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静  齐玉龙  王岚  薛芳  明丽娟 《安徽医学》2015,36(10):1272-1275
目的:分析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和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安徽、江苏两省选取两所本科类医学院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79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①医学生在情绪评价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维度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医学生在量表总分及情绪评价能力、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4个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的医学生在情绪调控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一至大三3个年级均高于大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高于护理学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学生干部在量表总分、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维度得分上高于普通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学习成绩优异的医学生在量表总分、情绪表达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维度上均高于成绩很差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④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量表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专业、年级、学习成绩及是否学生干部方面有差异;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绪智力与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地区大学生469名.采用大学生心理落差自评问卷、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测查。结果大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课外生活及活动、自我评价、恋爱方面得分分别为(3.214±0.951)、(3.296±1.068)、(3-310±0.930)、(3.265±1.085)、(3.255±0.750)分:不同家庭情况、职务、年级、父母对子女整体期望的大学生心理落差各维度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智力各维度及总分与大学生心理落差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情绪智力各维度及总分对大学生心理落差具有负向预测作用(R2=0.737,P〈0.001)。结论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家庭情况、职务、年级、父母对子女整体期望对大学生心理落差有影响;情绪智力越低,大学生心理落差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初中生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归因倾向的状况,讨论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皖北地区抽取9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情绪管理得分表现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和较好的高于较差的(P < 0.01和P < 0.05),经常和监护人聊天的得分高于从不和偶尔的(P < 0.01),学习和生活令父母满意的高于不满意的(P < 0.01),与老师、同学关系较好高于较差和一般(P < 0.01);初中生人际归因倾向状况表现为男生能力得分高于女生(P < 0.05)。八和九年级能力得分均高于七年级(P < 0.05),九年级努力和情境得分均高于七、八年级(P < 0.05和P < 0.01)。独生子女情境和运气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P < 0.05)。父亲学历越低外控性因子运气得分越高(P < 0.05)。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能力和努力得分均高于一般的(P < 0.05),运气得分高于一般和较好(P < 0.01和P < 0.05)。从不、偶尔和监护人聊天的学生运气得分高于经常聊天的(P < 0.01);情绪管理能力得分与内控性因子努力成正相关(P < 0.01),与外控性因子情境成负相关(P < 0.01)。结论在家庭条件、父母学历等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家长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改善孩子的归因方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卢志勇  韩布新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5):1812-1817
目的 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及父母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相关性,为幼儿行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8-10月分别选取北京市3家幼儿园3~6岁幼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向幼儿家长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50份,有效问卷325份,有效回收率为81.3%。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家长的性别、受教育水平以及幼儿的性别)、祖辈教养风格(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情绪智力、幼儿情商评分。结果 不同祖辈教养风格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祖辈教养风格下父母情绪智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民主型祖辈教养风格下父母情绪智力得分高于专制型(t=-2.361,P=0.019)。不同祖辈教养风格下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水平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情绪智力、幼儿情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研究生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情绪智力、幼儿情商得分均高于大专及以下(P<0.05);研究生父母情绪智力得分高于本科(P<0.05)。家庭教养方式、情感温暖与理解得分与幼儿情商得分、自我、人际关系、适应性、压力管理、一般心境、积极印象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过分干涉与保护得分与幼儿情商、压力管理、一般心境得分呈负相关(P<0.05);否认与拒绝得分与幼儿情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一般心境得分呈负相关(P<0.05);惩罚与严厉得分与幼儿情商、自我、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一般心境得分呈负相关(P<0.05);偏爱得分与幼儿情商、自我、人际关系、适应性、一般心境、积极印象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父母情绪智力得分与家庭教养方式、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得分均呈正相关,与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与保护、否认与拒绝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父母情绪智力得分与幼儿情商、自我、人际关系、适应性、压力管理、一般心境、积极印象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女性幼儿情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得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幼儿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得分高于男性幼儿父母,而惩罚与严厉得分低于男性幼儿父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明显的代际相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教养方式和父母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相关,为家庭教育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蒋国英  俞荷俊  杨玉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0):1426-1428, 1431
