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生命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我们地球近四分之三的面积,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源于远古的水体中。就在上个世纪,重大的科学新发现已使我们对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海洋95%的部分仍有待研究,换句话说,海洋是我们最后的未开发领域。了解和呵护海洋,就是珍爱人类的最后家园。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疏水性、静电性、表面积和几何形状对于分子的稳定性、分子间的相互识别(疏水性、静电和形状互补)以及预测其三维结构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Connol-ly和Richards提出van der Waals表面、分子表面和溶剂可接近表面的概念以来,各种计算和表示分子表面的方法相继问世.这些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分析和计算分子表面的面积和体积,但所得到的分子表面是不可变形的.我们所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分子的弹性三角网络表面,也就是说对于分子中原子的局部运动,不需要重新计算分子表面,而只需在已计算得到的分子表面的基础上,根据原子的运动方向局部移动与运动的原子相关的网络点.这种弹性表面对于在计算分子间相互作用时的分子表面有着特别的意义.为了得到一个易于变形的分子包络表面,我们从分布在一个包含整个分子表面的椭球上的三角网络开始,逐步收缩网络直到所有的三角形最佳贴近分子的可接近表面.为此要进行以下几步:  相似文献   

3.
深海     
范振刚 《科学》2008,60(1):41-45
很久以来,海洋,尤其是深海一直给人以神秘感,水深数千米,甚至上万米,压力大,水温低,没有光照,常年处于黑暗状态、缺氧、食物稀少,所以曾被认为是荒蛮之地和生命禁区.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形成的时候,一些未知的巨大的湍流把一大块地球送入轨道,这就形成了月亮。这种海洋起源的理论叫蚀,但是海洋和月亮之间的联系是真实的。洋盆和月亮表面在不利于人类生命存在方面是相似的。我们无法来探测它们的范围,除非我们自身保护在生命供给系统中。尽管人类几千年来就在海洋表面行走,但水下研究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是新的东西。测定深度的方法跟把宇航员送到月亮上的技术一样新鲜。  相似文献   

5.
从深度上看,广阔的海洋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从海洋的表层--浅层,到中层、深层、深渊层,一直延伸到深海海底。而海洋生物也因生活在不同的区域而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深海涅磐     
Menon  S 方鸣 《世界科学》1997,(11):12-12
整整6年来,海洋生态学家理查德·卢茨一直关注着地球上一个独特的生物群落的生长。每次造访,他都能发现这个群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洋是迷人的。辽阔的海洋鸥翔燕止,海天一色,景象万千;海底活跃着色彩斑斓的鱼类,使深途的海底世界充满了活力。当然,海底的板块活动、火山爆发,又给海底世界蒙上了神秘恐怖的阴影。虽然当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但对自己的家园(人类源于海洋)却还知之甚少。比如,由于水深压高,探险人员只在马里亚纳海沟匆匆作了短暂的停留,却发现了从未见过的鱼类等海底生命。虽然登月、火星探测将很多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解密日全食     
为什么会发生日食 当日、月、地三者处于一直线上时,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便能发生日食。月影可以分为本影、半影和伪本影三种,不同种类的月影扫过地球表面,便发生了不同类型的日食。参照图1,我们可以看到:处于伪本影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日环食,月球的圆面只遮住了太阳圆面的中间部分,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能够在从三维空间表面上去观察吸引子时,我们会比较容易地理解数学的过程。尽管我们还不能真正视察到这些吸引子存在的所有维数,它们仍然会使我们一饱眼福。我们中间有些人能自如地把握住(或仅仅只能适当地把握住)数学程序被想象为空间过程的时刻,对于他们,混沌系统的图像绘制方法是作为一种令人欣慰的某些东西而出现的,它开拓了自笛卡儿时代以来对符号运算的逻辑学家已经失去的视觉颌地。混浊的代数用图像的方式在计算机屏幕背后的虚拟空间里结出了丰硕成果,共产生出为电子调色板的新艺术品鉴赏家所惊讶的混饨吸引子和分形自…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域高分辨率海底地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勇  许厚泽  詹金刚 《科学通报》2001,46(11):956-960
基于海洋岩石圈挠曲补偿模型和ETOPO5全球海洋海底地形模型,利用卫星测高数据所得到的中国海及邻近海域分辨率的海洋重力异常资料,反演了中国海及邻近海域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计算的海底地形比目前广泛使用的ETOPO5模型数据具有更高分辨率和精度,同时更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域海底地貌、构造特征及动力学事件。  相似文献   

