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R32制冷剂在饱和线(-130~78℃,0.00013~5.76 MPa)范围内饱和蒸气压、液体密度等关联式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蒸发潜热的计算模型;建立了描述饱和气体线上(-130~78℃,0.00013~5.76 MPa)及过热区(过热度为100℃)范围内描述P-v-T关系的状态方程;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了饱和气体线及过热区范围内焓、熵、比热容的计算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REFPROP9.0数据源、已发表的状态方程及公开实验数据对比,各关联式计算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0.16%,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3.7%,与已有状态方程和公开数据对比偏差小于8.7%;基于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关系式推导得到的焓、熵、比热容的计算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5.2%,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9.1%。  相似文献   

2.
邱琳祯  谷波  缪梦华 《化工学报》2019,70(6):2075-2082
提出了R32制冷剂在饱和线(?130~78℃,0.00013~5.76 MPa)范围内饱和蒸气压、液体密度等关联式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蒸发潜热的计算模型;建立了描述饱和气体线上(?130~78℃,0.00013~5.76 MPa)及过热区(过热度为100℃)范围内描述P-v-T关系的状态方程;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了饱和气体线及过热区范围内焓、熵、比热容的计算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REFPROP9.0数据源、已发表的状态方程及公开实验数据对比,各关联式计算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0.16%,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3.7%,与已有状态方程和公开数据对比偏差小于8.7%;基于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关系式推导得到的焓、熵、比热容的计算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5.2%,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9.1%。  相似文献   

3.
过热蒸汽温压空间曲面补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热蒸汽的流量测量准确与否,关键在于过热蒸汽的密度与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温度,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过热蒸汽的密度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过热蒸汽的空间曲面补偿法,力求测量误差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管式保压蒸汽牵箱伸制备了高性能碳纤维用聚丙烯腈(PAN)基原丝。通过蒸汽压力和温度匹配实验,找到最佳蒸汽牵伸工艺和设备保压极限值。即蒸汽压力0.20MPa,蒸汽牵伸温度133℃,蒸汽牵伸倍率2.0为最佳蒸汽牵伸工艺,管式保压蒸汽牵伸箱保压极限值为0.38MPa。利用XRD广角衍射仪考察了不同压力、不同牵伸倍率条件下原丝结晶取向度,结果得出蒸汽压力为0.38MPa,蒸汽牵伸温度为150℃,蒸汽牵伸倍率为2.0时结晶度、取向度最大,分别为54.2%和89.9%。利用X射线小角散射(SAXS)对比了两种不同蒸汽牵伸工艺下原丝的孔径尺寸及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管式保压蒸汽牵伸制备原丝与过热蒸汽牵伸制备原丝相比,最小微孔比例增大3%,分形维数减小0.20。最佳工艺条件下管式保压蒸汽牵伸制备原丝对应的碳丝强度比过热蒸汽牵伸制备原丝对应的碳丝强度高0.50GPa。  相似文献   

5.
《小氮肥》2015,(9)
<正>0前言UG-260/9.8-M2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由炉膛、高温旋风分离器、回料阀和尾部对流烟道等组成,其主要参数:过热蒸汽流量260 t/h、过热蒸汽温度540℃、过热蒸汽压力9.8 MPa、锅炉效率(设计值)90%、一次热空气温度179℃、二次热空气温度167℃、排烟温度150℃。1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长周期的原因1.1炉膛水冷壁的磨损  相似文献   

6.
《化学工程》2016,(5):38-42
在现有过热蒸汽输送管线保温措施基础上,通过设计不同实验方案,对600℃过热蒸汽输送管道保温特性、保温结构以及保温材料选择进行研究,揭示了各层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距离输气管外壁一定范围内,设计保温结构必须考虑管壁的辐射传热;在保温层厚度84—200 mm范围内,相同保温层厚度下,相比于无铝箔保温结构(仅泡沫石棉),覆有7—10层铝箔保温结构(泡沫石棉+铝箔)可减少热流量30%—70%;稳定阶段,在保温层厚度120 mm处,覆有10层铝箔保温结构比无铝箔保温结构温差高48—102℃,温度梯度高0.41—0.85℃/mm,热流密度前者仅是后者的30%—50%;保温层温度与厚度之间满足四次方多项式关系。最后给出了选择保温材料和优化保温结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许荣政 《小氮肥》2006,34(2):23-24
有不少过热器的锅炉,在运行初期就出现了饱和蒸汽入口至过热蒸汽出口的压力降偏大的问题.低压锅炉最大蒸汽压降达到0.7—1.0MPa,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达不到设定的要求,运行中锅炉安全阀起跳频繁,严重时会发生过热器爆管停炉事故,影响了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温超临界喷气增焓技术的新型CO2热泵循环,以显著提升跨临界CO2热泵在高温循环加热工况下的制热性能。通过建立超临界喷气增焓型高温CO2热泵系统的数值模型,并采用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软件对该热泵系统的循环加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在较高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蒸发温度、压缩机中间压力、气体冷却器压力等参数对单位容积制热量和性能系数(CO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排气压力下,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高达60℃时,该热泵循环的COP也能达到3.0左右;相对于普通喷气增焓系统,COP明显提高;相对于无喷气增焓的常规系统,在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为60℃时,相对补气量为0.3、0.4、0.5的超临界喷气增焓系统COP分别提高了14.8%、21.2%、29.2%;气体冷却器压力和中间压力对系统COP的影响变化趋势一致,但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存在最优的气体冷却器压力和中间压力使系统COP达到最大,在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为60℃,相对补气量为0.4时,最优气体冷却器压力和中间压力分别为13.5MPa和8.5MPa。  相似文献   

9.
梁爽 《中氮肥》2014,(4):52-54
1情况简介 兖矿国宏化工热电厂现有2台160t/h和1台260t/h的高压锅炉,锅筒压力10.8MPa,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9.8MPa。锅炉的排污水量约12t/h,为锅炉内的饱和水。按照水蒸气特性参数,10.8MPa压力对应的蒸汽温度为317.43℃,对应的蒸汽热焓值为1445.45kJ/kg。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铜冶炼厂余热资源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遵循能源梯级利用原则,使高品质的余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利用硫酸转化器一段出口温度为580℃的高温烟气余热将底吹炉余热锅炉所产4.2 MPa饱和蒸汽过热为3.82 MPa、450℃过热蒸汽,高温烟气出口温度达503℃,满足硫酸后续工艺生产要求,过热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工程实践证明:过热蒸汽发电在铜冶炼生产中应用是成功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