院应用CVVH治疗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13例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13例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1~ 6 5岁 ,平均年龄 36 .5岁 ,体重 2 5~ 85kg ,平均 4 3.1kg。法洛四联症纠治术 3例 ,风湿性心脏病 10例 ,其中二尖瓣置换术 6例 ,双瓣膜置换术 4例。ARF发生于术后当天至第 9天 ,少尿型 10例…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应用机械通气的原因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复杂 ,肺部感染、气道阻塞、呼吸肌疲劳轻重不一、交错存在 ,应针对病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通气策略。本文对 46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的通气策略 ,取得良好疗效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9月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46例 ,其中男 3 9例 ,女 7例 ;年龄 3 7~ 84岁 ,平均 5 9.9岁。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诊断符合 2 0 0 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3 …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肾衰(acuterenalfailure,ARF)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约占全部住院病人的5 % ,近40年来 ,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约49%~71% [1],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 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死亡率更高[1]。本科从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救治74例ARF伴MODS患者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4例ARF伴MODS患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2] ,其中伴MODS患者32例 ,男41例 ,女33例 ;年龄15~80岁 ,平均38±4岁。65岁以上18例。病因 :内科疾病 ;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12例 ,急、慢性肾炎9例 ,流行性出血热8例 ,脑出血2例 ,各…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18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引导下 ,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 18例 ,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 ,男性 10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5~73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 10例 ,重症支气管哮  相似文献   

19.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5例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分解代谢危重病需机械通气患者 ,常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从而导致呼吸肌疲劳 ,易继发感染 ,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患者普遍存在撤机困难的问题。我们对 5例 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重组人生长激素 ( rh GH)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1 999年 3月— 2 0 0 0年 3月ICU病房收治 5例需机械通气患者 ,其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7~ 79岁 ,平均( 55± 2 5)岁。COPD呼吸衰竭 1例 ,重症胰腺炎 1例 ,多发伤 2例 ,肾移植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RDS) 1例。患者均存在有急性或慢性呼吸衰…  相似文献   

20.
黄燕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12):921-921
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症状较重 ,并发症多 ,不易诊断 ,危害较大。 1996~ 1999年 ,我们收治 6 0岁以上的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 40例 ,与同期住院的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 40例作对照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老年 COPD组 :40例 ,其中男 30例 ,女 10例 ;年龄 6 0~82岁 ,平均 73岁 ;其中 10例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对照组 :男32例 ,女 8例 ;年龄 16~ 35岁 ,平均 30岁。全部病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 ,治疗效果也经胸部 X线确定。两组临床特征见表 1。表 1 两组临床特征比较 (例 )老年 COPD组(n=40 )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