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郭侯斌  刘华  丛山日  刘佳佳 《建筑科学》2004,20(Z1):239-244
本文介绍了中科院中关村青年小区研究生宿舍冷热站中央监控系统,包括高、低区空调冷热水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以及井水系统共5个子系统.具体有系统设备联锁启停控制,设备台数启停控制,设备排序运行控制,生活热水温度控制,系统定压压力控制及超压卸压保护和报警,软化水箱液位控制,井水系统联锁启停控制以及系统井水流量自动跟踪控制.系统井水流量自动跟踪控制是指在不同工况,不同热泵机组运行台数下,系统对井水流量的需求是不同的,热泵机组运行台数越多,需求的井水流量越大;冷热负荷需求越是高峰,需求的井水流量也越大.本自控系统实现了无论系统对井水流量的需求怎么变化,井水监控系统都可以自动调节井水供水量,满足系统井水需求量,确保所有的机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在空调系统非满负荷条件下,合理利用未启动制冷主机配套的冷却塔,降低制冷系统整体电耗,实现制冷主机与冷却塔综合电耗最低。利用麦克尔焓差理论公式建立机械通风冷却塔数学模型,分析不同空气湿球温度、风量、水量条件下冷却塔出水温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冷却塔气水比增加,冷却塔出水温度线性降低;随着湿球温度降低,气水比变化对冷却塔出水温度的影响变大。降低冷却水进口温度可以降低冷水机组电耗;增加冷却塔气水比导致冷却塔风机电耗增加。同时考虑冷水机组变工况特性及冷却塔变工况特性,分析得出:单台冷水机组配套运行其1.4~2.0倍额定冷却塔数量的条件下,冷水机组和冷却塔运行总电耗最低。同时,为冷水机组选择配套冷却塔时,建议选择2台机组对应4个单元冷却塔或3台机组对应6个单元冷却塔的配置方式,为后期节能运行预留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于供热规模较小的系统,通过计算分析,认为当分阶段改变循环流量100%,75%且由2台同型号水泵并联运行实现时,75%负荷下循环水泵运行电耗并非为额定负荷时的42.2%,一般大于42.2%。在考虑调速装置及电动机能耗情况下给出了热网分阶段调节最优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冷却塔出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冷却水系统最小能耗的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策略,并针对冷却塔运行台数不同时的冷却水系统功耗进行了对比.提出冷却塔最优运行方式应为多台同时开启,风机统一变频,同时需要加强冷却塔维护,以保证进水流量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冷却塔的换热面积.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不同的振动频率1Hz、4Hz、8Hz、10Hz情况下,研究了粘性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动模量曲线和阻尼比曲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讨论了振动频率对粘性土的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四种频率作用下,粘性土的动本构关系均服从双曲线模型;振动频率在应变较小时对土的动模量影响较小、在应变较大时影响较大;振动频率对于粘性土的阻尼比则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计并搭建直接蒸发式新风机组性能测试实验平台,测试并分析压缩机运行频率对直接蒸发式新风机组的制冷量、除湿量、压缩机输入功率、能效比EER以及蒸发器侧和冷凝器侧空气压降、制冷剂侧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名义制冷工况下,压缩机频率为40Hz、蒸发器迎面风速为1.87m/s时机组性能最佳,最佳EER为2.89;在除湿工况下,压缩机频率为40Hz,蒸发器迎面风速为2.07m/s时机组性能最佳,最佳EER为3.11。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空调机组不同运行台数下的噪声,分析了影响机组噪声叠加的因素,指出机组台数的增多不会对整体噪声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实测数据,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型的离心式制冷机组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离心式制冷机组系统台数优化控制策略。该优化控制策略充分利用系统日常调试与机组自身提供的可靠数据,采用简化模型来评估单台机的最大制冷量、计算单台机的瞬时制冷量,并预测一定负荷下不同台数机组运行时的系统总电功率,寻求制冷机台数的优化组合,以使得制冷机组系统的性能系数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离心式制冷机系统台数优化控制策略。该优化控制策略充分利用机组系统的日常调试与制冷机组自身提供的可靠数据,采用简化模型来评估单台机的最大制冷量、计算单台机的瞬时制冷量、并且预测在一定负荷下不同台数机组运行时系统的总电功率,从而寻求制冷机台数的优化组合使得制冷机组系统性能系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以某MBR工艺再生水厂膜擦洗空气悬浮鼓风机曝气吹扫系统为基础,结合风机性能曲线和膜池工艺需求重新分配单台机组曝气量,增加风机开启台数,降低单台转速比下限,在4个阶段的试验中分析对比风机不同开度、模式和水量下的运行工况及能耗变化,摸索出高效稳定运行下的最优转速比及最佳运行模式,提高了风机运行效率,降低了电单耗,对未来MBR工艺空气悬浮鼓风机曝气系统的设计调试及高效节能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地铁空调负荷变化大、时间滞后大等特点,介绍了一种地铁空调冷站设备的监控方式。这种监控方式能够帮助实现冷水机组的运行台数与空调负荷相匹配,同时实现机组最优启停时间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对采用拱顶均匀送风的某抽水蓄能水电站地下主厂房发电机层进行了热态模型试验研究。分别研究了只有1,2,3台发电机组发电时不同拱顶送风方案下发电机层工作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建议对于采用拱顶均匀送风的地下主厂房,可以减少送风支管的调节阀数量;当发电机组运行台数减少时,根据发电机组的位置,合理调节拱顶两端的空气处理机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对-1℃的冻土试样在频率为3,5,8 Hz的循环荷载下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探讨了冻土在循环荷载下的累积变形和动强度。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冻土的累积变形大小由加载的最大动应力大小决定,同一频率下加载的最大动应力越大,相同循环次数时的累积应变越大;根据加载的最大动应力的大小,累积应变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可表现为破坏型、稳定型和过渡型3种形态之一。加载频率对冻土累积应变的影响规律复杂,且受加载的最大动应力影响;当最大动应力较小时,频率的影响不明显;当最大动应力比较适中时,大体上频率越高,累积应变越大;当最大动应力比较大时,频率越高,累积应变越小。在3%,5%和10%的破坏应变下,频率为8 Hz时冻土的动强度最大,而3 Hz和5 Hz的动强度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是从国家大剧院中央空调水系统运行特点及运行使用费用上,分析了空调水系统的用电消耗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节能运行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计算了冷冻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不同运行频率下的总能耗及节能率。  相似文献   

15.
