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日龄罗斯308肉雏鸡90只分成3组,以油脂酸价是4的标准饲料饲喂的肉雏鸡作为对照组,酸价分别是8、10的作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20日龄各组肉雏鸡的嗉囊、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等部位肠道菌群即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梭杆菌和优杆菌等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肠杆菌、梭杆菌等总体趋势是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高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在断奶仔犬日粮中添加1‰和2‰纳豆芽孢杆菌(Bafillus natto),探索其对仔犬日增重和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纳豆芽孢杆菌组的仔犬日增重(ADG)提高了7.51%,差异不显著(P>0.05);2‰纳豆芽孢杆菌组的日增重提高了27.48%,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1‰和2‰纳豆芽孢杆菌后,两个处理组粪便的大肠杆菌数量均比饲喂前极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的大肠杆菌浓度却比饲喂前升高13.86%,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1‰和2‰纳豆芽孢杆菌处理组粪便的乳酸杆菌数量比饲喂前增加了8.9%(P<0.05)和18.95%(P<0.01),对照组粪便的乳酸杆菌数量比饲喂前增加了13.27%,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在断奶仔犬日粮中添加1‰和2‰纳豆芽孢杆菌,能够促进仔犬生长,调节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3.
纳豆芽孢杆菌对仔犬日增重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断奶仔犬日粮中添加1‰和2‰纳豆芽孢杆菌(Bafillus natto),探索其对仔犬日增重和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纳豆芽孢杆菌组的仔犬日增重(ADG)提高了7.51%,差异不显著(P>0.05);2‰纳豆芽孢杆菌组的日增重提高了27.48%,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1‰和2‰纳豆芽孢杆菌后,两个处理组粪便的大肠杆菌数量均比饲喂前极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的大肠杆菌浓度却比饲喂前升高13.86%,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1‰和2‰纳豆芽孢杆菌处理组粪便的乳酸杆菌数量比饲喂前增加了8.9%(P<0.05)和18.95%(P<0.01),对照组粪便的乳酸杆菌数量比饲喂前增加了13.27%,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在断奶仔犬日粮中添加1‰和2‰纳豆芽孢杆菌,能够促进仔犬生长,调节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藏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特性及耐粗饲特性,本试验选择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正常的藏猪和长白猪各18头,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组和粗粮组,每组9头。分别于0、30、60日龄采集肠道内容物,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肠道中四种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梭状杆菌)开展定量分析及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出生时,藏猪、长白猪肠道内四种细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随着生长发育,断奶后藏猪肠道内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多于长白猪(P0.05),梭状杆菌数量极显著多于长白猪(P0.01),芽孢杆菌属两个猪种之间无明显差异。饲喂粗饲料后,藏猪肠道内梭状杆菌、芽孢杆菌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长白猪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藏猪、长白猪耐粗饲性状差异的遗传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乳酸杆菌与中草药合生元对1~35日龄艾维因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在整个试验期的平均体重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但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0~3周差异极显著(P<0.01)。合生元组的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第2周龄较乳酸杆菌组极显著提高(P<0.01),在0~3周龄,均较乳酸杆菌组和中草药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料重比,0~5周龄合生元组均比对照组、乳酸杆菌组、中草药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周龄合生元组与乳酸杆菌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生元组与中草药组在3周龄和4周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丁轲  余祖华  倪学勤 《饲料广角》2007,(19):25-27,41
试验以艾维因肉鸡为代表,研究乳酸杆菌与中草药合生元对1~35日龄艾维因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在整个试验周期的平均体重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但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0~3周差异极显著(P<0.01)。合生元组的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第2周龄较乳酸杆菌组极显著提高(P<0.01),在0~3周龄,均较乳酸杆菌组和中草药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料肉比方面,0~5周龄合生元组均比对照组、乳酸杆菌组、中草药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周龄合生元组与乳酸杆菌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生元组与中草药组在3周龄和4周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家兔盲肠区正常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稀释滴种法对8只40日龄健康断乳仔兔盲肠区(圆小囊、盲肠、蚓突)正常菌群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进行研究测定.结果表明,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等厌氧菌群数量占优势,大肠杆菌等需氧菌群数量很少,差异极显著(P<0.01),未分离到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各菌群在盲肠区不同部位的分布数值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球虫感染鸡免疫器官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球虫感染鸡免疫器官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0只24日龄健康罗曼蛋公雏,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所设组别分别为中药感染球虫组(Ⅰ)、中药不感染球虫组(Ⅱ)、不给药感染组(Ⅲ)和空白对照组(Ⅳ).将中草药复方制剂添加至饲料中喂给Ⅰ、Ⅱ组,Ⅰ、Ⅲ组于27日龄时接种5×104个/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于34日龄时称重、剖杀,并摘取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称重.