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及其组成的镇痛泻下作用以痛阈及腹泻次数为指标研究表明:(1)白芍是君药,用于止痛时炙甘草是臣药,生甘草则是佐制药;用于泻下时生甘草是臣药。(2)白芍与甘草剂量之配比以2∶1为最佳,1∶1及3∶1都没有明显镇痛作用。(3)生甘草与炙甘草都无明...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由芍药、甘草二药组成,具有缓急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也认为该方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等作用。但此方在应用时有取白芍生品、酒炒品等不同饮片规格入药,也有取不同比例白芍入药的报道。为此,比较了不同比例生白芍或酒炒白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的解痉镇痛作用。结果表明:生芍与甘草以1:1配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对小鼠肠平滑肌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芍药甘草汤总苷抗炎镇痛作用的配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阐明芍药甘草汤总苷抗炎镇痛作用及其配伍机制。方法观察芍药甘草汤总苷、甘草总苷和白芍总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结果芍药甘草汤总苷在150~600mg·kg-1·d-1剂量下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炎性耳肿胀,在75~300mg·kg-1·d-1剂量下显著抑制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肿和鸡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跖肿胀。在150~600mg·kg-1·d-1剂量下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延长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甘草总苷的抗炎作用优于白芍总苷,但镇痛效应弱于白芍总苷,甘草总苷和白芍总苷抗炎镇痛作用明显弱于芍药甘草汤总苷。结论芍药甘草汤总苷具有明显抗炎和镇痛作用,其组成成分甘草总苷和白芍总苷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福尔马林致痛法研究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 ,并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 (NO ,催化光度法 )、前列腺素E2 (PGE2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紫外分光光度法 )的活性 ,以分析其镇痛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1)福尔马林法致痛实验中 ,Ⅰ相和Ⅱ相反应结果 ,揭示芍药甘草汤既能抑制外周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又能抑制继发的炎性反应所致的疼痛 ;(2 )芍药甘草汤能明显降低造模小鼠血清和脊髓中NO、PGE2 含量 ,增强SOD活力。结论 :(1)芍药甘草汤对中枢和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 ;(2 )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与NO、PGE2 和SOD均有关。  相似文献   

7.
姚莉韵 《中草药》1997,(8):510-511
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和白芍P.lactifloraPall.为毛莫科芍药属植物,其根为传统的中药材,前者具有清热、活血化瘀功效;而后者具有补血、镇痛等作用。现已从中分到8种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羟基芍药戒(oxypaeoniflorin,OPF)、白芍药式(aibiflorin,AF)、芍药式(pae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治疗运动性肌肉痉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治疗"足挛急、不得伸"的名方,具有合营散逆,舒挛止痛之效.运动性肌肉痉挛可因运动后津亡过多,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或在阴亏基础上感寒而发.临床中使用芍药甘草汤时,应注意白芍与甘草的比例,以期达到较强的解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PGE2/cAMP信号通路对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福尔马林致痛法观察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浓度。结果:较大剂量芍药甘草汤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动物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均呈现抑制作用;并明显降低冰醋酸致痛模型小鼠血清中PGE2和cAMP浓度。结论:PGE2/cAMP信号通路参与了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观察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小肠炭末推进率、测量不同肠段含水量的方法对比芍药甘草汤对正常小鼠和便秘小鼠的影响,并比较芍药分别配伍生甘草、炙甘草及不同比例下的差异。实验证明芍药甘草汤可治疗津亏便秘;白芍配伍生甘草泻下作用较强,在镇痛最佳比例下本方也具有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附子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观察附子水煎剂能显著对抗小鼠水浸应激型和大鼠盐酸损伤性溃疡。附子煎剂能显著对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药物性腹泻。在热板法和乙酸扭歪试验中它有明显镇痛效应。认为这是附子温中止痛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复元活血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复元活血汤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复元活血汤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说明该药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葛根、甘草单煎液和其不同配伍比例的合煎液中葛根素和甘草酸的含量及表面张力,计算甘草酸的临界胶束浓度,探讨甘草酸对葛根素增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HPLC测定葛根素和甘草酸的含量,采用Wilhelmy吊片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结果]当葛根和甘草的比例为5∶3时,葛根素的溶出度最大,此时甘草酸的临界胶束浓度是0.18 g/L,临界胶束浓度与加入药物的结构和溶液的p H值有关。[结论]甘草酸具有表面活性,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可以增加葛根素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樟帮炮制与药典炮制白芍饮片对原发性痛经解痉、镇痛、活血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评价镇痛作用;测量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考察对血液系统的影响;造大鼠痛经模型,记录炮制品拮抗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兴奋作用。结果不同白芍炮制品均有镇痛,延长凝血、出血时间,抑制缩宫素诱导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与药典白芍炮制品比较,樟帮白芍炮制品对上述改善作用明显。结论白芍樟帮炮制品的解痉、镇痛、活血作用优于药典炮制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逐瘀止痛汤联合二磷酸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就诊并经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42例纳入本研究,按照患者的随机并知情同意原则分为2组:联合组及单药组,每组21例。联合组患者采用补肾逐瘀止痛汤联合二磷酸盐药物治疗,单药组单独采用二磷酸盐药物治疗。在患者用药后7d、15d、30d、60d及90d通过NRS疼痛评分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及止痛起效时间并定期对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复查,并通过KP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90d后采用KPS评分比较患者的功能状态,治疗前2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与单药组的止痛起效时间及止痛效果显示,联合组止痛起效时间提前于单药组(P<0.05),止痛效果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补肾逐瘀止痛汤联合二磷酸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二磷酸盐药物的患者,中西医联合用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次酸的工艺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甘草中甘草次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同一批甘草药材分别采用煎煮法、超声波法、纤维素酶-超声波联用提取工艺。结果:不同工艺对甘草中甘草次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纤维素酶-超声波联用提取工艺较佳。结论:联用法提取率高,方法简便,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炙甘草为甘草片经蜜炙后得到的一种中药炮制品,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其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发现,甘草经过蜜炙后,会影响其化学成分组成,并改变其药理作用。本文对炙甘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炙甘草中的化学成分种类多样,主要包括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及多糖类等;炙甘草具有抗肿瘤、抗抑郁、抗炎、抗心律失常、保肝、抗氧化以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疼痛模型大鼠 ,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采用冰醋酸致痛模型小鼠 ,测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 (NO催化光度法 )、前列腺素E2 (PGE2 )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结果 :附子汤加芍药甘草汤能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I相及Ⅱ相疼痛 ,能显著降低冰醋酸疼痛模型小鼠血清中和脊髓中的NO ,PGE2 的含量 ,增加SOD的活性。结论 :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对中枢及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 ,其镇痛作用与NO ,PGE2 ,SOD有关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攻痹汤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安全性。实验表明:攻痹汤能显著性抑制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减轻热板刺激所致的疼痛,提高小鼠的痛阈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和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毒性实验表明攻痹汤的毒性低,其LD60为114.29g/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内外兼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型以四妙勇安汤(忍冬藤、连翘、当归、生地、玄参、天花粉、丹参、牛膝,生甘草等)与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地龙、红花、元参,石斛、党参、当归、生地、川芎、忍冬藤、丹参、生甘草等)配合西药(降糖、抗感染)辅助治疗,创面外用复方长皮膏、生肌散、桃花散治疗本病28例。结果:总有效率92.8%。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