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建筑物通常采用混凝土的材料,是混凝土铸就了高楼大厦,但是混凝土材料也有缺点就是裂缝。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类型,举出了混凝土加固补强的工艺以及效果的实例,最后提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智能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与智能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智能材料的一种。自修复混凝土是智能混凝土发展的高级阶段。混凝土在受力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缝,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自修复混凝土在出现裂缝时,能自动分泌出粘结液并渗入裂缝中,使混凝土裂缝重新愈合,恢复甚至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全面回顾了自修复混凝土的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现今自修复混凝土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展望了自修复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承载力,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组成,明确了钢骨、钢强混凝土和箍筋所提供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利用神经网络的原理,建立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网络进行训练,使其具有分析和判断的功能,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焕重 《甘肃科技》2013,(23):141-142,118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整体质量和运营,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应该从施工过程中的各道工序做起。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3个方面,对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对混凝土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认为优良的骨料级配可以配制出工作性较好、强度较高的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受压试件的尺寸效应,讨论了高性能混凝土需重点解决的力学性能,探讨了混凝土坍落度与流动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绿色混凝土涵义和特点,然后分析了绿色混凝土的分类及目前的应用状况,提出了绿色混凝土的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绿色混凝土的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7.
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的各项质量指标中,混凝土的强度与其他性能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质量情况。本文概述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探讨了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PVA纤维和纳米SiO2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对经历过冻融循环的PVA纤维混凝土、纳米SiO2混凝土和PVA-纳米SiO2混凝土施加动态压缩试验,测得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以及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以此评价三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以试验测得抗压强度劣化值构建了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的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PVA纤维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冻融损伤的质量损失率,并使混凝土的延性有所提高,纳米SiO2的掺入则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掺加PVA纤维或掺加纳米SiO2均可提高素混凝土的抗冻性,且PVA-纳米SiO2混凝土的抗冻性优于PVA纤维混凝土,而PVA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优于纳米SiO2混凝土。本文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冻融损伤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劣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混凝土振动拌和过程中的振动参数对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振动功率、振动时间、拌和次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实验室条件下混凝土振动拌和的最优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对以该最优振动参数振动拌和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试验,分析了振动拌和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功率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影响较为显著,而振动时间对其影响较小;振动拌和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本试验获得的最佳振动参数振动拌和的混凝土,其28d抗压强度较相同配比的静力搅拌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24.31%;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经振动拌和的混凝土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明显低于采用静力搅拌的混凝土的相应指标,振动拌和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  相似文献   

11.
李国辉 《甘肃科技》2014,30(18):120-121
在建设工程中,通常把可以使用混凝土泵作业,并能通过管道输送装置将提前拌合好的混凝土拌和物传送到指定的施工作业面的混凝土,称之为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要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以及现场管道传输中发生离析和堵塞,因此,泵送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相对很严格。结合工作实际,就混凝土输送泵施工中,对泵送混凝土的骨料选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蒋济世 《科技资讯》2014,(26):46-46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建筑业的建筑水平不断的提升,在当前一些先进建筑中,有一小部分使用了清水混凝土,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就是用清水混凝土建造而成的。而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模板工程直接决定了清水混凝土的成败,虽然当前国内的建筑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施工清水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工艺难题依然较多。本文就对清水混凝土木模板的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能有效减小混凝土的自收缩,抑制混凝土塑性裂缝的产生,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4.
冯贵权 《甘肃科技》2009,25(4):130-131
在以往的土木工程建设中,一般则注重的是混凝土浇注质量和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往往不太注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表面看上去混凝土外观出现一些蜂窝麻面,甚至漏筋现象,觉得对混凝土质量影响不大,其实不然,像这样的混凝土其实已在质量、强度、使用寿命上却都大打了折扣,为日后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甚至危急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成为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就此话题,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浅析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明霞 《科技信息》2011,(17):I0304-I0305
针对混凝土质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论述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及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抗压强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以奎屯生产的陶粒为轻粗骨料,采用松散体积法设计了6种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测定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及混凝土的立方体和轴心的抗压强度,轻骨料混凝土的和易性较相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差,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压强度的比值约为0.72。探讨了水灰比和砂率对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及密度的影响程度,水灰比与砂率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正交分析其极差≥4;水灰比的影响较砂率大,二者极差比为1.68。  相似文献   

17.
BP神经网络预测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了双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选取了双掺矿粉、粉煤灰混凝土配料中7个主要因素作为输入量,混凝土28d抗渗系数为输出量,建立了混凝土抗渗性能预测的BP网络模型,进而对双掺矿粉、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抗渗性能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的可靠度高,可用于混凝土渗透性的虚拟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刘艳文 《科技资讯》2009,(26):90-90
本文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国内外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与定义,并详细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同时,还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抗冻专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混凝土抗冻专家系统的功能,数学模型,技术基础和软件编制和特点,混凝土抗冻专家系统在一家程度上实现了混凝土抗冻设计专家的思维过程,它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知识库,推量机和用户接口,来模拟专家的推理,分析及判断,混凝土抗冻专家系统在Windows平台上用VC++6.0编写,实现了辅助工程(抗冻混凝土)设计,混凝土抗不性评估,工程混凝土修复技术指南和混凝土抗冻性文献检索。  相似文献   

20.
改性聚丙烯纤维砂浆和混凝土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P.P.Kraai提出的砂浆及混凝土干燥收缩裂缝测试方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抗冻等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研究了改性聚丙烯纤维对砂浆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有下降;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的乱向支撑体系,产生了有效的增强效果,减少了裂缝的产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折、抗拉强度,从而改善了混凝土抗裂、抗渗、抗冲击和抗冻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