结果表明:Ⅰ、Ⅱ组的平均增重与Ⅳ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样,Ⅱ与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Ⅰ组和Ⅲ组的脾脏指数与Ⅳ差异极显著(P<0.01).复方中草药制剂能提高球虫感染雏鸡的生长性能,并能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时盲肠中常见正常厌氧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研究发现:鸡在感染球虫后第7、10、14天时盲肠中类杆菌(Bacteriodes)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而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则显著增多;在球虫感染后的第7、10天时,盲肠中的消化球菌(Peptostreptocuccus)和真杆菌(Eubacterium)呈显著下降(P<005)。上述结果从一个方面阐明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导致对某些其它感染抵抗力下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巨型艾美尔球虫感染对雏鸡肠道乳酸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取200只红羽肉杂雏鸡,饲喂至8日龄,随机分为3个球虫卵囊剂量感染组(0.5×105、1.0×105和2.0×105个/羽),并设对照组;于感染后1、3、5、7 d,各组分别处死雏鸡5只,测定小肠中段乳酸杆菌的定植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3个试验组雏鸡肠道的乳酸杆菌定植数量均有降低。其中试验Ⅰ组,在感染后1、3 d,肠道乳酸杆菌定植数对数值分别为(5.46±0.14)和(5.57±0.14),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5、7 d后,分别为(5.71±0.45)和(5.80±0.52),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试验Ⅱ、Ⅲ组,在感染后1 d,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感染后3、5、7 d,肠道乳酸杆菌定植数量对数值与对照组比较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证明大剂量球虫感染可明显降低雏鸡小肠段乳酸杆菌的定植数量。  相似文献   

11.
细胞钙超载与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损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宿主细胞损伤与钙超载的关系,采用组织定量检测、Von Kossa钙染色、焦锑酸钾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使用和未使用钙离子阻断剂的E.tenella感染鸡盲肠组织的细胞沉积钙、ATP酶、磷脂酶A2(PLA2)、游离脂肪酸和盲肠上皮细胞游离Ca^2+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动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鸡患柔嫩艾美耳球虫病过程中,宿主细胞内钙和游离Ca^2+明显增多(P〈0.01),并随盲肠损伤加重而增加;(2)在发病过程中盲肠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总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感染严重期显著低于不感染对照组(P〈0.01);(3)钙超载盲肠组织的PLA2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表明钙超载是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一个重要损伤机制;(4)硝苯地平可以阻止Ca^2+内流,减少宿主细胞内游离Ca^2+,减轻宿主细胞的损伤,在本病发生的早期盲肠损伤较轻时,对鸡有一定的保护力,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其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从长春、天津、大连地区分离到10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经电镜观察、琼脂扩散试验、痘斑及蚀斑形成试验,均符合MDV的特点.通过MDV单克隆抗体、鸡胚细胞培养及致病性试验等鉴定,10株病毒均为血清I群MDV.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对其中的C-4株的保护率低于京-1株(P<0.01),而对其它株的保护率与京-1株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IBV感染雏鸡血清中SOD,GSH-Px活性与MDA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80只15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雏鸡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尿囊液滴鼻染毒,攻毒后1,3,6,9,12d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血清中氧自由基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清SOD,GSH-Px活性自攻毒后明显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在攻毒后开始上升,且在感染后第6、第9天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氧化损伤可能参与调节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血液学变化,对6只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进行了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采集比格犬感染前后的血液样本,测定血常规及各项血生化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作统计学处理.血常规检测发现感染后RBC、WBC、HGB、HCT、PLT、MPV、LYM和MONO值极显著降低(P<0.01),RDW显著降低(P<0.05);血生化检测发现感染后ALT和AST极显著升高(P<0.01),ALB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我国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血液学变化较国外报道的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埃立克体中国病原株的致病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健康家兔不同年龄段及不同部位的肠道微生物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断奶仔兔盲肠内有氧菌种类极显著高于回肠(P<0.01),盲肠内厌氧菌种类稍高于回肠,但差异不显著(P>0.05);青年兔盲肠内有氧菌和厌氧菌种类均显著高于回肠(P<0.05)。断奶仔兔盲肠和回肠内有氧菌稍高于青年兔,但差异不显著;而盲肠和回肠内厌氧菌极显著低于青年兔(P<0.01)。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K88感染仔猪发生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试验用ETEC K88灌服断奶仔猪,ELISA法检测攻毒后仔猪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结中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oll相互作用蛋白(Tollip)、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仔猪攻毒ETEC K88后6和24 h血清IL-8含量和淋巴结TLR2/4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感染后24 h显著低于感染后6 h(P<0.05);仔猪感染ETEC K88后24 h淋巴结中MyD88、Tollip和Bcl3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感染后6 h时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ETEC K88感染仔猪可能是通过TLR2/4-MyD88信号通路产生炎症因子IL-8,促使仔猪出现炎症反应,且该炎症反应可能受Tollip和Bcl3蛋白的调控而被减弱。  相似文献   

17.
