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崔红梅  王晓黎  白岩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60-3962
目的:探讨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及阴道镜检查对ASC再分类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和管理依据。方法:对412例细胞学结果为ASC的患者全部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定位活检,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宫颈病变率及阴道镜拟诊的符合率。结果:ASC中包含了各级宫颈病变,其中CINⅠ为29.6%(122/412),CINⅡ为4.6%(19/412),CINⅢ为1.7%(7/412)。阴道镜诊断和病理学结果有较高一致性,Kappa=0.7(P<0.001)。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90.2%(148/164),阴性预测值达92.9%(209/225)。结论:ASC中仍有较高的宫颈病变发生率,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巴氏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农村妇女宫颈疾病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检查的1602例农村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涂片及阴道镜检查,检出异常涂片176例,其中100例配合阴道镜检查,76例行肉眼碘试验活检(对照组),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02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176例(10.99%),对其中100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病变(CIN)16例(16.00%);宫颈癌2例(2.00%);巴氏Ⅲ级以上可疑病变30例,活检证实CIN21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70.00%,细胞学阴性临床可疑宫颈病变10例,活检证实CIN3例(3.00%);76例肉眼碘试验下活检诊断CIN10例(13.16%),宫颈癌1例,巴氏Ⅲ级以上29例,活检证实CIN7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24.14%;细胞学阴性7例,CIN检出1例(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方便、安全、经济、可靠的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农村妇女的宫颈疾病筛查。  相似文献   

3.
“三阶梯”步骤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三阶梯"步骤(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448例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或宫颈多种病变并存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可疑病变部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癌前期病变阳性率为5.80%,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癌前期病变阳性率为58.95%,组织病理学诊断宫颈癌前期病变阳性率为21.48%,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为2.22%。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病变的初步筛查,阴道镜及组织学检查与细胞学相比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阴道镜和组织学是互为补充的两种筛查诊断技术,宫颈病变必须经"三阶梯"步骤才能最后确诊,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林伟  孙亚惠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617-4618
目的: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技术在妇女病普查中的价值,探讨对细胞学异常妇女进行筛查和随访的方法。方法:对2003年4月~2007年9月在本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982例妇女进行宫颈TCT检查,诊断应用TBS分级标准,并对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以上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982例中,细胞学诊断为ASC以上者共37例(3.77%),其中ASCUS19例,LSIL14例,HSIL3例,SCC1例。对此37例患者均采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进行随访,检出宫颈鳞癌1例,CINⅢ2例,CINⅡ3例,CINⅠ14例,炎症17例。结论:TCT技术及TBS诊断标准能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对细胞学筛查异常的妇女可采用阴道镜及病理检查进行随访,以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  相似文献   

5.
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病变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10326例患者,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326例中,阴道镜下活检1560例,异常涂片1379例(13.35%)。病理结果显示:急慢性炎症890例(8.6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414例(3.04%)。其中CINⅠ220例(2.13%),CINⅡ108例(1.05%),CINⅢ及原位癌86例(0.83%),宫颈浸润癌89例(0.86%),HPV感染155例(1.5%),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0.07%),子宫肌瘤5例(0.05%)。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为64.04%,阴道镜检查为93.48%,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性(χ2=103.13,P<0.005),两者联合对CIN检出率为4.01%。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3.48%,特异性为89.69%,两者联合对CIN的诊断阳性预测值为73.57%,阴性预测值为97.14%。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作为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具有群防群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机会性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2月份宫颈病变妇女接受TCT检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342例临床资料,分析细胞学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342例患者中细胞学检查结果炎症102例,ASCUS(AGUS) 123例,LSIL 77例,HSIL 35例,SCC(AC)5例.