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专  王元珍 《计算机科学》2007,34(4):104-105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DF的XML安全推理控制方法,将文档节点封装为XML对象,通过XML对象和类型刻画节点之间的语义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推理控制范围。将节点的授权转换为对象/类型的授权,解决了面向节点授权模型难以处理的聚合敏感问题,同时也简化了面向节点方式下的繁杂授权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扩展编码的在线XML文档加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services应用中存在大量在线XML文档处理的需求,利用现行的XML数据处理方法来处理上述在线文档是一项可行方案,在线文档的加载问题应运而生;目前对XML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都是基于对XML文档树的某种编码方法,使用扩展编码方法以提高文档更新性能;如何基于扩展编码方法完成对在线文档加载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提出一种新的扩展编码方法,在此编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在线XML文档的加载方法,通过统计同模式的XML文档特征和更新特征,一遍解析文档完成扩展编码和加载;实验结果表明,加载效率和更新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义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XML的数据文档管理成为语义Web技术发展的难题,特别是RDF,DAML,OIL,OWL等本体语言的提出,基于XML的本体文档日趋复杂,传统的在关系数据库中依靠映射关系管理本体文档越来越困难。提出使用XML数据库Xindice来存储查询本体文档并设计了存储查询方法。  相似文献   

4.
XML的授权与访问控制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XML文档的授权与访问控制模型.本模型由主体、客体、安全规则及访问控制算法组成,主体是指用户或用户组,客体为被保护的对象,安全规则用于指定用户对XML文档具有的权限,访问控制算法根据安全规则对XML文档实施保护.本模型的保护对象可以是XML纲要(sclaema)或这一纲要的实例,安全规则所确定的保护粒度可以做到基于文档树结构的保护,也可做到基于内容的保护.还阐述了授权冲突等概念,提出了基于最高优先度的授权冲突解决策略,这种策略具有高效、授权规则语义无岐义等优点.访问控制算法已用Java编程实现,采用SOAP作为通信机制,易于与其他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5.
基于Xindice的本体存储查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语义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XML的数据文档管理成为语义Web技术发展的难题,特别是RDF,DAML,OIL,OWL等本体语言的提出,基于XML的本体文档日趋复杂,传统的在关系数据库中依靠映射关系管理本体文档越来越困难.提出使用XML数据库Xindice来存储查询本体文档并设计了存储查询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电子商务的语义Web核心语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基于语义Web的语言,这些语言实现了基于Web的知识表示、共享和重用。重点分析了语义Web的几种语言:XML规范簇、RDF、RDF Schema、DAML OIL。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语义Web技术的重要应用——电子商务中核心语言的分层结构。该结构中XML规范簇完成了数据描述功能,RDF用于描述元数据,RDF Schema提供了基本的本体原语,DAML OIL提供了推理功能,利用这些语言,可以实现电子商务中数据描述的统一性、通用性及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严和平  刘兵  汪卫  施伯乐 《计算机学报》2006,29(8):1308-1317
XML文档作为一种网上信息交换方式,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发布的安全性给数据库带来新的挑战,目前一些安全策略以法律条文形式颁布,这要求采用有效的手段证实对XML文档的访问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审计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但已有的审计方法只能对SQL查询结果进行审计,不能对XML文档查询——XQuery或Xpath进行审计,且蓄意破坏的用户可能通过对查询结果进行推理来访问敏感信息,这就要求对XQuery的审计必然同时具备推理能力.对此,首先提出了可靠而可行的XQuery审计方法、算法及相应查询图模型(QGM);为使审计具备基本的推理能力,针对XML文档的几种典型约束,给出了推理审计方法、算法及相应查询图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XML查询推理审计框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普通的XML数字签名技术只能对基于XML的文档在XML语义层次上进行文档内容正规化并进行数字签名,无法在更高一层的语义层次上进行数字签名。对于基于OWL(Web本体语言)的文档,需要在更高的语义层次进行对其数字签名。提出了一个对OWL进行数字签名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OWL文档的RDF Triple(RDF三元组)进行正规化处理后,再进行数字签名,该RDF正规化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lg N),N为RDF Triple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用Java解析XML文档,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使用基于事件的XML简单API称为SAX和基于树和节点的文档对象模型称为DOM。本文给出一种基于java的采用DOM的XML解析器的实现方法,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设计方案和所用到的关键类和算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XML/RDF的供应链管理商务信息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耘  李春颖 《计算机工程》2004,30(15):195-196,F003