vMDV感染雏鸡的Se-GSH-PX活性和LPO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1日龄AA肉用雏鸡,于感染后7,14,28,42和56日龄分别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及主要内脏器官的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Se-GSH-PX活性在检测各时期多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而各器官LPO含量则多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提示马立克氏病(MD)及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Se-GSH-PX抗氧化活性降低和LPO及其降解物对雏鸡的广泛病理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The pig is a natural host for Schistosoma japonicum and a useful animal model of human infection.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ytokine profiles in prenatally or postnatally S. japonicum exposed pigs. Seven prenatally exposed pigs, 7 postnatally exposed pigs and 4 uninfected control pigs were compared 27 weeks post exposure. Variables included worm burdens, tissue egg counts, liver pathology and mRNA levels of IL-2, IL-4, IL-10, IL-12, TNF-alpha, TGF-beta1 and IFN-gamma in the liver and the caecum, assessed by RT-PCR. Infection intensity and level of septal fibros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ostnatal group compared to the prenatal group (P < 0.05).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IL-4 (P < 0.01), IL-10 (P < 0.01), IL-12 (P < 0.01) and TNF-alpha (P < 0.05) mRNA level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caecum of prenatally infected animal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 prenatal group showed higher levels of TGF-beta1 in the liver compared with the postnatally infected group (P< 0.05)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This suppressive immune response correlated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low hepatic pathogenesis in prenatally exposed pigs.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菊苣提取物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肠道菌群、血清胆同醇和卵黄胆同醇的影响.300只尼克红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1.5%的菊苣提取物和1.0%的菊粉,试验进行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水平的菊苣提取物或菊粉对蛋鸡产蛋率、蛋重、采食量、料蛋比、破蛋率、蛋黄重、蛋壳厚度和哈氏单位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浓度(mg/g蛋黄)和含量(mg/蛋黄)(P<0.05),1.5%菊苣提取物添加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降低(P<0.05);日粮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显著降低蛋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和pH(P<0.05),1.5%菊苣提取物添加组和菊粉添加组显著增加盲肠双歧杆菌数量(P<0.05);鸡蛋胆固醇含量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随菊苣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线性降低(r=-0.957和r=-0.977)(P<0.05).结论:本试验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能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和盲肠有害菌(大肠杆菌)的数量,且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故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可为生产低胆同醇鸡蛋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从南宁市郊养鸡场球虫病鸡粪便中收集的球虫混合种卵囊感染小鸡,再应用单卵囊分离感染技术,从感染鸡盲肠中收集的卵囊分离纯化获得1株纯种球虫,经鸡体传代增殖,对该虫株的卵囊大小和卵形指数、潜在期、排卵高峰期、最短孢子化时间、寄生部位、致病性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测得该虫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25.743±1.94126)μm×(21.4±1.85985)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2067±0.07;潜在期为140 h;其排卵囊峰期在第6~9天,最高峰在第7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9 h;寄生部位在盲肠;对两周龄的艾维茵鸡,当使用5×104的孢子化卵囊感染剂量时死亡率为7.5%。根据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综合鉴定该分离株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并命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广西南宁株(Eimeria.tenella-GXNN),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鸡球虫病的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