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耳温测定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范加裕 《华西医学》1991,6(3):359-360
本文介绍应用耳后皮下蒂皮瓣对先天性柱状小耳畸形患者进行耳廓外耳道成形的手术方法及病例选择。本法操作简便,可重建未发育的耳甲腔,增大耳廓面积并保持外耳道口宽敞,使畸形耳患者在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耳神经外科发展迅速,可经迷路后、乙状窦后、经颞颅中窝径路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切除听神经瘤及桥小脑角其它肿瘤,用各种术式治疗美尼尔氏病等。我科自1985年开展耳神经外科以来,已治疗上述疾病234例,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12例。年龄29~81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在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64例耳硬化患者分别采用显微镜或耳内窥镜两种放大设备下行人工镫骨手术,对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手术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听力均明显改善,气骨导差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任何并发症,耳内窥镜组手术所需时间比显微镜组稍长,但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窥镜下行人工镫骨手术,探查听骨链,重建听力,图像清晰、创伤小,与显微镜下手术相比较具有自已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门诊诊治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在门诊运用耳内镜下对1286例病人进行检查及治疗,同时进行密切的护理配合,使检查顺利完成。[结果]经耳内镜检查,确诊各种耳疾病病人336例,并进行对症治疗,仅有1例并发症较为严重余为一过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干耳90%。[结论]熟练掌握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对检查术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颞骨骨折合并中、内耳损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提高对颞骨骨折后中内耳损伤患的护理水平,防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0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颞骨骨折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48例颞骨骨折患中存活43例,死亡5例,其中16例脑脊液耳漏分别于1-2周后停止,6例面瘫3例恢复,23例听力下降有11例听力得到改善, 8例眩晕2人完全恢复,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早期处理重点在于挽救患生命,专科护理重点观察患观瘫、眩晕、听力下降有无脑脊液耳漏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重度耳廓断离18例治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耳廓断离的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收治的重度耳廓断离18例(19耳)治疗情况。对耳廓断离患者进行抗生素溶液浸泡,耳后皮瓣修复,建立人工血液循环,术后2天静脉输入尿激酶及局部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3耳痊愈,1耳缺失约1/3,3耳缺失1/3-1/2,2耳坏死。结论耳廓断离要及时进行清创缝合术,正确处理并发症,避免耳廓缺失及坏死。  相似文献   

9.
背景: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生理畸形,不但影响患者容貌美观,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耳再造.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改进及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经验及研究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12关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耳支架"或"microtia ;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auricular framework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相关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无论哪种材料的支架,都各有利弊,难以在外观与质地上达到与正常耳相近的完美效果.寻求理想的耳支架材料,仍然是耳郭再造中深入研究的课题,利用组织工程的科学方法,种植软骨细胞长出令人满意的、个性化的人耳是未来全耳再造理想的方法和发展趋势.理想的耳再造既能提供完美逼真的外形又能有部分听力功能的改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生理畸形,不但影响患者容貌美观,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耳再造。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改进及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经验及研究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12关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耳支架"或"microtia;auricularreconstruction;auricularframework"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相关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无论哪种材料的支架,都各有利弊,难以在外观与质地上达到与正常耳相近的完美效果。寻求理想的耳支架材料,仍然是耳郭再造中深入研究的课题,利用组织工程的科学方法,种植软骨细胞长出令人满意的、个性化的人耳是未来全耳再造理想的方法和发展趋势。理想的耳再造既能提供完美逼真的外形又能有部分听力功能的改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本溪市中医院研制的泻肝聪耳丸在耳胀耳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耳胀耳闭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分别口服泻肝聪耳丸和龙胆泻肝丸,观察治疗情况。结果观察2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38.54%,对照组痊愈率1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1%,对照组为73.9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泻肝聪耳丸治疗耳胀耳闭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孙旭  张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4093-4093
1 病历要 男,61岁。因听力下降3周来我院五官科门诊。病史:3周前无明显诱因感听力逐渐下降,全身无其他病变。检查:两侧耳孔内塞满乳头样瘤体,形态不规,色呈乳白样。初步印象:乳头样瘤。住院行微波治疗仪做瘤体切割手术,术后瘤体送病理检查,结合术后抗炎、对症治疗。病理报告:尖锐湿疣。转入我科门诊,追史患平素健康,无任何疾病,否认冶游(性乱史)及不良卫生史,既往常习惯性用金属制品掏两侧耳孔,时有破溃、出血;皮肤科治疗:两侧耳孔涂擦酞丁乳膏及白介素乳膏,口服转移因子片,3次/d,每次6mg。医嘱:皮肤科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1990—09~2004—09收治的拟诊为耳硬化症而行手术治疗7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Medpor支架植入完成全耳郭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润杰  吴晴伟  王珮华  陈东  江晨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122-123,i0006
目的:探讨用Medpor支架植入行全耳郭再造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4-06/2005-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或外伤性耳郭缺损的患者8例,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7例,外伤性耳郭缺损1例,行Medpor支架植入、颢筋膜瓣覆盖并游离皮片移植全耳郭再造术。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其手术效果。 结果:①8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②随访12个月,无1例支架外露。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渐显逼真,立体感强,外形和颅耳角与健耳对称,与术前比较外形明显改善。④未出现材料排异、过敏及其他不良事件和副反应。 结论:Medpor支架植入耳郭再造术外形逼真,整体立体感强,远期不易吸收变形。  相似文献   

