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选取抚顺石油二厂的污水处理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 ,以氯苯为降解的底物 ,经过驯化和筛选 ,成功地分离出了 4株对氯苯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FY0 1、FY0 2、FY0 3、FY0 4。经过对这 4种微生物的鉴定 ,初步鉴定菌株FY0 1和FY0 4属于假单胞杆菌属 (Pseudomonas) ,而FY0 2与FY0 3属于芽孢杆菌属 (Bacillus)。经 48h的培养 ,发现在这 4株菌株中FY0 4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 ,达到了 5 2 .4% ,其次是FY0 1达到 47.2 % ,而FY0 2、FY0 3的降解率分别为 44 .8%和 42 .6 %。而 4株菌株的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率达到了 6 7.8%。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要优于单一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实验所得的菌株为降解氯苯等难降解有机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2.
氯苯降解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抚顺石油二厂的污水处理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以氯苯为降解的底物,经过驯化和筛选,成功地分离出了4株对氯苯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FY01、FY02、FY03、FY04。经过对这4种微生物的鉴定,初步鉴定菌株FY01和FY04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而FY02与FY03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经48h的培养,发现在这4株菌株中FY04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达到了52.4%,其次是FY01达到47.2%,而FY02、FY03的降解率分别为44.8%和42.6%。而4株菌株的混合菌株结氯苯的降解率达到了67.8%。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要优于单一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实验所得的菌株为降解氯苯等难降解有机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3.
通过富集、分离和纯化从长期受洗涤剂污染的环境中筛选出两株能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唯一碳源的菌株MB3和MB4,它们在SDBS浓度为100 mg/L时的降解率分别为70.80%和71.67%.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琼斯氏菌属(Jonesia sp.).对它们的降解特性研究发现,MB3和MB4菌株对SDBS的最高耐受浓度分别为900 mg/L、1300 mg/L.通过正交实验确定MB3的最佳降解条件为:酵母膏浓度为2.0g/L、接种量为6%、SDBS浓度为400 mg/L、培养时间为36h,降解率最高,达到70.35%.MB4的最佳降解条件为:酵母膏浓度为1.6g/L、接种量为4%、SDBS浓度为400mg/L、培养时间为36h,降解率最高,达到76.36%.将两种菌株按比例混合接种,发现混合菌株的降解率要比单一菌株的降解率高,且降解率最高可达85%.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附近的油泥中分离筛选出4株石油降解菌,用于组建降解原油的混合菌体系.在等接种量培养条件下,单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41.83%~54.87%,而混合菌降解效率高于单菌株,达到64.27%.不同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居植物柔武士菌(Raoultella planticola)具有脱烷基功能,对一些支链烃有降解效果;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既可以氧化末端烯烃,又可以降解环烷烃;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是优势菌种,不仅具有以上3种降解功能,还可以降解炔烃;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均能氧化不饱和醛基.4种单菌株可能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不宜混合培养降解环烷烃.本研究为石油烃的降解机制和筛选功能微生物等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9项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技术对从含油废水中筛选的2株菌L2、L3进行鉴定,并对L2、L3菌株降解石油烃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菌株分别为:L2-Ochrobactrum ciceri sp.苍白杆菌和L3-Serratia marcescens sp.粘质沙雷氏菌.2株单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非常高效,初始浓度为4 000 mg/L的石油烃,分别加入菌株L2、L3,120 r/min、30℃下振荡培养6 d后,总石油烃降解率分别高达97.37%、98.98%.两种菌在前3 d对石油降解速率较快,随后进入稳定期生长速率平缓直至趋于零.  相似文献   

6.
以原油作为惟一碳源,对长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降解菌进行富集培养并筛选出高效石油降解菌,研究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特性及石油降解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长庆油田受污染土壤石油降解菌为杆状或球状,既有革兰氏阴性菌,又有革兰氏阳性菌;在好氧奈件下,石油烃降解优势菌株a,b,c,d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分别属于邻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动胶菌属;a和b在初始pH为9时降解率最高分别为69.81%和71.41%;c和d在初始pH为7时降油率最高分别为66.94%和65.76%.  相似文献   

7.
从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采出水中筛选出一株降解聚丙烯酰胺的细菌菌株——QSJU001.该菌株能在以聚丙烯酰胺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对该菌进行16SrD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得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最相近的前10个菌株的相似性均为99%.利用该菌属与最相近的前10个菌株构建该菌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 KK14菌株的碱基差别最小.该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QSJU001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 KK14亲缘关系最近,属于不动杆菌属.降解率实验结果表明,菌株QSJU001对聚丙烯酰胺降解率基本稳定在33%左右,对聚丙烯酰胺的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解磷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解磷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无机磷培养基,从海水、淡水、海水鱼和淡水鱼中分离筛选出六种能降解无机磷的微生物。它们分别是白地霉、大肠杆菌属、链霉素属、黄杆菌属、无色杆菌属、芽孢杆菌。并对其中3株优势菌株白地霉、黄杆菌属和芽孢杆菌所能达到的解磷能力测定分别为:白地霉,51.4%,黄杆菌属,20.0%,芽孢杆菌,24,3%。  相似文献   

