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厂管件生产的退火工艺时间长,能耗大,质量不稳,且效率低。经多次生产性试验证明:铁素体可锻铸铁的快速退火的关键问题,在于对高温温度、高温时间、低温时间及含硅量的控制,获得了济玛铁素体可锻铸铁快速退火工艺。该工艺与旧退火工艺、锌气氛退火工艺、国内外先进退火工艺的比较见表1。由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锌气氛退  相似文献   

2.
将高温叠轧变形和退火再结晶相结合,尝试共同调控AZ31镁合金板材的组织与织构。在300℃下对高温叠轧AZ31镁合金板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退火处理,并研究了退火对高温叠轧板材组织、晶粒取向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时间的增加,界面结合质量逐渐提高,当退火时间为30 min时,部分区域出现冶金现象;显微硬度随退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延长退火时间,高温叠轧板材非基面取向晶粒比重显著增加,同时,高温叠轧历史累积应变量、后续退火两者共同作用促使AZ31镁合金板材基面织构显著弱化。  相似文献   

3.
清理的方法如图所示,先用瓦斯枪把小铁管顶端烧红,开启氧气筒上的开关,氧气由铁管中喷出,遇到红热的铁管顶端,便发生剧烈的氧化作用而产生高温,使堵塞的砂于很快熔化。因为安放铸钢管时已经有一个斜度,所以熔化的物质也就很快的流下来了。小铁管本身因受高温熔  相似文献   

4.
采用控制硅量、改进铸造工艺和合适的退火工艺,消除中硅耐热球铁管架的冷裂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增强相FeS含量分别为5%、10%、15%和20%的FeS/Cu复合材料的高温软化温度,退火过程中发生的静态再结晶行为以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S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软化温度较高;FeS的含量、变形量、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是影响该复合材料高温性能的主要原因,增强相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越好;变形量越大,复合材料退火后的硬度变化越不明显,能体现很好的高温稳定性;退火温度升高,会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硬度;退火时间对材料硬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我厂在相应增产节约与技术革新运动中,制造黑心马铁管件的退火时间已由过去140小时逐溅缩短到58小时,因此提高了退火炉的利用率,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对质量上也有所改进,今将几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转浆式水轮机大叶片截面差悬殊,0Cr13Ni4Mo钢的导热系数小、膨胀系数大,加热冷却时应力大,因此,在制定热处理工艺时应着重考虑避免产生裂纹和防止变形。我们采取了一次软化退火,正火及两次回火的工艺,其依据如下: 1.不采取高温扩散退火:高温扩散退火虽能减少铸件的枝晶偏析,但不能减少宏观偏析;高温扩氢效果也不明显;高温扩散退火其保温时间一般比锻件淬火或正火的保温时间要长,这就会延长生产周期。 2.不采用中温去氢工艺:铸件一般不会产生白点(除极特殊情况)。铸件不象锻件  相似文献   

8.
以试验室模拟CSP工艺生产的Fe-3Si热轧钢带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对高温退火后获得锋锐的高斯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硅钢两段式初次再结晶脱碳退火工艺参数加热段保温时间及加热温度是高温退火后获得锋锐高斯织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可信度分别在90%和85%以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退火工艺为:冷硬板经600℃保温3 min和850℃保温6 min.  相似文献   

9.
《铸造》2019,(3)
大口径球墨铸铁管(DN1200及以上)在大型输水工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其主要采用热模涂料法离心铸造工艺生产。介绍了热模离心球铁管铸造工艺,分别从熔炼、球化、管模喷涂、离心浇注、孕育、退火等工序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燃油质量对球铁管退火效果的影响,据此提出了热处理燃油质量控制的理化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气垫式退火炉的高温快速退火工艺,研究了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对5182铝合金冷轧板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拉胀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快速退火可使5182冷轧板瞬时完成初次再结晶,得到平均尺寸11~13 μm的细小晶粒,较高的退火温度可缩短完成再结晶所需的时间,为控制晶粒发生异常长大,退火温度不宜超过480 ℃,保温时间不宜超过3 min,退火板伸长率可达26.5%,杯突值达9.5 mm。  相似文献   

12.
对4Cr5MoSiV1钢小规格锻件进行1250℃不同保温时间下高温扩散热处理试验,利用低倍酸洗、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和设备,研究了不同高温扩散退火时间对其组织和共晶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扩散后,4Cr5MoSiV1钢小锻件的低倍组织中粗大枝晶明显消除,无疏松、缩孔等铸坯缺陷;扩散退火15 h晶粒异常粗大,晶界熔化;扩散退火10 h对共晶碳化物尺寸减小量小且出现魏氏体组织;扩散退火5 h后,显微组织无魏氏体组织和晶界烧熔,共晶碳化物最大尺寸大幅度减小。因此,扩散退火5 h可作为4Cr5MoSiV1钢小锻件锻后高温扩散最优退火时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流浇注连续铸造方法获得了在过渡层上具有宏观成分梯度分布的2024/3003铝合金.通过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该合金高温退火后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2024/3003铝合金经480℃高温退火后,内层合金的洛氏硬度比铸态时的大幅提高,但随退火时间的延长,硬度的增幅很小,这种硬度变化是由于合金元素在α基体中固溶强化引起的.外层合金的硬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则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基体组织发生了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而合金的固溶强化效果有限;高温退火对2024/3003合金的宏观成分梯度分布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梁艳  马超  李春颜 《金属热处理》2012,37(10):105-107
通过高温拉伸试验、热顶锻落锤试验、M6C相析出规律分析以及高温扩散退火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了GH141合金的热加工塑性。结果表明,GH141合金在1000~1150℃范围内加热具有良好的热加工塑性,生产中最佳加热温度为1170℃,使M6C相在加热过程中全部回溶,开锻温度≥1100℃,停锻温度≥1000℃。合金在锻造前应先进行(1180±10)℃高温扩散退火处理,保温时间≥10 h。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退火工艺实验,优化了T91钢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试样正火后得到板条马氏体组织,经过不同工艺热处理后,试样高温回火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强化作用减小,硬度降低.退火工艺为780℃保温1h后空冷,试样的硬度为23.7 HRC,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改进后的退火工艺较原始退火工艺时间缩短,提高了退火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宋加 《轧钢》1991,(3):54-60
早在30年代就出现了冷轧钢板的连续退火机组。这种机组用于处理镀锡原板及热镀锌钢板,产品板形好,性能均匀,但钢质较硬,不适于冲压。要生产冲压型冷轧板需选择罩式退火炉处理。70年代,日本采用连续退火机组生产冲压型钢板取得成功。并能生产高强度板、镀锡原板、电工板等。 1.连续退火生产工艺连续退火技术由三部分组成:严格控制钢的化学成份是基础,热轧高温卷取是不可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离心球铁管的优点,用高炉铁水浇注离心球铁管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8.
热模法离心铸造球铁管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同友 《铸造》1992,(8):35-39
介绍了热模法生产球铁管工艺的主要设备、工艺及其特点;总结出影响球铁管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铁水的化学成分、浇注温度、离心铸型的温度及涂料。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对球铁管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发现只要控制适当的热处理规范,以稀土镁为球化剂,采用金属型离心铸造工艺生产的球铁管使用地方生铁也可以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ISO2531技术要求的球铁管。  相似文献   

20.
对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CGO硅钢的高温退火工艺进行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的一次保温工艺对最终Goss织构的影响,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高温退火试样的晶粒取向、晶粒尺寸和磁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00 ℃保温20 h的一次保温工艺可以获得最佳的磁性能;高温退火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越大、组织越均匀,越有利于降低铁损、提高磁感应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