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斯将理性人的经济学假设运用到了政治学的领域,构建了一个以理性人为基础的西方竞争性选举制度的民主模型.在这个民主模型中,政府、政党和选民是受自私公理支配的,政府、政党的政治行为是为了选票的最大化,以便在竞选中得到执政地位而从中获取权力、收入和名望,选民则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将选票投给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利益的政党来组织政府.唐斯的理性人的民主理论,建立了统一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模型,改变了传统的政治人基础上的民主观念,是西方民主理论的重要发展.但是,理性人的民主理论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其自私的理性人的观点是片面的,并不符合社会人的复杂性的真实状况,因此它也难以对民主问题作出真正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典理论认为,公民社会在民主巩固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监督选举过程、推动政治参与、强化民主教育等方面。通过考察东亚国家的政治实践来检验西方学者关于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的结论可见,东亚公民社会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利于民主巩固的因素,如公民社会缺乏对民主政治制度化的影响力、公民社会在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面前无能为力、公民社会的过度动员等,很容易对民主进程造成分裂性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对于制度赤字的转型国家而言,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而要更为有效地巩固民主,仍需回归到国家、政府和政党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情境中的互联网与民主——一项海外文献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和民主的关系在海外学术界充满争议。通过梳理该论题最近十余年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文献聚焦于西方民主国家,主要关注互联网能否促进和完善现有民主制度的功能,研究的议题包括数字民主的界定、互联网能否推动民主(化)、网络投票的争论、互联网与公民领域的重建以及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不过,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倍增,海外观察家对中国互联网与政治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除部分研究者关注政府的互联网管制外。更多研究者关心互联网对内政外交政策的影响。不少研究者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中国政治过程,为中国民主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总之,不同的社会政治结构决定了互联网与民主关系在中、西情境中有各自的面向。  相似文献   

4.
李静 《理论界》2009,(9):9-11
当前,互联网日渐深入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在互联网这个舆论场里,网民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博客和即时通讯群等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营造舆论、形成舆情;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互联网日益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治国理政的新平台.在善治视域中,公民必须具有足够的政治权力来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与公民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这四个方面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来论证加强网络舆情研究以及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对实现政府善治的意义,具有一定的边际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网民的政治参与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网络民主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推进我国政府治理和网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如何面对我国民主的新形势,积极促进网民政治参与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正确认识网络民主的作用,积极引导网络民主健康发展,对于我们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剩勇  杜洁 《学术界》2005,(5):35-47
协商性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方式,承载着公民的民主理想,这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的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公共论坛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且与政府发生互动。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网站公共论坛的考察,认为,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公共协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和制度规范,通过官、民双方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国家,选举政治是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选举政治是揭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式与实质的关系之面纱,深刻认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本质的关键.以普选为核心的选举政治从形式上看,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议政治”、“契约政治”和“多数政治”的范畴.然而,从实质上看,它对于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又是“专制政治”和“少数政治”.选举政治具有政治精英的合法遴选功能、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治授权功能与政治监督功能、政治精英和执政集团的平等竞争与和平更迭功能、公民政治参与和认同的政治社会化功能.选举政治遵守普遍选举规则、平等选举规则、直接选举规则、自由选举规则、秘密选举规则.  相似文献   

8.
政治系统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党,国家的政治领袖通常也是政党的领袖.一定意义上说,西方政党选举制度也是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西方近代选举制度在与封建势力长期反复斗争的过程中,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一起产生、发展、完善.现代西方政党选举制度,既继承了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又结合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发生了一些转化.研究西方政党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原则、方式与程序、功能,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善治理念指导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现代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电子乌托邦的幻想、数字鸿沟的存在、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传统政治体制的限制。总的来说,目前的网络政治参与缺乏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善治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通过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努力使整个社会实现广泛的民主。对此,我们应该在善治理念指导下,政府与公民合作努力共同消除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敢旭玫 《理论界》2014,(2):191-193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新媒体网络社交的互动性、社群性、影响性增强,故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参与更具有效性、公共性。大学生的网络公共参与行为发展了大学生的维权、监督等公民权利意识。通过考察大学生网络新媒体参与中公民身份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几个维度的体现,本文探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中的网络新媒体参与作用,并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科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性。新制度学派借助新古典分析体系,实现了制度经济学演进中的质的飞跃,修正了新古典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同时也对马克思经济制度分析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通过一番简明扼要的比较分析,回答了新制度经济学究竞“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的基本遵循。总体来看,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重在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在根本原则上,突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在指导方针上,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三是在党建主线上,突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四是在总体布局上,突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些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建党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3.
农业长期发展中外部性因素作用不断加强,新世纪农业发展又面临资源紧约束的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从更广阔视野上提出战略性思路。我们要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国家在农业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应当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耐盐农业可谓新世纪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应当在培育耐盐农业新品种、发展耐盐农业新组织上下大功夫,努力使耐盐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以及新时期党的任务要求,进一步论述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发展目标、基本任务、构成和特征、党的领导问题,进一步论述了统一战线中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建理论的发展就是重要方面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党的意识、“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思想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论述作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家顺 《江汉论坛》2003,(11):72-74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的知识化、社会经济的市场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给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新的态势、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高度,确立物质文明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视角,运用新的思维来构筑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常研常新的课题,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依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需要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基础上,把握好世情、党情、国情新变化赋予党的理论武装和人民群众主体的新内容,围绕新时代的任务、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处在新旧消费方式交替转换 时期。在绿色消费、信贷消费、信息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不断涌现,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 利的同时,一些传统、腐朽、落后的消费方式依然在社会上存在,并不断蔓延。因此为确保 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建立 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文明、健康、节约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9.
对底层生存困境与命运悲剧的深沉悲悯,对个体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叩问,对历史长河中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人性深度开掘,构成了新世纪散文精神呈现出的几个新的基本走向.新世纪散文风头正劲且正在酝酿新的精神与艺术变革,我们对此有足够的乐观和期待.当然,在散文呈现出的令人目眩神摇的文体狂欢情境中,创作者还应该坚持住散文的真实品质和自由品格,应该坚持散文的理性思索和诗性追求,更应该葆有悲悯的情怀和坚守住道德的底线.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进入新世纪以来,毛泽东思想研究有了新的开拓和进展,论述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一脉相承的关系,发掘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以及对当今中国的积极意义,明确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等,这些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越来越走向理性分析,越来越深入现象背后挖掘本质的根源。这些可称为新世纪对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