15.
任林森  俞宝梁 《华西医学》1991,6(4):457-458
耳部分缺损畸形修复的方法较多。本组65例78只耳。有陈旧或新鲜裂伤或组织缺损者;有巨大瘢痕疙瘩、或瘢痕切除后瘢痕复发、或切除后组织缺损者。作者分别采用瘢痕切除直接缝合、瘢痕切除后全厚植皮或瘢痕皮回植、耳后皮瓣转移、清创缝合或局部设计三角瓣或梯形瓣转移修复等。手术全部成功。本文对清创时间及缺损修复是否都需植骨进行了讨论。瘢痕术后复发仍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一种适合急诊室预检分诊快速准确测量体温的方法。方法:对303例急诊就诊病人同时用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口温和耳温计测量耳温,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体温仪测量结果,用相关系数来描述两种体温仪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口温与耳温比较t=-0.192,P=0.848,无显著差异。相关系数r=0.944,P<0.001。结论:耳温计能正确测量体温。合理选用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有助于急诊室预检分诊中体温的快速准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耳畸形较为常见,有多种修复方法。自1994年7月~1998年12月,作者采用耳后皮瓣法、筋膜瓣法、游离皮肤移植等方法治疗耳畸形,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18(7~27)岁。其中先天性小耳8例,烧伤后耳...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血管纹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倪月秋  汤浩  符文双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079-3080,F003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庆大霉素(GM)中毒豚鼠耳蜗血管纹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TMP对GM耳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白色红目豚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TMP+GM组每日左侧腹腔注射TMP140mg/kg,同时在右侧腹腔注射硫酸GM注射液100mg/kg;GM组每日腹腔注射与TMP+GM组等量的硫酸GM;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GM等量的生理盐水2.5mL/kg,连续用药10d。应用SABC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并结合听脑干反应(ABR)测试各组豚鼠。结果:GM组耳蜗血管纹HSP70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和ABR阈值为:(121.24&;#177;0.92)和(36.55&;#177;6.13)dB;TMP+GM组对应值分别为:(125.20&;#177;1.43)和(21.09&;#177;4.50)dB,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t=18.307,10.445,P&;lt;0.01)。各组HSF10表达与ABR阈移高度相关(r=-0.8734~-0.9841;P&;lt;0.001)。结论:TMP可减少耳蜗血管致HSP70表达,改善听功能.  相似文献   

19.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在伪聋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平  郑虹 《华西医学》2004,19(3):431-431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伪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6耳耳外伤患者进行了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测。结果:发现至少有40耳(41.67%)的受检者有伪聋现象。结论:TEOAE技术对伪聋有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耳内镜下耳外科微创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外科兴起于19世纪,但取得突破性进展则是在20世纪中叶。1952年,Wullstein将手术显微镜用于耳科手术,奠定了耳显微外科的基础。随后,手术显微镜得以广泛应用,使中耳显微外科技术不断提高。继之,显微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内耳和桥小脑角的手术,进而开创了耳神经外科的先河,并促进耳科医师开展颅底外科和侧颅底外科。至今,手术显微镜一直是耳久科最常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