组织学结果炎症222例,CIN Ⅰ 56例,CINⅡ—Ⅲ56例,SCC(AC)8例.细胞学与组织学总体符合率为77.17%.细胞学结果正常、LSIL、HSIL中与组织学符合率分别为96.08%、49.35%、80%.TCT的诊断准确性为90.87%,特异性为85.97%,阳性预测值为86.32%,阴性预测值为96.08%.结论: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机会性筛查中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TCT作为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与组织学活检病理学方法比较,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尤其是细胞学正常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例.阴道镜协同TCT检查可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19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诊断为CIN 245例,CIN检出率为21.89%.阴道镜对CIN诊断的敏感度为83.27%、特异度为62.47%、阳性预测值为38.35%、阴性预测值为93.02%.结论 阴道镜观察宫颈病变图像清晰,方便定位活检,提高活检阳性率,对CIN的诊断价值在于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适合作为CIN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谢雯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906-907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的临床意义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的分流作用。方法对106例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的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镜活检以及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ASC中包含各级宫颈病变。106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 N)28例,占总数的26.4%。高危型HPV-DNA检测对诊断CI NⅡ和CI NⅢ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62.8%,阳性预测值为23.9%,阴性预测值为98.3%。结论对ASC患者应分类管理,必要时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高危型HPV-DNA检测对ASC患者中CI NⅡ和CI NⅢ的检出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对ASC患者可有效地进行分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联合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检测(简称固有荧光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lN)、宫颈原位癌、宫颈早期浸润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临床感染(SP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8例门诊病人行阴道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组织固有荧光检查,在阴道镜阳性或固有荧光阳性处取活组织检查108例,组织学证实有病变患者80例,将细胞学、阴道镜、阴道镜联合固有荧光检查结果与活检组织学结果对照,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细胞学诊断阳性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0.31%,特异度为94.43%,符合率为93.86%,假阴性率为29.69%,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道镜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7.95%,阳性预测值为73.47%,符合率为93.03%,假阴性率为10.00%;阴道镜与固有荧光诊断仪共同检测,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3.13%,阳性预测值为74.07%,符合率为94.26%.结论阴道镜及固有荧光联合检测用于宫颈病变检查,其准确性、可靠性均大于单纯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是容易被患者接受的、很有价值的、几乎无损伤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鸿  朱瑾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98-1900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涂片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已婚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宫颈涂片检查的1 030例已婚妇女中有15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其中慢性宫颈炎91例,HPV感染15例,CINⅠ22例,CINⅡ8例,CINⅢ2例,宫颈癌6例。经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 36例,其中CINⅠ21例、CINⅡ9例、CINⅢ6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74%(36/38)。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可疑CIN 24例,其中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14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8.33%(14/24)。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符合率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处理得出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5.50%,特异性为89.26%,两者联合的阳性预测值为72.21%,阴性预测值为95.85%。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子宫颈病变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可作为该地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在筛查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18 904例门诊患者进行TCT筛查,发现细胞学异常(TBS系统诊断≥ASC-US)的患者688例,其中416例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以病理学为标准,评价TCT筛查子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细胞学异常的416例患者中,ASC 195例,LSIL65例,HSIL 138例,宫颈癌52例,病理学诊断为炎症128例,CINⅠ106例,CINⅡ78例,CINⅢ52例,浸润癌52例(其中腺癌1例),TCT与病理组织诊断符合率:ASC为48.21%,LSIL为81.54%,HSIL为89.13%,宫颈癌为100.00%,对宫颈高度病变(≥CINⅡ),TCT(≥LSIL)的敏感性为90.66%,特异性为76.07%。