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与无肝素化血液透析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梅  陈忠霞  刘永  徐琨 《贵州医药》2004,28(5):440-441
在治疗有出血倾向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时,以前常采用无肝素化血液透析。由于其需要反复用生理盐水灌冲透析器,仍经常出现管道及透析器凝血,严重时透析中途需更换透析器,既影响透析效果,又增加病人费用。近年,我科采用低分子肝素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  相似文献   

2.
卢腾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544-1545
尿毒症合并活动性出血患者血液透析时需选择适当的抗凝技术,包括无肝素透析,低分子肝素或局部枸椽酸盐技术透析,确保血透治疗时体外循环透析管路及透析器无凝血发生.笔者采用无肝素技术对9例尿毒症高危出血或活动性出血患者进行27次透析治疗,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室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中毒的最佳方法,血液透析过程中常用肝素抗凝剂以防止血栓的形成,以免导致透析管道堵塞[1].虽然肝素在纺织血栓形成、保证血液透析疗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性[2].对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时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采用无肝素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而无肝素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的效果,又造成患者失血.为了使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减少或消除促凝血因素的影响,笔者采取了提高血流量、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次数、定时快速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严密观察等防护措施,达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本院血液净化中心2008~2010年行无肝素透析患者34例,共透析139例次,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有出血倾向患者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效果。方法:18例患者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用生理盐水在泵前冲洗透析器及管路,预防体外循环凝血。结果:18例患者行无肝素透析132例次,其中,3例次透析中静脉压明显增高,更换透析器后均能成功完成透析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操作与细心的观察是保证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水冲洗法无肝素透析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每隔20-30min用生理盐水快速冲洗体外循环管路无肝素血液透析,观察对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KT/V值、血电解质的影响。结果:15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共行67例次盐水冲洗法无肝素透析,未见出血加重者,透析器及管路未发生严重凝血现象,透析充分。结论:盐水冲洗法无肝素透析安全、有效、简便,尤其适用于高危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反复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在透析前用3/4支低分子肝素加生理盐水500ml,用该肝素盐水预充透析器及透析管路,然后用500ml生理盐水冲掉该肝素盐水。剩余1/4支用于透析时抗凝。透析过程中不追加肝素,每隔1h用生理盐水100ml冲洗透析器及血路管。结果该患采用改良法低分子肝素透析血液透析后未再出现黑便。随访2个月,未再出现黑便。结论采用改良法低分子肝素透析,不受透析器的限制,不影响患者透析效果,且能顺利地完成透析,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为有出血情况的透析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无肝素血液透析6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对具有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如手术后、重度贫血等,需采用无肝素透。2000-2006年笔者所在医院对654例患者采用此方法透析。基本方法:①常规备好血液透析管路及透析器(选择血仿膜、聚砜膜等生物相溶性好的透析器);②选择最佳的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5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观察两组透析器凝血、透析后加迫止血时间及有无迟发性出血。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止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分子肝素组明显低于肝素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时,可减少透析中的并发症,确保透析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无肝素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的患者,均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同时给予精致护理,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经过精致护理均救治成功,无死亡病例。无肝素透析治疗未引起或加重出血并发症,无发生透析器凝血而需要更换材料继续透析者。结论无肝素透析技术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给予精致护理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肝素在血液透析(HD)中的应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进口、国产低分子肝素(LMWH)及普通肝素(UFH)为血液透析抗凝剂,观察三年相关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LMWH组各项出、凝血指标在透析中及透析后无明显改变,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透析三年前后血脂无明显改变穴P>0.05雪。与UFH组比较,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缩短,透析器及血路管复用容易。进口与国产LMWH无明显差异。结论无论进口或国产LMWH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尤其是对伴有轻中度活动性出血的透析患者较为理想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无肝素透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以分析其安全性、有效性及注意事项。方法随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57例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护理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经无肝素透析后均平稳过渡到低分子肝素透析及普通肝素透析;透析过程中发生堵管更换透析器1例、部分凝血7例,经生理盐水快速冲洗后,亦顺利完成透析。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有效提高该病患者生存率、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有出血倾向患者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有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50名作为观察对象,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及管路,采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进行透析,观察透析内的凝血情况。结果:50例透析患者中,透析器无凝血或束条纤维凝血44例,透析器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6例。结论:低分子肝素常规用法,当发生出血时,已无法再调整抗凝剂用量,而持续性的小剂量低分子泵入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透析中血液的丢失,可以顺利、有效的完成每次透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肝素抗凝剂的应用情况。方法:比较高危出血倾向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用小剂量肝素(小剂量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组)处理后动静脉瘘穿刺点压迫所需时间、透析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并比较透析前后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变化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低分子量肝素钙组透析后穿刺点平均所需压迫时间明显短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透析过程中静脉压无明显升高,但两组在透析器和透析管路的凝血程度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皮肤黏膜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潜血转阴时间较小剂量肝素组短(P<0.05)。两组尿素氮和肌酐下水平无明显差异;透析后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下降,两组APTT较透析前均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较小剂量肝素用于有出血倾向患者的血液透析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的"好帮手"--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对高危出血患者通常采用无肝素透析,边缘肝素化,体外肝素化或枸橼酸等方法抗凝。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虽然降低了出血危险,可是带来了透析器凝血,既影响透析效果,又增加了透析费用的成本和风险。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weight heparin,LNWH)的发展始于80年代早期,最初发现普通肝素(tandard heparin,SH)的片段-LMWH失去了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能力和获得抗Xa因子作用的增加、甚至产生单一的抗Xa  相似文献   

15.
对高危出血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常采用无肝素的透析法,具体是在透析期间用等渗盐水间断地冲洗透析器及透析管道,旨在防止凝血。其操作繁杂,而且过多地输注盐水易导致水纳潴留,诱发心力衰竭。有时个别透析器仍会发生凝血,不得不中断透析。有鉴于此,我们对14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患者采用了不输注盐水、无肝素的血液透析共23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1例,女3例,年龄22~63 y。6例为肾移植术后3 d内发生急性排斥的患者,3例为移植肾切除的患者,2例为流行性出血热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伴胃肠道出血患者,1例为挤压伤综合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6.
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凝血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发生凝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冲透析器和血路管,并在透析时定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路和透析器,血流量250~300mL/min。结果 35例患者共透析175次,有3次患者发生Ⅲ级凝血提前结束透析,2次发生Ⅲ级凝血更换透析器。结论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有效的血流量,控制超滤量,定时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透析器及管路,避免空气进入循环管路,避免在透析装置系统输注血制品等护理措施是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HFHD)中对透析器和管路血液凝集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采用HFHD治疗的病人,用生理盐水1000ml+肝素50mg预冲透析器和血液管路。观察每小时透析器和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和管路凝血情况好。结论:有高危出血倾向的病人行HFHD时采用50mg肝素吸附,即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血作用,可节约成本,又可降低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友香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83-2984
目的:探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有出血倾向患者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效果.方法:33例不同程度出血患者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用高血流量或100~200mL/30~60min用生理盐水在泵前冲洗透析器及管道预防体外循环凝血.结果:33例患者381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无一例体外循环凝血.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时,正确的护理操作与细心的观察是保证其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在无肝素血液渗透实施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无肝素血液渗透患者32例,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合实验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14G穿刺针,透析中每1 h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实验组患者采用16G穿刺针,每半小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透析器透析后凝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透析容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采用大号穿刺针,提高血流量能够改善透析器的凝血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常规透析多采用肝素抗凝,当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障碍时,我院采用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行血液透析,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