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若谷 《广东医学》2001,22(6):504-505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61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该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以每年10,11月份为发病高峰。54%有前驱病毒感染史,主要症状为面色苍白、胸闷、心前区不适、心悸、多汗,心脏扩大和心电图明显异常炎临床诊断最常见的指征。经综合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病毒心肌炎诊断应严格按标准进行,防止扩大化。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卧床休息很重要,皮质激素的应用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2.
1996年10月~1998年12月,笔者以中药为主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6岁~30岁,平均年龄21.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头晕者25例,心前区隐痛者4例,昏厥者1例。30例患者均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7;26(10):597)。发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病毒感染,继而出现心脏方面表现和相应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时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0例中发病年龄4.5—10岁36例,10岁以上者44例,中西医结合疗法、营养心肌、促进心肌代谢和抗心律失常治疗.酌情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痊愈53例,好转20例,无效7例,其中1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主诉仅有心悸或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纳呆乏力等症状.发生心律失常的机理是心肌炎波及心脏传导系统或心肌缺血而致.病因治疗是关键.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42例儿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VM)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对42例儿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缺乏典型临床特征和特异性辅助检查指标,常被基础疾病症状掩盖而导致延误治疗;本组42例儿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中,76.2%有心脏症状,47.6%出现严重心脏并发症(如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78.6%,死亡率11.9%,14.3%(6/42)转为慢性。结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应结合病毒感染史,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和心肌损害的客观指标作出诊断;治疗无特效手段,注重综合治疗,对危重患者应及时监护和抢救;多数预后良好,极少数转为慢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规范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且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观察。结果:采用综合治疗后本组8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治愈70例(81.4%)、有效14例(16.3%)、无效2例(2.3%),总有效率97.7%。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治疗效果较满意,但是临床上不易被认识,应仔细做心脏体检,心脏听诊发现异常者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心脏彩超、心肌酶谱检查,对重症者及时发现、监护和抢救,并防治并发症,早期明确诊断与积极综合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危机着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目前极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之一。我院循环内科,儿科自1995年元月开始,对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除给予减轻心脏负荷,营养心肌、抗病毒,对症等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工病例选择。入选病例180例,均经心脏B超,心电图、心肌酶,心肌抗体检查,诊断明确,附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论断标准。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最大36岁,年龄最,J‘8岁。平均年龄23.5土1.6岁。对照组:男3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临床诊断规律并评价Jones诊断标准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68例确诊的儿童风湿性心脏炎资料,统计分析各项诊断指标意义。结果 在68例患儿中,69.1%有心悸、气促等心脏方面表现。体检心前区听到Ⅲ/Ⅵ以上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分别为58.8%和33.8%,血沉、AS0、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92.6%、89.7%和83.7%。50例心肌酶检测结果中,66.O%升高。心电图P-R间期延长10.3%,心脏扩大的心电图、X线胸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出率分别是35.3%、86.8%和91.2%。CDE检查瓣膜增厚和瓣膜返流均达95.6%,心包积液和肺动脉增宽的检出率分别为42.6%和35.3%。除1例患儿外,其他病例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或偏高。结论 风湿性心脏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沉、AS0和C反应蛋白对急性风湿热诊断价值较大,心脏扩大和心肌酶升高有助于诊断心脏炎。CDE对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建议将其结果作为风湿性心脏炎的主要诊断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64例病例,结果:95%的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有病毒感染史,临床表现以轻型为多。结论:临床遇有病毒感染同时或其后1w-3w的病人出现胸闷,气急,苍白等证状应及时进行心脏听诊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方不至于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150例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其它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检出室性早搏82例(占54.7%),其中24小时大于2000个34例(22.7%),室性心动过速2例(1.3%),室上性早搏48例(32.0%),室上速8例(5.3%),窦房传导阻滞8例(5.3%),房室传导阻滞32例(21.3%),束支阻滞8例(5.3%)。单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的6例,ST-T改变的8例,既有室性早搏又有室上性早搏39例。