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研究了生物染色荆金橙G(OG)与脱氧棱糖核酸(DNA)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结果发现,DNA对OG的共振光散射有增强效应,且在特定波长(358nm)下,其增强值(△I)与加入DN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53-1.20μ·mL^-1,检出限为0.0159μ·mL^-1,回收率为98.6%-102.3%。该方法简便、快速,用于合成样品中DN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pH 4.10的B-R缓冲溶液中,利用异烟肼与过量的Fe3+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剩余的Fe3+再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发生配位反应而生成配合物。异烟肼的加入使生成的配合物减少,从而引起体系的共振光散射信号显著减弱。在325 nm处减弱的共振光散射信号强度ΔI与浓度在0.05~0.30μg/m L范围内的异烟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异烟肼含量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分析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ΔI=14 879.7c(μg/m L)+448.6,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测限(L=3d/S)为0.013 5μg/m L。所拟方法成功应用于异烟肼片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药剂的杀菌机理,先后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实验等.结果表明,该药剂具有较广谱的杀菌抑菌作用,检品小白鼠一次灌胃LD50为3.07g/kg,其与DNA相互作用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明显增强,且RLS强度随DNA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主要杀菌机理是: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与DN...  相似文献   

4.
姚寒春  陈娟  许二俊  张敏 《日用化学工业》2011,41(5):381-383,387
利用共振光散射(RLS)技术,通过曙红Y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缔合产生强烈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4.96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介质中,采用吐温80作为曙红Y -CTAB体系的稳定剂,痕量CTAB的加入导致曙红Y在440~ 600 nm波长内的共振光强度增加,最大RLS峰位于538 nm处,其强度与CTAB的质量浓度在0~40 mg·L-1内成正比,检出限为0.012 mg·L-1.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样中CTAB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杨洋  李贵荣  徐梦媛  唐律 《应用化工》2019,(7):1758-1762
建立了一种新的共振光散射法检测水中双酚A(BPA)的方法。水样中依次加入0. 60 m L硫酸溶液(0. 10 mol/L)、0. 50 m L荧光黄溶液(1. 0×10-4mol/L)、0. 40 m L溴酸钾溶液(0. 10 mol/L),70℃水浴加热反应15 min,流动自来水冷却(以终止反应),在489 nm处测定共振光散射强度。结果表明,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大值(ΔI)与BPA含量在0. 04~4. 60μg/m L范围内成正比,线性回归方程为ΔI=8 842. 4c+1 328. 7,r=0. 999 3。方法的检出限为0. 019μg/m L,回收率为97. 5%~103%,RSD为2. 51%~4. 98%。在1μg/m L的BPA存在下,2 000倍的Na+,1 000倍的CO32-,300倍Ca~(2+)、Al~(3+),150倍Cu~(2+)、Cd~(2+)、SO_4~(2-),50倍Cl~-,10倍的苯酚、间二苯酚、对苯二酚、Pb~(2+)不干扰测定。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中BPA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8)
在酸性介质中,铁氰酸根离子被卡托普利还原成亚铁氰酸根离子后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铜粒子而导致体系的共振光散射信号显著增强。在492 nm处增强的共振散射信号强度(ΔI_(RS))与卡托普利的浓度在0.05~1.4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卡托普利含量的共振散射(RS)分析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ΔI_(RS)=305.59+1962.8ρ(ρ,μg/mL),相关系数(R)为0.9960,检测限(3σ/k)为0.017μg/m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卡托普利片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文翔昊  李冲  郭露  鲁启明  孙林军  郭玉 《广东化工》2014,41(22):146-147,157
目的:建立溴化乙锭(EB)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生物样本DNA的含量。方法:在含一定量EB的PBS磷酸缓冲溶液(p H 3.5)中,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DNA,检测该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结果:在波长为363.0 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增强强度(IRLS=I-I0)与DNA浓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RLS=2.8711CDNA+5.435,R=0.9955,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5~50.8μg/m L,检出限为0.5 ng/m 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EB-DNA共振光散射法是一种灵敏高、适用于生物样本中DNA含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8.
符小芳  陈影  谢立  连鹏  赵小辉 《广州化工》2015,(2):70-71,78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亮绿SF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在p H=4.10缓冲介质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亮绿SF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产生以505 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其RLS增强程度与亮绿SF浓度成线性关系,检出限和线性范围分别为97.6 nmol/L和0.98~75μmol/L,据此建立了痕量亮绿SF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将方法用于水样中亮绿SF含量的快速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罗道成  刘俊峰 《化学试剂》2007,29(9):547-548,568
在0.60 mol/L H3PO4介质中,Pb(Ⅱ)与过量的I-离子形成[PbI4]2-配阴离子,并进一步与罗丹明6G(Rh6G)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离子缔合物在315 nm处产生强烈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缔合物体系的散射光强度ΔI与Pb(Ⅱ)的质量浓度在0.04~0.2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Pb(Ⅱ)的检出限为0.032μg/mL。方法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铅,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相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pH为2.5的BR缓冲酸性介质中,偶氮胭脂红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鸡蛋白蛋白(OVA)及免疫球蛋白(γ-IgG)等蛋白质作用产生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最大散射峰位于594nm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增强RLS强度在594 nm处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在0.025~0.406μg/mL之间,生物体液中大部分常见物质均不产生干扰。该法应用于人血清样品测定,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滤后水为本底,研究了其在氯化消毒过程中卤乙腈(HANs)的生成量,并考察了投氯量和pH值的影响。以甘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甲胺6种物质为典型有机氮化物,研究了其对饮用水消毒过程中HANs生成量和耗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HANs生成量与投氯量成正比、与pH值成反比。UFC结果显示滤后水本底HANs生感量为11.2μg·L^-1;有机氮化物的存在会强化消毒过程中HANs的生成,强化作用与有机氮化物性质和含量有关;6种有机氮化物对HANs的影响顺序为天门冬氨酸(36.0μg·L^-1)〉甘氨酸(17.2μg·L^-1)≈甲胺(17.0μg·L^-1)〉赖氨酸(14.0μg·L^-1)≈亮氨酸(13.8μg·L^-1)≈半胱氨酸(13.6μg·L^-1);有机氮化物还能使耗氯量增加,增加值与有机氮化物性质和含量有关,多数有机氮化物所造成的耗氯量增加与其含量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陈一凡  赵谢她 《广州化工》2013,(22):116-117,14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分散片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方法如下:采用Hypersil ODS2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08 mol·L-1磷酸盐缓冲液(取1.1 g磷酸二氢钾,加水溶解成1000 mL,并用磷酸调pH=2.5)-0.5 mol·L-1四丁基溴化铵溶液(45∶55∶0.6,用磷酸调pH至3.0),检测波长为292 nm,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结果显示:加替沙星在19.2~9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3%,n=9)。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检测黄连、黄柏中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的MECC-AD测定方法。在自组装仪器上,以0.3 mm(i.d.)碳圆盘微电极为工作电极,在1.150 V(Ag/AgCl)的检测电位下,以含有0.008 mol·L-1的胆酸钠(SC)溶液与3%甲醇溶液的0.2mol·L-1H3BO3-0.05 mol·L-1Na2B4O7·10H2O缓冲液(pH值=8.45)为运行液;当毛细管长度65 cm(i.d.25μm),分离电压10 kV,三种待测物在15 min内完全分离。本方法测定三种生物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7~32.6、0.98~41.7、0.25~25.9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15、0.36、0.08μg·mL-1)。结论: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黄连、黄柏等中药材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筛选了10株乙偶姻生产菌株,对乙偶姻产量最高茵株进行16SrDNA鉴定,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命名为LY107。经单因素实验优化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7℃、pH值7.0、装液量15mL/250mL、接种量5%(体积比)。采用葡萄糖一木糖(2:1,质量比,下同)为碳源模拟木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乙偶姻,经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RSM优化培养基组分(g·L^-1)为:葡萄糖一木糖(211)60、蛋白胨5、酵母粉16.5、硫酸锰0.05、硫酸亚铁0.005、磷酸二氢钾0.1、乙酸钠2.47。在优化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下,乙偶姻最高产量达23.9g·L^-1,葡萄糖一木糖转化率为79.9%。  相似文献   