空调系统为了节能应该考虑选用高能效的热泵机组,根据机组部分负荷时的特点和效率确定合理台数,末端尽量选取小风量大焓差设备,并且注意热泵设备的运行换热环境和新风负荷控制.  相似文献   

16.
汪建华 《暖通空调》2012,42(1):94-96
分析了水泵高效工作时的流量和转速变化范围。针对配置多台同型号调速泵的水循环系统,给出了在满足供水量和泵耗最小要求时,水泵的开启台数及其调速率的简便计算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水泵机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7.
变水流量对水冷多联机系统运行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耀华  李绪泉  胡松涛  施志刚  林博 《建筑科学》2012,(Z2):146-149,153
埋管式水冷多联机系统运行时,如能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埋管换热器开启数量,进而改变水系统流量,则不仅可降低水泵的电耗,还可以实现埋管换热器间歇运行,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研究了数码涡旋水冷多联式空调系统在冬季供暖运行工况下,改变闭式水环路的水流量对水冷多联机机组供回水温度的影响,分析了变水流量对系统运行特性和机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预静载水平下硬岩受不同扰动频率载荷的断裂特性变化规律,采用红砂岩制作中心直裂纹半圆盘三点弯曲试样(Semi-Circular Bend,SCB),利用MTS Landmark电液伺服试验机,开展“不同预静载+动力扰动”下砂岩的断裂韧度测试试验。以岩石静载断裂载荷为基础,选取4个预静载水平(60%,70%,80%和90%的静载断裂载荷)作为初始静载状态,之后分别施加扰动载荷直至试样断裂。扰动加载方式采用正弦波载荷,加载波幅值依次为静载断裂载荷的40%,30%,20%和10%,设置扰动频率分别为1,10,20,30,40和50 Hz。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预静载水平下岩石的断裂韧度值较常规加载下都有不同幅度的减小,并且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岩石断裂韧度呈线性减小的趋势。但不同预静载水平之间的减韧效应存在差异性,预静载水平越高,减韧幅度越大。与常规加载条件下相比,预静载水平下的断裂位移整体具有减小的趋势。岩石扰动断裂点的分布区段具有明显的集中性,当预静载水平低于90%时,断裂点位于预应力水平之上的加载段,而当预静载水平为90%时,断裂点多数位于预应力水平之上的卸载段,并且基本上没有断裂破坏发生在预应力水平之下。断裂疲劳寿命随扰动频率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整体呈增加趋势。断裂破坏时间跟预静载水平、扰动频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综合考虑认为,扰动频率为10 Hz时达到相对最优的致裂效果。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9):115-116
"南水北调"泵站是复杂的水力系统,其运行经济性不仅依赖于主机效率,同时还取决于运行方式。文章从韩庄泵站灯泡式贯流泵运行方式出发,建立了水泵运行边界条件,根据运行记录所采集的参数值,建立了一种新的调节水泵效率的数学模型,这不仅为水泵机组的效率提供了基准,而且为系统优化运行奠定了基础。通过计算各种工况下水泵机组的效率、分析各参数与水泵机组效率的关系以及采用不同运行方式对水泵机组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南水北调"泵站最优经济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一坚 《暖通空调》2003,33(2):39-39
文献 [1 ]作者对空调冷却水系统进行变流量运行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对定流量运行和变流量运行的能耗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计算。但是该文作者所得出的结论值得讨论和研究。1 节能效果该文作者综合考虑了冷却水系统变流量运行时对冷水机组运行电耗影响、冷却塔要求的入口水压对水泵扬程的影响和冷水机组对冷却水最小流量限制等因素 ,经认真计算得出 ,在定流量运行时 ,冷水机组及冷却水泵每小时平均电耗 (全年 )N1 =2 2 1 .5 5kW ;变流量运行时每小时平均电耗N2 =1 94.2 3kW。冷却水泵变流量运行后平均节电量ΔN =N1 -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