结论:TCT能提高涂片异常细胞的检出率,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高,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减少漏诊,是适合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妇女宫颈细胞学异常的诊治及临床转归,探讨影响孕妇细胞学转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发现异常的孕妇90例,随访其临床病例特点、诊治方法及终止妊娠后12个月细胞学的转阴情况。结果成功随访57例,包括:DNA倍体异常和妊娠期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35例,ASCUS不除外高度病变者(ASC-H)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7例。其中病理活检12例,10例孕期同时行宫颈手术,47例孕妇选择保守观察,要求终止妊娠后复查。47例保守观察的孕产妇中:①早孕期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32例,中晚孕期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15例,随访至终止妊娠后12个月,宫颈细胞学的总体转阴率分别为71.9%和6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孕期终止妊娠31例,中晚孕期终止妊娠16例,随访至终止妊娠后12个月,宫颈细胞学的总体转阴率分别为71.0%和6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异位妊娠25例,正常宫内妊娠22例,随访至终止妊娠后12个月,宫颈细胞学的总体转阴率分别为76.0%和59.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例保守观察的孕妇中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40例,其中阳性25例,阴性15例,随访至终止妊娠后12个月宫颈细胞学的总体转阴率分别为52.0%和86.7%,有吸烟史14例,无吸烟史33例,随访至终止妊娠后12个月宫颈细胞学的总体转阴率分别为42.9%和7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成功的57例孕妇中3例孕期阴道流血伴宫颈细胞异常,但孕期拒绝阴道镜活检确诊,外院终止妊娠后我院复查时发现为宫颈癌。结论①妊娠本身并不影响孕期宫颈细胞学异常的转阴,但同时合并HPV感染或有吸烟习惯将不利于孕妇细胞学异常的消退。②妊娠期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在排除恶性病变后可以选择保守观察,但产后需严密随访。③不可忽视孕期细胞学异常伴HPV感染,需重视妊娠期HPV阳性患者的HPV消退及细胞学复查情况。④要重视妊娠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当细胞学检查异常或临床症状和体征不能除外子宫颈癌者应直接转诊阴道镜检查,所有宫颈癌筛查异常的孕妇终止妊娠后需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技术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的差异。方法:比较同地区、同期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病例及传统细胞学涂片筛查病例,同时收集液基细胞组中289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及传统细胞组中62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不同病变的假阳性率。结果:液基细胞组标本不满意率(2.71%)明显低于传统细胞组标本(3.96%)(P<0.01)。液基细胞组对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更高级别的病变检出率(2.25%)明显高于传统细胞组(0.74%)(P<0.01)。液基细胞组ASC-US占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鳞癌(SCC)总数的比例(0.82%)明显低于传统细胞组(2.11%)(P<0.01)。传统细胞组与液基细胞组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细胞组ASC-US、ASC-H和SCC中假阳性率与液基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活检与细胞学结果比较,年龄≥35岁液基细胞组ASC-US阳性预测值与传统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35岁液基细胞组ASC-US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传统细胞组(P<0.01)。结论: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明显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高质量的宫颈细胞标本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选择不同方法筛查宫颈病变时,目标人群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妇女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无锡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的5010例患者进行TCT检测,采用TBS分类标准诊断,对351例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及197例细胞学检查阴性、临床可疑病史或体征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5010例满意标本中细胞学阳性病例392例,阳性检出率7.82%。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279例(5.57%),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2例(1.4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5例(0.70%),鳞癌(SCC)6例(0.12%)。548例病例阴道镜检查+活检,结果显示细胞学LSIL以上病变阳性率30.29%(166/548)与组织学CINⅠ以上病变阳性率35.40%(194/54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诊断的各级假阴性率分别为LSIL30.51%(36/118)、HSIL26.76%(19/71)、SCC20.00%(1/5),各级假阳性率分别为LSIL22.40%(28/125)、HSIL0.00%(0/35)、SCC0.00%(0/6)。结论:TCT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在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荐为临床宫颈癌筛查方法;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可弥补液基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的疏漏,最终的诊断需要组织病理学来确诊。  相似文献   

15.
