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节气天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就诊于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针灸科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于观察末剔除2例,脱落4例,实际统计病例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伏九组、三伏组、三九组,每组24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天灸穴位处方,于2014年三伏天、三九天期间进行天灸治疗。结果:伏九组有效率为75.00%,三伏组有效率为62.50%,三九组有效率为58.33%,伏九组优于三伏组、三九组(P0.05);伏九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优于三九组、三伏组(P0.05);伏九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三九组、三伏组(P0.05)。结论:三伏天和三九天天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均有效,联合使用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伏九"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伏九组60例、三伏组59例,伏九组在三伏、三九进行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三伏组在三伏进行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伏九"组总有效率为95.00%,三伏组为86.44%;治疗结束6个月后伏九组总有效率为93.22%,三伏组为77.59%。RQLQ量表方面,2组患者睡眠状况、行为问题、鼻症状、眼症状和生活质量总体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伏九"和"三伏"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都有较好疗效,其中"伏九"治疗组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疗效持续时间更持久。2组都可以有效改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季节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名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伏九组、三伏组和三九组,每组30例。分别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在三伏、三九季节给予贴敷治疗。结果:伏九组总有效率为93.33%、三伏组为70%、三九组为60%,伏九组贴敷优于三伏和三九穴位贴敷,三伏穴位贴敷疗效优于三九穴位贴敷。结论:伏九组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伏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分别采用三伏穴位敷贴疗法加药物和仅使用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次数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穴位敷贴疗法能减轻变应性鼻炎发作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中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伏天及三九天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4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3组,即三伏组(128例,三伏天穴位敷贴)、三九组(54例,三九天穴位敷贴)、伏九组(62例,三伏天配合三九天敷贴)。3组选用穴位为肺俞、肾俞、大椎、天突、膻中、中府。结果:治疗后3组近期疗效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情况,3组治疗后1年的急性发病次数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伏九组与三九组和三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和三九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近期和远期均有效,配合使用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三伏穴位敷贴联合三九穴位敷贴预防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5例小儿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使用三伏平喘贴于每年三伏期间贴敷于相应穴位,共贴敷9~12次;使用三九止喘贴于每年三九期间贴敷于相应穴位,共贴敷9次。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治疗,与治疗组同期进行穴位敷贴。3年为1个疗程。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发病率、临床控制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穴位敷贴可使小儿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哮喘控制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每年三伏天中每伏的任意一天进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3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95例,显效126例,有效90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88.86%。结论: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方法,对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Yang SQ  Zhang W  Li JX  Lou BD  Li XP  Li W  Huang XH  Liu XP  Yang LB  Shi WY  Cao Y 《中国针灸》2012,32(2):117-122
目的:系统观察三伏、三九不同季节穴位贴敷治疗寒痰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为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伏九组、三伏组和三九组,每组50例,各组用相同成分和剂量的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肉桂、生姜汁)做成药饼,在肺俞、肾俞、大椎、天突、膻中、中府穴位上分别行穴位贴敷治疗,三伏组于每夏初伏、中伏、末伏第1天各贴敷1次,计3次;三九组于每冬一九、二九、三九第1天各贴敷1次,计3次;伏九组于夏季三伏、冬季三九第1天各贴敷1次,计6次。从综合临床疗效、生存质量(症状评分、活动限制评分、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疾病发作次数及肺功能4个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伏九组总有效率为88.0%(46/50),优于三伏组的76.0%(38/50)、三九组的70.0%(35/50)(P<0.01,P<0.001)。各组治疗后疾病发作次数、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伏九组以上各指标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P<0.01,P<0.001),除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外,三伏组临床症状积分与肺功能指标亦较三九组改善显著(P<0.05,P<0.001)。结论:不同季节穴位贴敷对COPD稳定期患者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其疾病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肺功能,但伏九贴敷优于单纯的三伏贴敷和三九贴敷,三伏贴敷又优于三九贴敷。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伏贴组(166例)、安慰剂组(83例)。于三伏天初、中、末伏的第一天开始进行穴位贴敷,穴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为主,三伏贴组采用中药(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穴位贴敷,安慰剂组采用非药物成分的荞麦粉进行贴敷,每次贴敷时间2~6h,每伏的头三天连续贴敷,患者连续贴敷满三伏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的症状、体征积分、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三伏贴组对以上评分的改善优于安慰剂组(均P0.05)。三伏贴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8.1%(113/166),优于安慰剂组的48.2%(40/83,P0.05);三伏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7/166),安慰剂组为2.4%(2/8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内服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以加味玉屏风散内服配合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西替利嗪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后和1年后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过敏症状,二者近期疗效相近;远期疗效上,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内服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其远期疗效优于西替利嗪,药效持久。  相似文献   

11.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三伏天采用选定腧穴敷贴的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65例,于初伏、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3次为1疗程,治疗结束0.5 a后随访,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有效率为81.54%;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择时定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择时定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时间选择在三伏、冬至当日穴位贴药(A组),时间选择在三伏穴位贴药(B组),时间选择在冬至当日(C组),不择时间(D组)。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计算各组总显效率、有效率,并做统计学处理,比较其疗效。结果四组之间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相互比较,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其中A组、B组疗效最为明显。结论夏季三伏中药定喘膏穴位贴敷能有效地预防咳喘和减轻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法治疗慢性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初伏、中伏、末伏第1天,一九、二九、三九第1天应用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咳喘56例。结果:56例患者经治疗,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急性发病次数减少、体质明显改善。其中显效46例,占82.14%;有效6例,占10.71%;无效4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结论: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法治疗慢性咳喘的临床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59例。2组均采用三伏天针刺治疗,观察组同时施以三伏天穴位贴敷。2组均连续治疗3年。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症状总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1%,对照组为7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症状总积分、生活质量积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in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in summer and three nine-day periods in winter. Methods: Herbal medicines were prepared into crude herbal powder and made into paste with ginger juice, and were respectively applied to the corresponding acupoints in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in summer and three nine-day periods in winter.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45 cases were cured, 50 cases were improved, and 5 cases failed out of 100 case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5%. Conclusion: The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llergic rhinitis is simple in method, remarkable in effects, acceptable to the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用截敏汤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45例用鼻炎康、雷诺考特喷雾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2%,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邓君  方容瑜  黄丽钗 《中医康复》2020,(6):50-51,56
目的:观察涌泉穴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至穴位贴敷组、耳穴贴压组和联合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穴位贴敷组加予穴位贴敷治疗,每日1次;耳穴贴压组加予耳穴贴压治疗,每日1次;联合组加予穴位贴敷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每日1次。14天后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穴位贴敷组及耳穴贴压组相比较,联合组能够更好地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3%,优于穴位贴敷组的80.0%及耳穴贴压组的61.3%(P<0.05)。结论:穴位贴敷与耳穴贴压两者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9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3例,对照组256例。治疗组于三伏天行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同时口服氯雷地定片(开瑞坦)。连续治疗3年,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好转198例,治愈率为15.9%;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241例,治愈率为0.4%。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清中IgE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治愈率高于激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且对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清IgE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