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俊学  李毓灵  陈果 《西部医学》2019,31(8):1237-1241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与Masquelet技术治疗股骨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股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Ilizarov组(n=34)与Masquelet组(n=29)。比较两组手术次数、治疗费用、生命质量评分、并发症、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手术总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Ilizarov组治疗缺损手术次数更多(P<0.05),而Masquelet组患者治疗感染手术次数更多(P<0.05);Masquelet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Ilizarov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提高,且Masquelet组提高幅度大于Ilizarov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Masquelet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Ilizarov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总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Ilizarov组治疗效果评级为优的患者明显多于Masquelet组(P<0.05)。 结论 Ilizarov技术可修复、重建较长骨段缺损,感染、复发率低,愈合时间短,但操作难度大,治疗费用高,对患者日常活动影响大;Masquelet技术适用于骨缺损长度较短且自体供骨量充足患者,操作简单,安全性好,但对软组织要求较高,因此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临床术式,帮助患者更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探讨 Llizarov 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及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胫骨骨缺损及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Llizarov 技术治疗),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肢功能总体正常恢复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截除病骨后骨缺损长度、再次骨折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lizarov 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及感染性骨不连,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骨搬运技术与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骨搬移技术和Masquelet技术治疗46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搬移组骨感染及外露均一期治愈,其中19例末次随访时获得影像学骨愈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9.10±1.81)个月。15例骨搬移后双下肢等长,7例下肢较健侧下肢短缩1-2 cm。Masquelet组术后1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1例髂后取骨处感染。植骨均获骨性愈合,二期手术后骨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7.48±1.53)个月。两组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1,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3,P=0.033)。结论 Masquelet技术和骨搬移技术均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有效方法,Masquelet技术的并发症较少,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成骨质量、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6、12个月,两组Lane-Sandhu X射线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骨小梁面积、周长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髋关节等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经跗骨窦小切口无头加压螺钉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固定对跟骨骨折内侧壁复位与跟骨力线纠正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外侧L形切口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经跗骨窦小切口无头加压螺钉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踝足关节功能,比较两组跟骨力线解剖学参数和跟骨骨折内侧壁复位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有差异(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踝足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跟骨长度、跟骨宽度、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患者中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皮瓣组合异体骨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09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2例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皮瓣组合异体骨移植治疗进行修复。选取2000~2004年行腓骨皮瓣治疗的16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0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8个月后异体骨与腓骨愈合。观察组Enneking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肢体功能恢复(91.7%vs 80.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1.7%(11/12)、81.3%(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皮瓣组合异体骨移植治疗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自体骨与异体骨愈合良好,可改善患肢功能并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5):70-72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采取骨搬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胫骨骨折手术,且术后均存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骨搬移术治疗,n=29)与对照组(采取植骨内固定法治疗,n=29),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采用骨搬移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能加快愈合速度,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与传统治疗方案在手术时间、股骨骨隧道长度、术后近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ACL断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予以关节镜下3D导板辅助ACL重建手术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传统重建组),两组均采用单束重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股骨骨隧道长度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后疗效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组手术时间(46.3±12.2)min,股骨骨隧道长度(42.47±3.248)mm,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95.35±5.05)分;对照组手术时间(61.5±20.2)min,股骨骨隧道长度(42.67±5.678)mm,观察组骨隧道较对照组集中。Lysholm膝关节评分(88.18±9.80)分;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导板辅助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更优,股骨骨隧道长度更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与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金华文荣医院收治的112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骨延长长度、延长期骨矿化时间、带架时间、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延长长度、延长期骨矿化时间、带架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6,P=0.703),但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568,P=0.033;χ2=4.747,P=0.02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17,P<0.05)。结论 Ilizarov、Orthofix外固定架均可促进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但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概率更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技术分期手术治疗跟骨感染性骨缺损的全疗程和全方位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接受综合技术分期手术治疗的10例跟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7.0±11.1)岁。术前利用3D打印模型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一期手术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覆盖创面、骨水泥填塞骨缺损,术后通过皮瓣护理措施观察血运情况并预防血管并发症;二期手术采用综合技术(3D打印个体化钛笼及Masquelet技术自体肋骨植骨)重建跟骨缺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取肋骨处护理和重建跟骨术后的护理。术后12个月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和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Association,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2±5.9)个月。一期手术后8例愈合良好,2例发生深部感染,再次清创更换骨水泥后愈合。二期手术临床愈合时间为(4.3±1.6)个月。术后12个月Mary...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评价两种(结构型和颗粒型)不同自体骨移植形式修复不同长度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制作成不同长度双侧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0.5 cm 缺损组,1.0 cm缺损组,1.5 cm缺损组),取自体髂骨以不同形式分别植入左右两侧.术后4、8、12及16周进行一般情况,大体解剖,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4、8、12及16周3组兔结构型植骨侧与0.5 cm缺损组颗粒型植骨侧缺损逐步修复,1.0 cm缺损组及1.5 cm缺损组颗粒型植骨侧修复效果差,1.5 cm缺损与1.0 cm缺损组结构型植骨侧影像学评分高于颗粒型植骨侧(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与之一致.0.5 cm缺损组两侧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结构型植骨修复中大段骨缺损优于颗粒型植骨.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老年性骨折最为常见的一类骨折,暴力、外伤等是引起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因素[1]。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目前临床用于老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年龄、骨质疏松程度都是影响PVP及PKP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2]。对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来说,尽可能恢复其稳定的脊柱解剖结构,并提供一定的伤椎骨性愈合是治疗的主要目的[3]。  相似文献   

13.