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商务信息交换的问题,分析基于EDI的信息交换存在的不足之处,描述了RDF的概念和数据模型并建立了基于XML/RDF的供应链管理信息交换的模型,最后分析了XML/RDF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面向方面XML查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XML文档进行描述,解决原有方法中改变XML文档结点时需要对XML文档结点进行重新编码,并改进结构连接查询效率.提出利用面向方面编程方式对XML文档进行定义.在XML文档定义中引入织入,并通过实现对XML Schema的扩充,使XML文档定义具有面向方面编程技术的功能,给出相关结构连接算法.方法避免了由于扩充XML文档而对结点重新编码,减少了修改结点信息的次数,提高文档的重用性.提供了不同织入文档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结构连接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文工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XML文档聚类是高效管理XML文档的重要手段,XML文档相似度计算正是其中的关键步骤。pq-gram算法是解决XML文档相似度计算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忽略了XML文档结点的有序性。带权重的pq-gram算法是在此基础上,依据XML文档的结构性,首先为结点赋予相应权重,然后基于结点的权重对pq-gram赋予权重,最后将设定的权重应用到XML文档相似度计算中。实验结果表明,带权重的pq-gram算法更好地描述结点在XML文档相似度计算中的贡献度,提高了XML文档相似度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本体语言用于形式化描述Web文档中词汇的含义,在语义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中主要介绍了语义网的产生及其意义,并以语义网中描述语言的层次为出发点,比较了XML/XML Schema,RDF/RDF Schema及OWL(Ontology WebLanguage)的功能和作用。从描述语言表达能力的各个方面,比较这三种语言的关系和差异,并举出例子来说明OWL在语义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体语言用于形式化描述Web文档中词汇的含义,在语义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中主要介绍了语义网的产生及其意义,并以语义网中描述语言的层次为出发点,比较了XML/XML Schema,RDF/RDF Schema及OWL(Ontology WebLanguage)的功能和作用。从描述语言表达能力的各个方面,比较这三种语言的关系和差异,并举出例子来说明OWL在语义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XML+RDF+Ontology——实现Web数据语义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给出了语义Web的体系结构,继而分析了XML结合RDF与Ontology怎样用于实现Web数据语义的描述,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细粒度XML文档上的BIBA严格完整性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XML文档的结构约束进行分析,建立了XML文档上的完整性约束规则,从而将BIBA严格完整性策略扩展到了XML文档上;建立一个包含完整性属性的XML文档模型,对XML文档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整性标签传播规则,以支持部分标记完整性的XML文档;最后对完整性策略的实现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XML的树模型基础上,提出查询是一个有序的带标记树、数据库是一个有序的带标记树集合的思想,对于查询的回答是一个或几个从查询树结点到数据库结点的同态映射;对一般意义下的XML树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改造,并且基于改造后的XML树模型构造了查询;最后,阐述了这一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Browsing the DOM tree of an XML document is an act of following the links among the nodes of the DOM tree to find some desired nodes without any knowledge for search. When the structure of the XML document is not known to a user, browsing is the basic operation performed for referring the contents of the XML document. If the size of the XML document is very large, however, using a general-purpose XML parser for browsing the DOM tree of the XML document to access arbitrary node may suffer from the lack of memory space for constructing the large DOM tree. To alleviate this problem, we suggest a method to browse the DOM tree of a very large XML document by splitting the XML document into n small XML documents and generating sequentially the DOM tree of each of those small n XML documents. For later reference, the information of some nodes accessed from the DOM tree already generated has been also kept using the concept of their virtual nodes. With our suggested approach, the memory space necessary for browsing the DOM tree of a very large XML document is reduced such that it can be managed by a personal compu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