目的了解安徽省三甲医院注册护士职业承诺现状,分析情绪智力和职业承诺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三甲医院注册护士920名,使用情绪智力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医院类型、职务、聘任方式、职称、护理满意度、健康状态、专业兴趣和年收入的注册护士职业承诺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情绪智力总分及各维度与职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 < 0.01);回归分析显示对护理专业越有兴趣、情绪智力总分越高、对护理工作越满意、省级三甲医院护士的职业承诺分数越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其职业承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情绪智力、共情能力的一般特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版情绪智力量表(ES-CQ)和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对351名护生进行测试。结果:相关性分析,除情绪表现与感同身受无相关外,ESCQ各维度及总分与共情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t检验:在利他行为和共情总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01,P〈0.001);感同身受方面来自农村得分高于来自城市(P〈0.01)。F检验:不同年级护生在情绪认知、情绪表现、ESCQ总分、利他行为、换位思维及共情总分等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人口学特征可以影响护生的情绪智力和共情能力,加强对护生情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对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方法使用《家庭环境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30名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被试的情绪智力处于中等之上;家庭环境的部分维度与情绪智力存在相关( P<0.05;P<0.01),情绪智力高、低组的被试在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成功性及道德宗教观维度上有显著差异( P<0.05,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亲密度、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独立性能够预测情绪智力总分或者部分维度(β值在0.13~0.23之间),预测量为6%~10%。结论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情绪智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兰州地区城乡儿童少年的自我意识状况及行为情绪问题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对有行为情绪问题的儿童少年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分别整群抽取城市与农村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共1000名(每年级各100名),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作为测评工具,比较儿童少年的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与自我意识各分量表及总分的关系,以及城乡儿童少年各分量表及总分的差异。结果: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因子、不同家庭收入之间均有差异(P〈0.05),经济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儿童在A—F各因子之间的得分也越高。2.被试的A因子(行为)得分与父母文化程度有关,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增高,被试的“行为”得分逐渐降低。3.城市儿童少年自我意识水平高于农村(不论是总体城乡对照,还是小学、中学分别城乡对照)。结论:家庭收入的高低、父母文化程度均能影响儿童少年自我意识状况,城乡儿童少年自我意识状况有明显的差异,甚至出现行为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社会支持、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现状,探讨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PCI术冠心病病人中抽取93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社会支持量表(SSRS)、希望量表(HHI)、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遵医行为等,分析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量表得分(41.15±6.48)分、希望水平得分(35.75±5.84)分、焦虑得分为(45.25±5.64)分、抑郁得分为(48.35±6.12)分、遵医行为得分为(4.38±0.87)分。单因素分析发现冠心病病人PCI术后不同家庭月收入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P < 0.01),与希望水平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遵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 < 0.05~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的有希望水平、焦虑、抑郁、遵医行为(P < 0.05~P < 0.01)。结论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希望水平、遵医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也有发生,希望水平、焦虑、抑郁、遵医行为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82例乳腺癌病人分别在其术前、第4周期化疗、第8周期化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术前比较,乳腺癌病人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在第4周期化疗明显升高(P < 0.01),第8周期化疗恢复到术前。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各维度得分中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失眠、疲劳、食欲丧失、恶心与呕吐、便秘、经济困难、整体健康状况11个维度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躯体功能、疼痛、气促、腹泻4个维度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整体健康状况差低是术前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出现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症状是第4周期化疗时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认知功能评分低和出现恶心与呕吐是第8周期化疗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在职、未婚姻、文化程度低与失眠是术前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1);便秘、疲劳、认知功能低与经济困难是第4周期化疗时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经济困难与整体健康状况差是第8周期化疗时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和P < 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乳腺癌病人各阶段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第4周期化疗,采取针对性方法处理化疗出现的不良症状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为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老年人心理资本量表对50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配偶情况、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的老年人在抑郁情绪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性别、配偶情况、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的老年人在心理资本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情况总得分和各维度与心理资本总得分和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 <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情况是抑郁情绪与心理资本相关性的控制变量。结论  抑郁情绪与心理资本相关,针对老年人不同特征进行心理干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资本可减少其抑郁情绪和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春期流动学生生活质量(QOL)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沙坪坝区9 ~ 16 岁3 512 名中小学生(男生1 821 人,女生1 691 人)。 采用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量表(QOLSCP)、儿童抑郁量表(CDI)及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PDS)对 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青春期发育状况及抑郁和QOL 的测定。结果 沙坪坝区青春期流动学生QOL 总 分、生理及社会领域得分均低于非流动学生(P <0.05)。高学段、抑郁及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是青春期流动学 生QOL 的危险因素(P <0.05);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关系和谐是其QOL 的保护因素(P <0.05);父亲文 化程度高是青春期流动女生QOL 的保护因素(P <0.05);母亲文化程度高是青春期流动男生QOL 的保护因 素(P <0.05);各因素对生理、心理、社会及青春期各领域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P <0.05)。结论 青春期 流动学生QOL 低于同年龄阶段非流动学生。学段、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父母亲文化程度、抑郁状况 及青春发动时相是青春期流动学生QOL 的影响因素。关注青春期流动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心理及青春期发 育可有效改善其QOL。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分析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对350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产后抑郁51例,发生率为14.57%,年龄小、教育程度高、新生儿情况差、非纯母乳喂养、家庭收入较差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抑郁(P<0.05)。