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以徐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中淮区间矿山法隧道为背景,介绍了单竖井及横通道承担5个隧道洞门进洞和矿山法施工,其中包含单洞双线大断面隧道一处。针对工作面多、交叉影响大、施工难度大及安全风险高等诸多困难,研究并制定了大断面隧道进洞棚架、移动作业平台等施工技术措施,减少了施工干扰,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进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西青道下沉隧道工程需上穿正在运营的地铁1号线,由于下沉隧道底板距离地铁1号线结构顶板最近处只有30cm,因此施工对地铁运营安全的风险极大。文章针对西青道下沉隧道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通过对工程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从而确保了工程实施安全和地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以某市地铁7号线新螃区间为依托,系统介绍了下穿既有车站的CRD法隧道施工相关技术,内容包括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案、施工工序和技术措施等。并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2号线的轨面沉降、地表沉降和洞内收敛研究采用暗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程度。现场监控量测和施工实践表明,该CRD法隧道的施工方案获得成功,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
廖利宏 《山西建筑》2010,36(26):325-326
结合包西铁路新九燕山隧道工程实际情况,介绍了新九燕山隧道0号斜井进正洞交叉段施工工艺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等,确保了隧道斜井的施工安全,保证了隧道正洞施工安全和质量,并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5.
周宴成 《重庆建筑》2013,(12):31-33
介绍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上新街至礼嘉段)红旗河沟车站(以下简称六号线红旗河沟车站)隧道施工技术,重点介绍由于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红旗河沟车站(以下简称三号线红旗河沟车站)工程先行开工建设,在施工场地和施工通道等资源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对六号线红旗河沟车站隧道施工通道设计方案和车站隧道开挖施工方案的比选,选择较合理的施工通道设计方案和开挖施工方案,既保证TBM顺利通过六号线红旗河沟车站隧道。又保证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六号线红旗河沟车站隧道土建工程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6.
张伟 《建筑施工》2014,(12):1341-1344
上海大中里项目工程的46#地块北部楼工程位于运营中的轨交2号线南京西路至人民广场区间隧道正上方,基坑挖土深度最深处达4.55 m.根据设计计算分析,若不采取特殊的设计、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引起的隧道变形,将会严重影响地铁的安全运营.针对该情况,参建各方从设计、施工、隔震和监测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实施,既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效,又确保了地铁运营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过江段工程长清路站~世博园站区间隧道需下穿已建轨交7号线隧道.以此为例,详细阐述了盾构在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确保在轨交7号线的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上顺利施工轨交1 3号线工程.  相似文献   

8.
深圳地铁7号线安托山—农林区间隧道2次下穿广深高速,下穿区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以该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下穿段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参数,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龚胜 《建筑施工》2020,42(8):1516-1518
深圳市北环电缆隧道工程土建Ⅱ标的1~#~5~#竖井区间在建隧道邻近地铁7号线,按照原设计实施矿山法施工过程中,地铁7号线轨顶发生较大沉降。为确保地铁营运安全,对已完矿山法施工段及竖井、地质情况、线路总体规划要求、邻近既有线安全施工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创新研究出在建隧道矿山法变更为盾构法施工工法,应用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对竖井改造、已完矿山法隧道处理、重叠渐变隧道改线扩挖、斜坡段矿山法衔接、原竖井与新建盾构隧道的连接等,确保了邻近7号线地铁隧道的运营安全,同时满足线路总体规划和盾构施工要求,实施效果良好,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盾构区间隧道先后近距离穿越高速路、高层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施工难度大,为保证临近设施的安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信息化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际,详述了盾构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资料整理和信息反馈。实践表明,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为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盾构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