15.
通过摇瓶实验,确定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I)-乳酸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4℃,pH值6.5,种子液接种量5%,载液量为150mL/500mL,采用前期通气有氧培养至菌体对数生长后期、而后厌氧发酵产酸的两阶段培养工艺。考察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及乳酸产量的影响,确定葡萄糖及酵母粉作为碳、氮源,并补充添加适量的无机氮。培养基各组分如下(g·L^-1):葡萄糖15,酵母粉15,KH2P041.5,K2HP04·3H2O2.0,MgSO4·7H2O1.0,FeSO4·7H2O0.03,MnSO4·H2O0.005,以此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行摇瓶发酵,D-乳酸产量由(13.5±1.29)g·L^-1提高至(29.0±1.42)g·L^-1,提高一倍以上,光学纯度大于97%。  相似文献   

16.
阳维薇  王中琪  周乃磊 《广东化工》2010,37(10):93-94,96
采用铜取代炭的改进铁炭内电解法即催化铁内电解法对附子中药废水(含高盐高浓度有机物)进行预处理研究。试验得出,催化铁内电解的最佳工艺组合是:进水pH为4.6,铁/水比(m/m)为4∶3,铁/铜比(m/m)为3.5∶1,停留时间为60min。经处理后,COD由初始24000mg·L-1降为10460.6mg·L-1,盐度由61000mg·L-1降为45472.6mg·L-1,BOD5由3770mg·L-1降为3640mg·L-1,BOD5/COD由原来的0.15提高到0.35左右,为生化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祝保林 《化工时刊》2008,22(3):19-21
应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罗红霉素的电化学行为。在0.1mol·L^-1 Na2HPO4-KH2PO4缓冲溶液(pH=6.90)中,罗红霉素于-1.48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其一次微分线性扫描峰电流与罗红霉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质量浓度范围1.6—200.0mg·L^-1,相关系数r=0.9972(n=10),检出限为0.6mg·L^-1。以80.0mg·L^-1罗红霉素溶液作6次平行试验,RSD为0.42%,回收率在98.9%-108.2%之间。罗红霉素的此电化学特性可用于其胶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用细菌解毒水溶液中六价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微生物方法解毒水溶液中的Cr(Ⅵ)。首先从Cr(Ⅵ)污染环境中筛选出一株Cr(Ⅵ)还原菌,通过摇瓶培养,证实其能在Cr(Ⅵ)浓度高达200mg·L-1的M9低盐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实验研究了碳源、培养基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菌液接种量、温度对菌体还原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乙酸钠、柠檬酸3种碳源中,葡萄糖及其浓度为10g·L-1时,细菌还原效果最好。培养基初始pH值在4.0~9.0的范围内细菌都可以生长。菌体在Cr(Ⅵ)初始浓度为5~20mg·L-1时,都能有效还原Cr(Ⅵ),但去除率随浓度升高而降低。接种量越多,Cr(Ⅵ)还原越快。该细菌在20~37℃都能还原Cr(Ⅵ),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