产后抑郁产妇产前SAS、SDS评分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评分与正常产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程度、产前焦虑、产前抑郁、家庭适应性及新生儿评分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易发生抑郁,产前心理状态、家庭支持、教育程度及新生儿情况对产后抑郁发生影响显著,应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严重精神障碍主要照料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其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 取新乡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照料者 300 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主要照料者接 受精神科主治医师的心理干预,主要采用集中讲座和活动讨论的方式,1 次 / 月,为期半年。干预前后所有对象 均接受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影响因素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严重精神障碍主要照料者抑郁倾向阳性率为 75.67% ; 主要照料者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及与患者关系等因素间抑郁倾向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0.05) ;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主要照料者年龄增加、文化程度加深、病程的迁移及女性是 主要照料者抑郁倾向的高危因素。高人均纯收入、与患者关系疏远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公费为保护性因素。干 预后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同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 P <0.05) 。结论??严重精神障碍主要照料者心理现状较差,抑郁倾向阳性率较高,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主要照料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高校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关系,为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825名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心理复原力、自我怜悯、宽恕等方面调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4.36%(366/82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9.88%(329/825)。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自评家庭经济状况、母亲不同受教育程度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父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P < 0.05);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均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P < 0.01和P < 0.05)。有无抑郁、焦虑症状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自我怜悯量表、宽恕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心理复原力量表的力量性维度、自我怜悯量表的自我友善和正念维度、宽恕量表的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维度均为大学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P < 0.05~P < 0.01),而心理复原力量表的坚韧性维度是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 < 0.05);心理复原力量表的力量性维度、自悯量表的自我友善、宽恕量表的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维度得分均为大学生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心理调适能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大学学员的社会支持现况及其与情绪抑郁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南宁市老年大学159名55 ~ 79岁的学员,进行社会支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的测查.结果 ①社会支持总分(40.92±7.63)分,高于国内常模[(34.56±3.73)分,t=10.515,P<0.0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评分、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高于全国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示范区(北京西城区)老年人(t=2.064,2.017,9.222;P<0.05);②样本中有配偶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无配偶者(t=5.78,4.956,4.918,3.175; P<0.01);③样本组中情绪抑郁的阳性率26.8%,抑郁阳性组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3项得分[(37.43±7.41)分,(21.43±4.93)分,(7.67±2.37)分]分均比阴性组低[(42.17±7.35)分,(24.43±4.22)分,(8.78±2.83)分,t=3.585,2.277,3.776;P<0.05];④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评分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296,-0.194,-0.307; P<0.01).结论 老年大学学员的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较高,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浙江省温岭市某医院护士情绪智力对其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对浙江省温岭市某医院23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情绪智力和职业压力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情绪智力对职业压力的影响。结果:护士情绪智力和职业压力总分分别为3.53±0.51分和26.43±4.5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情绪智力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压力各方面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情绪智力中的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及识别他人情绪均为护士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情绪智力是影响其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与其童年期心理创伤之间关系。方法:选取70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依据有无NSSI,分为NSSI组和非NSSI组各35例,并选择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青少年35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渥太华自伤量表、童年创伤问卷(CT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结果:NSSI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及CTQ量表总分评分均高于非NSSI组,且2组上述3个评分及躯体虐待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抑郁障碍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SI组性虐待、躯体忽视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SSI组非自杀性自伤频率与CTQ中情感忽视评分、HAMD量表认知障碍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NSSI与童年期心理创伤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王娜  李平 《中外医疗》2010,29(9):24-2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本研究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79例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80例健康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抑郁症患者SSRS中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抑郁症患者SSRS中的各因子得分也有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差于健康人群,并影响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冯华  姜仁海 《中外医疗》2014,(12):38-39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照顾者的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选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照顾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照顾者的抑郁得分为(38.79±5.86),高于国内常模(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情绪,其与社会支持水平密切相关,应给与有针对性措施改善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