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抗心肌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中抗心肌抗体的阳性率为52.7%,2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阳性率为28.0%,60例健康儿童均阴性。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病毒性心肌炎抗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酶脱氢酶,谷丙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左房,左室,右室腔的大小及其射血分数,搏血指数,心脏指数,二尖瓣E峰流速/二尖瓣A峰流速。二者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11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中抗心肌抗体的阳性率为52.7%,2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阳性率为28.0%,60例健康儿童均阴性。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病毒性心肌炎抗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左房、左室、右室腔的大小及其射血分数、搏血指数、心脏指数、二尖瓣E峰流速/二尖瓣A峰流速,二者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宁心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宁心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9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宁心方”和西药(辅酶Q10和ATP)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9%,优于对照组的60%(P<0.05)。临床症侯、心电图改变和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的好转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宁心方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安神、行气活血功效,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所引起的炎性过程,除心肌炎外,有的患儿可伴有心内膜炎症改变。临床表现为乏力、气短、心前区不适、心脏扩大、心搏异常,可出现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可危及患儿生命。现将护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所引起的炎性过程,除心肌炎外,有的患儿可伴有心内膜炎症改变。临床表现为乏力、气短、心前区不适、心脏扩大、心搏异常,可出现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可危及患儿生命。现将护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消长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量中和实验测定3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腺病毒3、7、11型中和抗体水平,并与32名正常健康人对照作比较。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1:16的阳性率为90.9%,正常对照组为31.3%;患者抗体滴度≥1:32的阳性率为72.7%,对照组为18.8%;患者抗体滴度≥1:64的阳性率为54.5%,正常对照组为12.5%;患者抗体滴度≥1:128的阳性率333%,正常对照组为6.3%。结论 血清腺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系病毒感染全身多系统受累,其中以侵犯心脏尤为突出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心肌炎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多数与消化道、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乏力、心律失常。大部分患者经适当治疗可完全恢复,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心肌炎,最终发展为非特异性扩张型心肌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负荷、静息^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结果13例(44.8%)表现为弥漫性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15例(51.7%)表现为局灶性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结论^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53例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心肌酶谱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翠云 《海南医学》1999,10(4):257-258
病毒性心肌炎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心电图诊断缺乏特异性,微生物学检查更为困难[1],容易造成温诊和误诊。因此心肌酶增测定对本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对53例病毒性心肌炎早期患者进行心肌酶话检测分析并与42例正常人比较,现报告如下。1.进科与方法1.1检测对象1.1.1病人组:53例均最终被本院儿科和内科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男34例、女19例,年龄3-38岁,息者均有心慌、胸闷、憋气、疲劳、发烧等症状。其中ZI例病人初诊时心电图无明显异常。至.1.2正常对照组:为本院健康体检的成人与儿童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小儿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正常儿童^99mTc-MIBI心肌显像的图像特点。方法:正常儿童对照32例,病毒性心肌炎82例,风湿性心肌炎21例,良性室性早搏34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185-370 MBq(5--10mCi)后90min,行心肌断层显像,经图像重建得到左室水平长轴、垂直长轴、短轴及靶心图。判断心肌显像异常的标准为,在2个以上不同方向的断层图像上,连续2层以上,在相同部位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者为异常。结果:正常对照组显像结果均正常,病毒性心肌炎组54例显像异常,风湿性心肌炎21例显像均异常,良性室性早搏31例显像正常。结论:^99mTc-MIBI心肌显像无创、安全,对心肌损伤性疾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诊断小儿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探讨其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酶法测定35例病毒性心肌炎和24例非心肌炎患儿血清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两者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CTnⅠ明显高于非心脏疾惠患儿,且患儿经心肌营养治疗后cTnⅠ显著降低,而CK—MB变化不显著。结论cTnⅠ是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敏感、特异、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