许振国  程烽  林建著  周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09-3111
目的:探讨P16ink4a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宫颈液基细胞学(LCT)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细胞学检查标本,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阳性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P16ink4a作为分子标记物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未见上皮内病变及癌变(NILM)、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42.5%(17/40)、27.5%(11/40)、95%(19/20),其中ASC、HSIL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LSIL、NILM组(P<0.05)。结论:P16ink4a作为分子标记物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提高了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识别能力和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意义及存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健康体检人群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结果:2006~2009年共33 605例宫颈细胞学检查,其中液基细胞学2 970例(8.8%),上皮细胞异常280例(0.83%),微生物阳性841例(2.50%);连续两年以上行宫颈细胞学筛查20 086例,连续两年以上上皮细胞异常33例次(21.57%)、念珠菌阳性98例次(21.40%)、滴虫阳性15例次(62.50%)。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宫颈细胞学筛查能够早期发现上皮细胞异常,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传统巴氏涂片仍是宫颈癌筛查主要方法,应当加强该技术的培训与质控;持续性上皮细胞异常和微生物感染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需要加强对该人群随访。  相似文献   

17.
HC2-HPV检测辅助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进行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进行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HPV阳性和细胞学为ASCUS及以上患者均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当HC2与TCT联合检测时,对于CIN2及以上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81.6%、90.6%和94.5%,均较单独应用时显著提高;在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中HR-HPV的阳性率分别为37.7%、76.1%、85.9%和91.8%和91.7%,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R-HPV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HC2-HPV与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L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7月2日~2009年1月16日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LCT检查结果,与同期传统宫颈涂片检查结果对照。结果:LCT阳性率(阳性病例包括L-SIL、H-SIL、SCC、ACC、ASC、AGUS、AGC、HPV感染)13.51%(104/770),其中44例阳性病例行宫颈活检,宫颈组织学检查阳性19例(48.18%)。传统宫颈涂片检查阳性率1.83%(31/1 692),其中22例阳性病例行宫颈活检,宫颈组织学检查阳性11例(50.00%)。对阳性病例病变程度分组分析发现,LCT对HSIL以上高级别宫颈病变(包括HSIL、SCC、ACC)的总体检出率(1.17%,9/770)与传统宫颈涂片检出率(1.30%,22/1 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T阳性组中病变程度在LSIL以下病例(包括LSIL、ASC、AGUS、HPV感染)占91.35%(95/104),传统宫颈涂片阳性组中病变程度在LSIL以下病例仅占29.03%(9/3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年龄分组分析,LCT阳性病例中40岁以下者占55.77%,传统宫颈涂片阳性病例中40岁以下病例仅占25.81%,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T技术可提供高质量细胞学涂片,LCT可显著提高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特别是年轻患者LSIL以下低级别病变的检出率,LCT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在2010年8月10日~2011年10月1日期间厦门市第二医院有做细胞学、HPV-DNA分型和活检的患者分析了解细胞学、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初筛中意义。方法:细胞学筛查:所有进入研究的患者均采用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产品进行检测。细胞学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法。HPV-DNA分型检测:所有进入研究的患者用凯普公司点杂交的采样工具包从宫颈管采集标本,并由主管技师进行点杂交检测操作并做出分析,检测目前已知的21种致癌型HPV DNA(即13种高危HPV及8种低危和中国人常见亚型HPV)。所有进入研究的妇女使用深圳金科威公司的SLC-2000型电子阴道镜,并由专门的妇产科医师进行检查操作,对可疑病灶进行镜下定位活检。结果:细胞学与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总敏感度是91.82%,均高于2种方法单独检测时的敏感度,尤其是CIN2及以上的病变敏感度高达100.00%,因此细胞学与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是最稳妥的宫颈癌筛查方案,可以把漏诊率降到最低。结论:细胞学目前还是最可靠的宫颈癌初筛方法,HPV-DNA分型检测只能辅助细胞学进行初筛,还不能完全取代它。对于细胞学AS-CUS的处理,HPV-DNA分型检测是最好的一个办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出ASCUS中高危人群。细胞学与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与单独做细胞学相比敏感性有所提高,但是筛查成本大大增加,建议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使用这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