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巯甲丙脯酸 (captopril)在防治心肌肥厚过程中 ,对大鼠血液动力学和心肌肌球蛋白重链 (MHC)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 6 0只大鼠随机分 3组即 :对照组 (n=17)、心肌肥厚组 (n=19)、心肌肥厚 巯甲丙脯酸组 (n=2 4) ,观察巯甲丙脯酸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 (Ang )含量、血液动力学以及左心室心肌α- MHC和β- MHC基因表达的作用。  结果 :1心肌肥厚组大鼠全心重 /体重值及心肌 Ang 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压力变化速率最大值 ( dp/ dtmax)显著升高 ;α- MHC基因表达减弱 ,β- MHC基因表达增强。 2巯甲丙脯酸组大鼠的全心重 /体重值及心肌 Ang 的含量显著低于心肌肥厚组 ;使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 ;使心肌α- MHC基因表达增强 ,β- MHC基因表达减弱。  结论 :巯甲丙脯酸通过抑制 Ang 的生成 ,逆转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心肌 MHC表型的转化 ,有效地防治了心肌肥厚的发生 ,改善了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氯沙坦急性心肌梗死组,每组8只.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后第2日开始灌胃给药,口服氯沙坦日剂量3 mg/kg,6周后测量左心室重量、进行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明显增加,氯沙坦治疗后心脏重量指数明显下降(P<0.01);Northern plot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细胞的α-MHC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而β-MHC mRNA的表达量则显著上升;而氯沙坦治疗组大鼠心肌的α-MHC mRNA表达较急性心肌梗死组增加,α-MHC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氯沙坦能减轻梗死心肌肥厚,改善梗死心肌心室重构,机制与其调节心肌MHC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心肌营养素1在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肌营养素1在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大模型中的作用,观察AG490对心肌肥大及心肌营养素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建立心肌肥大大鼠模型,检测左心室重量指数,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营养素1、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和心肌血管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4天心肌肥大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AG490干预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低于心肌肥大组(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心肌肥大组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增高,与假手术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490干预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心肌肥大组(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心肌肥大组心肌营养素1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AG490干预组心肌营养素1表达较心肌肥大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加(P<0.01)。心肌肥大组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AG490干预组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较心肌肥大组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仍增加(P<0.01)。结论心肌营养素1参与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大的发病过程,AG490可抑制心肌营养素1的表达及心肌肥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大鼠心肌组织miR-350在心肌肥厚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5只和模型组10只,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采用Trizol法提取心肌组织RNA,芯片技术检测miRNA表达。构建过表达miR-350质粒载体,转染大鼠的胚胎心肌细胞H9c2;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ANP、BNP、β-myosin及α-actin的表达。结果 miR-350在模型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过表达miR-350的细胞中ANP mRNA及BNP mRNA升高(P<0.05或<0.01)。结论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大鼠的心肌组织中miR-350表达升高,且介导心肌细胞肥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龙胆苦苷(GPS)对主动脉弓缩窄术诱导的C57BL小鼠心肌肥厚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 40只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8)和心肌肥厚模型组(n32),心肌肥厚模型组通过主动脉弓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术后24 h随机分成心肌肥厚模型组和龙胆苦苷低[2.5 mg/(kg·d)]、中[5.0 mg/(kg·d)]、高[10.0 mg/(kg·d)]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龙胆苦苷处理4周。4周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量心脏重量/体重(HW/BW)、心脏重量/胫骨长度(HW/TL)、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心房钠尿肽(ANP)、脑钠尿肽(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表达的水平,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心肌肥厚模型组相比,龙胆苦苷[当剂量达到10.0 mg/(kg·d)]干预4周后,LVEDD较之下降24.9%,LVESD较之下降26.3%;LVEF较之升高49.5%,FS较之升高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步证实龙胆苦苷能够显著降低心肌肥厚参数(心脏重量/体重)(P<0.01),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平均横截面积(P<0.01)。