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究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无痛肠镜检查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和对照组(单纯丙泊酚组)各100例,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疼痛评分、苏醒时间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时,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术中及术后的各相关指标更稳定,不良反应率更低,麻醉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分别与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行胃肠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的麻醉方式,实验组(50例)给予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睁眼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起效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和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术中和术后30minRR和SpO2与对照组相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在HR、MAP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和1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安全性比较高,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在2018年1月至12月之间收治的120例拟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低血压及HR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更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布托菲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在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独使用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试验组先使用布托菲诺10μg/kg静脉注射,10min后使用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术中患者出现体动反应则追加丙泊酚0.5mg/kg。结果:试验组的镇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的用药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菲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行肠息肉切除具有临床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应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三组,对三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结果:A组、B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C组,术中麻醉效果比较A组、B组明显优于C组(P<0.05),术后镇痛效果比较A组优于B组、C组(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在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美国ASI-Ⅱ级妊娠40~70d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D1组为0.06mg/kg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D2组为0.1mg/kg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术中监测并记录MAP、HR、SPO2,观察记录术中镇痛效果、安全性、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两种剂量地佐辛0.06mg/kg及0.1mg/kg复合依托咪酯均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但D2组发生呼吸暂停的比例大于D1组。结论:两种剂量地佐辛0.06mg/kg及0.1mg/kg复合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好、苏醒快、安全可靠,并能有效减少依托咪酯的注射痛及患者苏醒后下腹部因宫缩引起的疼痛,其中以0.06mg/kg地佐辛的使用剂量复合依托咪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付民  李犇 《中医临床研究》2012,4(3):105-106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ERCP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患者120例(ASAII~III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0例。A组单用异丙酚麻醉、B组异丙酚复合地佐辛观察患者苏醒时间、麻醉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异丙酚总用量。结论:和A组相比,B组患者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术中耐受程度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病例均为我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给予丙泊酚1.5~2mg/(kg/min);复合组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05~0.1mg/(kg/min)诱导麻醉,1min后给予丙泊酚1~1.5mg/(kg/min).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复合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意识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合组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HR、MBP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SpO2与用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用药后三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复合组患者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取卵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无痛取卵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单纯用丙泊酚2.0 mg/kg静脉麻醉;B组予地佐辛2.5 mg+丙泊酚1.5 mg/kg静脉麻醉,分别观察2组BP、HR、Sp(O2)值,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和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中BP、HR、Sp(O2)及麻醉起效与清醒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麻醉效果和术后30 min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丙泊酚总量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可安全用于无痛取卵麻醉,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靶向输注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睁眼时间、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观察组则实施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靶向输注,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早于对照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靶控输注麻醉能够降低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对患者心率、血压水平影响较少,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宫腔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宫腔镜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予异丙酚+地佐辛治疗,Ⅱ组予异丙酚+芬太尼治疗,Ⅲ组单纯予异丙酚。观察3组患者入室后给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宫腔操作时(T3)、术毕时(T4)以及唤醒时(T5)的MAP、HR、RR及Sp(O2),记录异丙酚总用量、唤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苏醒时的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医生对麻醉效果评价,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T1时点各组MAP及HR均显著低于T0时点(P均〈0.05)。Ⅱ组的RR在T1时点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组(P均〈0.05)。Ⅲ组异丙酚总用量显著大于Ⅰ组及Ⅱ组(P均〈0.05),Ⅲ组唤醒时间明显长于Ⅰ组及Ⅱ组(P均〈0.05)。