10.
非常可怕!目前我们了解到北极地区的海洋冰层经过一个夏天之后.快速地后退.已经达到了自2012年以来记录的最低点.这在至少过去的1450年哩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1.
点点滴滴     
浮游生物面包 在世界各大海洋中生活着数十亿吨我们称之为浮游生物的小动物和小植物。大多数浮游生物非常小,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这些浮游生物随洋流自由自在地飘浮,是自然界重要的氧气提供者,在生态系统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力,为许多较大的动物提供食物。 人们常把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科学家重返“失落之城”,他们使用两相机器人潜入2000多米的海底进行考察。机器人将它们在海底所风到的景象拍摄下来,再通过电缆将图像传回停泊在水面的母船上,置身船上的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控制室里的荧光屏清晰地看到“失落之城”中的那些白色塔形物。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今世界的海洋里,可以说南海受到的关注度最高。南海面积还不到世界大洋的百分之一,可是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重要性之高,与其大小不成比例。对于中国来说,平均深度1 200多米的南海,就是我们岸外主要的深海。人类历来在海面和海岸上开发海洋,二次大战之后才开始进入海洋内部。就是这短短的几十年,  相似文献   

14.
老海 《科学之友》2004,(9):34-35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世界上一切生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来自浩瀚的海洋世界,这是被越来越多探索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家所承认的。既然人类是从海洋里爬上来的,是否还有另外一支留在海洋深处?  相似文献   

15.
它可能是海洋留给人类的最后的谜团之一——海洋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长可达一辆公共汽车那么长,重可达1吨。它的眼睛在动物王国里也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有足球那么大,直径20多厘米。尽管多年来海洋动物学家都一直努力地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寻找它的栖息地,但至今还没有人看到过它活生生的个体,它就是深海怪物——巨型乌贼。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与海底热液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延河  宋鹤彬  李金城  姚晓梅 《科学通报》1997,42(19):2084-2086
海底多金属结核贮量巨大,是重要的潜在矿产资源.对多金属结核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之间的关系早有报道,如火山碎屑常常做为结核的核心物质存在,海底热液活动正在排放大量的锰等成矿物质,并沉淀形成铁锰氧化物.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对海底火山热液活动在结核成矿作用中的地位迄今还不清楚.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对结核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研究掌握结核的分布规律,进一步寻找圈定富矿结核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部海水中~3He是一种稳定的来自地幔的物质,它可以在海洋中保存上千年,随海流漂移数千公里,而且不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因此海洋中~3He/~4He比值是探测海底热液活动最灵敏的指示剂. 本文根据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的氦同位素组成和分布规律探讨了多金属结核与海底热液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 组来 自 美 国 的 海洋生物学家聚集在 巴 哈马 群岛的安德罗斯岛,对 由 世界上第三大珊瑚礁构成的海底“热带雨林” 进行 了为期4周的考察。研究的目标从 肉 食 海 洋 蠕 虫、珊瑚、 非 贝 类生物 到 海龟、鲨鱼不一而足。他们将亲手触摸罕见的海洋生物,同热带鱼一起在珊瑚 丛边畅游,同 时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漂浮在广袤海洋中柔软的水母,有着令人窒息的美丽,在这美丽的背后还隐藏着长生不老的秘密。在广袤的海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飘散着成千上万个"圆盘"状的生物。这些白色、紫色或淡粉色的生物,缓慢地在水中像跳跃一般地游动,它们伞型(或是钟型)的身体有着特殊的肌肉,运动时先大力扩张将水吸入身体,然后再迅速收缩身体将水推出体外,身体便向反方向推进。多条细  相似文献   

19.
李特新 《科学通报》1992,37(22):2032-2032
络合物在金属表面上的形成是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过程。对表面络合物相应结构的阐述,无论对于固液界面性质的研究,还是固体表面化学反应、表面相变及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都有着广泛的实际意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简写SERS)自发现以来,由于其高灵敏度和易检测等优点,已经成为研究和实时监测表面上分子振动光谱的有力工具。用SERS研究络合物及金属表面形成的络合物也有一些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海海域Geosat卫星测高海平面和海面地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多年以来,大地测量学家和海洋学家一直依靠测量船和验潮站的测量数据来研究占全球总面积70%以上的海洋,虽然这些数据在揭示海洋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测量数据稀疏、重复周期长等缺陷,限制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卫星测高这一新型卫星空间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得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多次重复地准确测量海洋表面变化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全球海平面变化、地球重力场模型、中等尺度海洋环流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等研究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