与心肌肥厚模型组相比,龙胆苦苷组ANP、BNP和β-MHC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龙胆苦苷对压力超负荷等诱导的心肌肥厚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血脂康对腹主动脉缩窄(AAC)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构建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观察血脂康对大鼠左心室肥大的影响。结果:血脂康显著降低AAC高血压大鼠心重/体重比(HW/BW)、左心室重指数(LVW/BW)、收缩期心室前壁厚度(AWTd)、舒张期心室前壁厚度(AWTs)和舒张期心室后壁厚度(PWTd);并可显著降低AAC高血压大鼠左心室中脑利尿肽(BNP)和β-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mRNA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水平。结论:血脂康可显著改善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大,其机制与促炎症因子IL-6、CRP和TNF-α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心肌肥厚的防治作用及其与JAK激酶/信号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肌营养素-1(CT-1)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动物模型.通过改良Lowry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相差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mRNA及c-fos mRNA表达.尾动脉无创测量大鼠收缩压的变化.称量心脏重量/体重(HW/BW)、左心室重量/体重(LVW/BW)比值.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磷酸化-JAK激酶(p-JAK2)和磷酸化-信号转录活化因子(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1)辛伐他汀能明显抑制CT-1诱导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增加(9.20 μg/105cell降至6.66 μg/105cell)和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1741.63 μm2降至826.76 μm2).(2)辛伐他汀、JAK激酶抑制剂AG490均可明显抑制CT-1诱导的心肌细胞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以及AGT mRNA和c-fos mRNA表达(P<0.01).(3)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收缩压[186.64 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132.56 mm Hg]、HW/BW比值(3.87 mg/g降至3.29 mg/g)、LVW/BW比值(2.74 mg/g降至2.32 mg/g).(4)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P<0.01).结论 辛伐他汀对CT-1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和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心肌肥厚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肥厚相关基因AGT mRNA、c-fos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内皮素(ET)在大鼠培养心肌细胞肥大及肌球蛋白(MHC)基因表达中的作用,采用心肌细胞培养及斑点杂交的方法,同时测定心肌细胞直径、数目及3H亮氨酸(3H-Leu)掺入率,观察ET耐心肌细胞肥大及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ET(10-7mol/L)作用培养心肌细胞24h后,细胞直径明显增大(P<0.01),细胞数目无明显增加(P>0.05);不同浓度ET(10-10~10-7mol/L)可刺激心肌细胞3H-Leu掺入率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增加;随ET浓度(10-9~10-7mol/L)增高,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α-MHCmRNA表达相应减少。提示:①ET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而不诱导心肌细胞增殖;②ET促使心肌细胞由α-MHC向β-MHC转化,说明ET促心肌细胞肥大是病理性的,此作用发生在翻译前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缩窄诱导高血压大鼠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合成,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选雄性SD大鼠,无菌条件下在腹主动脉放置银夹构建腹主动脉缩窄模型(腹主动脉缩窄组).分别在术后1、3个月利用伊红-苏木精染色和磷钨酸苏木精染色评价左心室肥厚,免疫组化检测心肌中TNF-α含量,凝胶滞留实验筛选TNF-α可能的调控序列.结果:手术后3个月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左心室出现显著肥厚,细胞面积分别为(429.4±57.6)μm2、(948.4±94.3)μm2,P<0.01.假手术组大鼠心肌TNF-α免疫组化染色为阴性,腹主动脉缩窄组手术后1、3个月大鼠心肌均显示强阳性.所有后负荷增加的心肌核蛋白与TNF-α上游序列的核转录因子(NF)-κB结合位点(-619~-591和-508~-481)的结合均高于后负荷正常的心肌.结论: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引起心肌TNF-α增高伴NF-κB核转移,TNF-α在心脏重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1-7)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抗心肌肥厚效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能否预防和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组、腹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 ,每组 15只。