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Ⅲ组明显优于Ⅰ级及Ⅱ组(P均〈0.05),而术后宫缩痛VAS评分Ⅰ组及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均〈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及Ⅲ组(P均〈0.05);头昏及兴奋躁动发生率Ⅰ组及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均〈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确切、苏醒迅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宫腔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宫腔镜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予异丙酚+地佐辛治疗,Ⅱ组予异丙酚+芬太尼治疗,Ⅲ组单纯予异丙酚。观察3组患者入室后给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宫腔操作时(T3)、术毕时(T4)以及唤醒时(T5)的MAP、HR、RR及Sp(O2),记录异丙酚总用量、唤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苏醒时的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医生对麻醉效果评价,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T1时点各组MAP及HR均显著低于T0时点(P均<0.05)。Ⅱ组的RR在T1时点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组(P均<0.05)。Ⅲ组异丙酚总用量显著大于Ⅰ组及Ⅱ组(P均<0.05),Ⅲ组唤醒时间明显长于Ⅰ组及Ⅱ组(P均<0.05)。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Ⅲ组明显优于Ⅰ级及Ⅱ组(P均<0.05),而术后宫缩痛VAS评分Ⅰ组及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均<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及Ⅲ组(P均<0.05);头昏及兴奋躁动发生率Ⅰ组及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均<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确切、苏醒迅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肩、髋关节脱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对照组在无麻醉下进行复位;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复位更方便,患者更满意,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关节脱位复位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曲马多在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者在注射丙泊酚前5min分别注射0.9%生理盐水(A组);0.1mg/kg地佐辛(B组);2mg/kg曲马多(C组),均稀释为5ml。观察静注丙泊酚的疼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B、C组注射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的中重度疼痛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0.1mg/kg地佐辛与2mg/kg曲马多可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70例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使用单纯丙泊酚麻醉;Ⅱ组为观察组,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术中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度以上疼痛患者为16.47%;观察组中度以上疼痛患者为0,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麻和局麻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门诊人流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麻和局麻进行麻醉后实施手术。结果:全麻组镇痛效果(100.0%)优于局麻组(85.0%),术中出血量(22.45ml±0.49)多于局麻组(21.07ml±0.53),手术时间(11.8min±2.8)长于局麻组(8.5min±2.3),但宫颈明显松弛(95.0%)效果与局麻组(90.0%)没有差异。结论:全麻和局麻在无痛人流术中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和需求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来我院的120个消化内科患者就诊资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使用无痛胃肠镜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胃肠镜,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痉挛等痛苦较低,治愈效果更佳。结论:应用无痛胃肠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治疗依从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是更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方式对行中医手法复位术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优劣势。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七氟烷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和异丙酚组(C组)。A组20例患者使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B组21例使用利多卡因臂丛阻滞麻醉,C组21例使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记录患者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VAS评分法[3]评定复位时的镇痛效果,并以自制量表评定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结果:A、B、C3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0%、76.20%、95.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麻醉诱导时间、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和医师手法复位成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医师手法复位成功时间和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施行中医手法复位术的肩关节脱位患者选择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方式,麻醉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复合阿托品用于结肠镜检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异丙酚复合阿托品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实用性。方法选择需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A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2 mg/kg),B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2 mg/kg)和阿托品(0.5 mg)混合液,用药至患者无意识、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检查,后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追加异丙酚(30~50 mg)至手术结束。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2组患者的收缩压(SBP)、HR、Sp(O2),术后苏醒时间及异丙酚用量。结果A组术中HR与术前基础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麻醉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A、B 2组SBP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均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异丙酚用量相比,B组明显少于A组(P<0.01);2组患者对术中不适均无记忆。结论异丙酚能减轻结肠镜检查的痛苦,异丙酚复合阿托品能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并减少异丙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与笑气吸人两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50例早孕妇女,将其分为3组,每组均为50例。在术前一个小时阴道塞米索前列醇400ug。三组人工流产的方法分别为:A组使用芬太尼和丙?自酚联合应用的静脉注射;B组使笑气吸入的镇痛方法;C组作为对照组。对i组镇痛效果和人工流产的综合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A组的镇痛效果和药物起效时间明显高于了B组和c组,同时人丁流产的综合征(PAAS)也比B组和c组低。结论: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的注射方法可以使孕妇达到无痛流产的满意效果;笑气的吸人只可减轻手术者的疼痛,但方法简便,易于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