胡洁  张凯  刘珊珊  徐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6):742-744, 747
目的对改良式牙槽嵴裂植骨术修复牙槽嵴裂的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析44例单侧牙槽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改良式牙槽嵴裂植骨术组(A组)22例和常规牙槽嵴裂植骨术组(B组)22例。术后第3、6、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2组病人的术后植骨成功率及骨缺损处的体积变化。结果A组术后成功率为82.8%(18例)高于B组的50.0%(11例)(P < 0.05);术后第3、6、12个月时缺损区域植骨存活比A组均高于B组(P < 0.05)。2组病人术后第3个月时植骨存活比均高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P < 0.01),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植骨存活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侧牙槽嵴裂病人,改良式牙槽嵴裂植骨术可有效提高术后植骨存活率,术后骨量恢复明显增加;术后骨吸收主要发生于术后前6个月,6~12个月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采用Ilizarov骨搬运治疗,观察组行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分析2组病人的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及创面闭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骨缺损愈合时间较短,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配合带关节同种异体骨植入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2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股骨下段恶性肿瘤患者15例,采用术前化疗配合人工假体置换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患者7例为对照组,采用术前化疗配合带关节同种异体骨植入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患者8例为观察组,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并行ISOLS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分。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ISOLS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化疗配合带关节同种异体骨植入及倒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增强了人工关节固定臂功能,还减少了假体松动、断裂、下沉的发生,患肢术后功能重建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肢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挟正清肺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154例,其中观察组86例,采用“扶正清肺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68例,只采用西医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PCT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CT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21%)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清肺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可提高抗感染疗效,降低炎性反应,提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崔延军  王红光  程汇 《医学综述》2014,(23):4416-4416
目的观察骨移植修复术治疗下颌骨节段性缺损(MSD)的疗效,以探讨骨移植修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MSD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游离髂骨修复术,对照组41例采用单纯重建钛板修复术。术后1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面部外形、咬合关系、颞颌关节功能、开口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颞颌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开口度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钛钉松动、钛板折断、钛板外露、颌面部瘘口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髂骨修复术对于恢复下颌骨及口腔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单纯重建钛板修复术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方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Cs)对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6例男性A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2例,予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和GCs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激素),检测2组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骨保护素(OPG)、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BASDAI评分、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OPG水平显著升高(P〈0.05);ESR、CRP、BASDAI评分显著降低(P〈0.05);M-CSF水平亦降低,其中GCs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OPG和M-CSF水平及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BASD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联合应用小剂量激素影响AS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炎性指标,对BMD影响不大,其在AS治疗中是安全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独及联合应用修复海水浸泡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双侧桡骨中段制作1.5 cm骨缺损,海水浸泡3 h,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只兔。A组为对照组,植入自体髂骨;B、C、D三组为实验组,B组植入自体髂骨/可吸收胶原海绵(ACS)/BMP-2;C组植入自体髂骨/ACS/VEGF;D组植入自体髂骨/ACS/BMP-2/VEGF。分别于术后1、2、4、8及12周切取标本,每组每个时相点根据随机原则取6个标本,通过X线摄片、骨痂灰度值、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各时相点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①1、2周时,四组X线差异不明显,4、8、12周时B、C、D三组与A组的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两组平均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平均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骨缺损修复早期BMP-2、VEGF二者相互促进,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结论①BMP-2、VEGF单独应用均能促进海水浸泡兔桡骨开放性骨缺损的修复。②BMP-2和VEGF联合应用能显著促进海水浸泡开放性骨缺损修复,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全髋关节翻修术后随访病例进行分析,探讨髋臼侧翻修时处理各类型骨缺损的方法选择及其早期疗效。方法:对4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进行翻修,观察术后随访X线片上的髋臼假体及周围骨质变化情况,并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和VAS评分。结果: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83个月,平均随访41.8个月,髋关节Haris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53.15±11.41)分(29~67分)提高至翻修术后12月的(91.23±3.43)(83~98分)(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7.8±1.1)分(5~10分)减低至翻修术后12月的(1.2±1.2)分(0~3分)(P〈0.05)。结论: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根据不同的翻修原因给予不同的植骨方式和选择适当的假体类型,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周围骨量,重建髋关节的稳定性,改善髋关节的功能,近期随访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