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1d开始 ,腹主动脉缩窄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大鼠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血管紧张素 (1 7) ,给药剂量 2 5μg·kg- 1 ·h- 1 ,假手术组及腹主动脉缩窄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 ,4周后检测颈动脉血压、心率、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可导致颈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 ;血管紧张素 (1 7)不改变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血压、心率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 ,但能明显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论 外源性血管紧张素 (1 7)能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其机制不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或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所致 ,可能与它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CBP2在压力负荷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10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20只,体重23~28 g;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分别施以主动脉缩窄术(TAC组)和假手术(Sham组)。术后4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小鼠的心脏功能,应用心脏重量与体重之比(HW/BW)定量评价心肌肥厚程度。Real-time PCR检测心肌肥厚标志物Nppa、β-MHC(Myh7)的mRNA水平,同时检测PCBP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ppa、β-MHC及PCBP2的蛋白水平。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Sham组相比,TAC组小鼠的心肌肥厚程度明显增加(TAC组 vs Sham组=8.23±1.88 mg/g vs 4.89±0.68 mg/g),左心室射血分数(TAC组 vs Sham组=59.15±3.58% vs 41.38±2.22%)及短轴收缩率(TAC组 vs Sham组=43.87±1.37% vs 33.61±0.92%)明显降低(P<0.05)。TAC组的心肌肥厚标志物Nppa、β-MHC 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然而,TAC组PCBP2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却明显低于Sham组(P<0.05),与心肌标志物Nppa、β-MHC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 PCBP2在压力负荷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发生过程中起着负性调节作用,上调PCBP2表达可能会抑制心肌肥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探讨动脉血压在心肌肥厚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 chain,MHC)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二肾二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术后48~72h,血压升高.α-MHC基因表达减弱,β-MHC基因表达增强,左室重量/体重(LVW/BW)比值变化不明显;(2)二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术后第2~12w,动脉血压持续升高,LVW/BW比值明显升高,左心室α-MHC基因表达明显减弱,β-MHC基因表达明显增强;(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可使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血压下降,左室肥厚发生逆转,抑制左心室α-MHC基因表达减弱和β-MHC基因表达增强.这些结果提示,在肾性高血压过程中,动脉血压升高是左心室肥厚、左室心肌MHC基因转换(switch)的重要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参与肾性高血压过程中的心肌肥厚和MHC基因转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和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福辛普利组、联合用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肌重量指数(LVMI)和血流动力学参数(LVEDP、±dp/dtmax),SP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中TGF-β1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RT-PCR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TGF-β1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福辛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LVEDP、LVMI显著升高(P<0.01),±dp/dtmax显著升高(P<0.01),左心室肌TGF-β1阳性表达和TGF-β1蛋白水平及其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辛伐他汀组与福辛普利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改变更为显著(P<0.01)。结论辛伐他汀与福辛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消退心肌肥厚,联合用药对抑制心肌纤维化方面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的方法制备高血压模型,观察了正常大鼠、未服和口服L-精氨酸两周的腹主动脉狭窄的大鼠的血压、心肌肥厚及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旨在了解L-精氨酸对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的作用。研究发现腹主动脉狭窄后大鼠发生了严重的高血压及心肌肥厚。未服L-精氨酸的大鼠心肌肥厚,且血管环对10-8~10-5mol/L乙酰胆碱诱导的舒张反应明显减低;而L-精氨酸口服治疗两周能减轻其心肌肥厚,并部分改善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但两组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后的血压均升高,两者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L-精氨酸(10-5~10-3mol/L)有直接舒张该大鼠血管环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长期口服L-精氨酸可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性大鼠的心肌肥厚,改善其血管的舒张功能,而其血压的变化与上述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阿霉素(ADR)致心肌损伤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基因表达改变的相关分析。方法 30只SD大鼠腹腔注射ADR(20mg/kg,分8次)造成心脏损伤模型。缬沙坦330mg/kg灌胃,分11次观察其对ADR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停药24h后。测定大鼠左心室功能,肌球蛋白重链分析(半定量)。结果 ①α-MHCmRNA基因表达减弱,β-MHCmRNA基因表选增强;②心肌α-MHC向β-MHC的表型转变与心功能的损伤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缬沙坦能逆转α-MHC向β-MHC的表型转变,心室功能的改善与MHC表型改变的逆转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肌醇磷脂信号传导通路在心肌肥厚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0d处死动物测全心重/体重比值,以免疫印迹法测左心室组织Gαq/11蛋白含量,以放射免疫法测左心室组织1,4,5三磷酸肌醇(IP3)含量,以非同位素法测定蛋白激酶C(PKC)相对活性。结果 术后10d时腹主动脉部分缩窄(CA)组大鼠全心重/体重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SO)组(P<0.01),二组大鼠左心室组织Gαq/11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A组左心室组织IP3浓度明显高于SO组(P<0.05)。和SO组比较CA组左心室组织胞膜PKC活性升高但胞浆PKC活性降低(P均<0.05)。结论 肌醇磷脂途径参与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动态观察压力负荷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TNF-α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活性氧的关系。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负荷高血压大鼠模型,应用ELISA动态观察心肌组织内TNF-α蛋白表达变化。采用比色法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应用Fenton原理和细胞色素C还原实验测定心肌内活性氧(ROS)水平和还原型辅酶II (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后1w,大鼠血压显著升高。2w后,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以及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升高(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以上指标进一步升高。压力负荷4w时,大鼠心肌组织内TNF-α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心肌组织TNF-α含量与胶原蛋白含量成正相关(R=0.656 P<0.01)。此外,压力负荷1w时,大鼠心肌组织ROS水平和氧化酶活性亦明显升高(P<0.01),并在2w达到最高水平,此后维持在较高水平。给予氮乙酰半胱氨酸(NAC,0.2g/kg/d,ig)干预后,压力负荷大鼠心肌组织内TNF-α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以及胶原容积分数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压力负荷可呈时间依赖性诱导心肌组织内TNF-α表达增加,参与心肌肥厚的发展;心肌组织内ROS水平的升高是压力负荷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内TNF-α表达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心衰模型,随机分为心衰1 d组,心衰7 d组,心衰14 d组,另取假手术组作为对照.观察和比较成模后心衰各组和假手术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左心室肌重量指数(LVMI),免疫组化法对TGF-β1在各组的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RT-PCR法测定TGF-β1mRNA在各组左室心肌的表达水平.结果 心衰模型各组TGF-β1的蛋白及mRNA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表达增多.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其水平的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信号蛋白Smad3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结扎大鼠腹主动脉复制心肌肥厚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RT—PCR法检测肥大心肌组织中TGF—β1、Smad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3d LVMI开始上升并持续至28d,肥大心肌组织中TGF—β1、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术后3d开始上升,持续至28d,术后14d为表达高峰。结论信号蛋白Smad3参与了腹主动脉结扎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黄精口服液心力衰竭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6只,采用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肌致心力衰竭为模型(阿霉素16d累计量20mg/kg。第2天、第4天1mg/kg;第6天、第8天2mg/kg;第10天、第12天3mg/kg;第14天、第16天4mg/kg,腹膜内注射)随机分正常组、阿霉素(ADR)组、ADR+复方黄精口服液2ml(小剂量组)、ADR+复方黄精口服液4ml(中剂量组)、ADR+复方黄精口服液6ml(大剂量组)及ADR+天保宁组(阳性对照组),共6组,每组11只。测心体比(LVM/BW),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重链(β-MHC),用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ADR 16d累计剂量20mg/kg时,大鼠出现较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肌α-MHC向β-MHC转化,即α-MHC下降(下正常组比较,P<0.01),β-MHC上升(与正常组比较,P<0.01),ADR组LVM/BW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经给药治疗后,心肌β-MHC向α-MHC转化,即:α-MHC上升(与ADR组比较,P<0.01),β-MHC下降(与ADR组比较,P<0.01),LVM/BW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ADR组比较,P<0.01或P<0.05),在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有一定程度改善,且以上变化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佳。结论:复方黄精口服液可减轻ADR致心力衰竭的病理改变及逆转心肌细胞表型方面MHC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