9.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获得更为丰富的石油降解微生物资源,从沈抚污灌区石油污染土壤和实验室高浓度柴油胁迫土壤中筛选出了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SF-422、SF-428、SF-433和SYS-1.这4株菌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生物降解率为67.4%~73.6%.经过16项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SF-433,SF-428,SF-422和SYS-1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纯烃降解定性实验表明所筛选出的4株高效降解菌均能够利用正十六烷、苯、菲和环己烷为唯一碳源生长,其中菌株SF-428和SYS-1显示了对芳烃及环烷烃较强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43株克罗诺杆菌属菌株和5株肠杆菌属菌株的gyrB基因被克隆并测序,根据已测序的结果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只能扩增到43株克罗诺杆菌属菌株的目的片段(438 bp),而无法扩增出其他30株非克罗诺杆菌属菌株.通过系统生物学试验评价得出:该PCR方法的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是1.41 pg/PCR.将56 cfu阪崎克罗诺杆菌菌株ATCC 29544人工污染到3种不同的婴幼儿配方粉中,经人工增菌培养(37℃)6 h后即可扩增到目的片段.将该方法应用于25份实际样品的检测中,结果有3份样品扩增到目的片段.但是经传统的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只有2份样品检测到克罗诺杆菌属菌株.该方法的建立为快速准确鉴定食品中克罗诺杆菌属菌株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石油降解菌除油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从辽河油田中分离出的四株高效降解石油菌进行研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4株菌除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不同菌株 的除油率有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00mg/L时,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sp.)几乎无除油效果。而非离子型曲拉通X-100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认为这种抑制是由于本试验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对细菌有毒性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降解含油废水中石油烃的好氧降解菌株,选用炼油厂石油废水处理站曝气池活性污泥作为菌源,采用平板分离,得到39株菌。利用得到的菌株对含油废水中的CODcr和油进行降解效果试验,并进行混合菌的联合试验,确定出混合菌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优势菌属。通过单株菌与混合菌降解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全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株菌,从而说明共代谢作用增强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试验表明,经过驯化后的混合菌,其降解效率稳定。  相似文献   

13.
石油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三株高效石油降解菌GX1、GX2、GX3,初步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邻单胞菌属(Plesionmonas sp.)和动胶菌属(Zoogloea sp.).同时还研究了pH值、营养物质、油质量浓度对菌体生长和降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株菌在初始pH值为7-9对石油的降解率分别为86.7%,72.9%,64.7%;最佳氮源为NH4NO3,氮磷比大约控制在4∶1左右时,降解效果较好.在原油初始浓度较低时,降解率随石油浓度的升高而略有提高.不同菌株耐油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及三者混合糖为碳源,对8株酵母菌的菌体油脂积累能力进行初步测定,并对PR61菌株产油条件进行优化.实验发现:当以D-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所有菌株油脂含量都超过20%(质量分数,以下同);利用D-木糖发酵时,有6株菌株油脂含量超过了20%;利用L-阿拉伯糖发酵时,各菌株油脂含量均较葡萄糖和木糖低;上述菌株利用混合糖(m(D-葡萄糖)∶m(D-木糖)∶m(L-阿拉伯糖)=40∶20∶8)发酵时,有5株菌株油脂含量超过30%,且部分菌株利用混合糖的能力超过了葡萄糖.研究表明:菌株PR61利用各种碳源时的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均较高.采用U10(108)均匀设计对其产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如下(g/L):碳源(m(D-葡萄糖)∶m(D-木糖)=2∶1)质量浓度130,硫酸氨质量浓度2,酵母粉质量浓度1,七水硫酸镁质量浓度0.1,磷酸二氢钾质量浓度2,碳氮比131.在上述条件下菌株PR61的油脂产量可达4.336 g/L.  相似文献   

15.
传统稠油降黏技术存在影响油品质量、工作量大、成本过高等缺陷,因此研究了一种基于解烃菌的稠油降黏新方法。在实验室培养、筛选出一株解烃菌,测定该菌的最佳生长条件,研究其稠油降黏、清蜡、降解胶质性能。结果表明,该菌种对稠油的降黏率为22.49%~32.93%,稠油析蜡点由44.4 ℃降低到39.5 ℃;蜡质量分数由13.00%下降到3.80%,胶质质量分数由16.45%下降到13.75%;加入菌株后,稠油的清蜡率为70.08%,稠油析蜡点的降幅为4.9 ℃。由此可以看出,该菌株对稠油有显著的降黏、清蜡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降解聚β-羟基丁酸菌株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 β-羟基丁酸 (PHB)是一种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 ,而自然界中存在的可降解PHB的微生物对PHB的降解能力很低 ,很大程度地影响了PHB制品的进一步应用。实验以已证明可以降解PHB的青霉(Penicillumsp)DS970 1菌株作为本试验的出发菌株 ,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诱变处理 ,分离得到一种突变菌株DS2 0 0 3。结果表明 ,菌株DS2 0 0 3对PHB的日降解率与原菌株DS970 1相比提高了 7.5 % ,降解等量的PHB所用时间与原菌株相比减少了 3d。为进一步证明菌株DS2 0 0 3在对PHB的降解能力方面具有稳定的遗传性 ,再将诱变后的菌株DS2 0 0 3连续传代 5次继续测定其对PHB的降解率。结果表明 ,DS2 0 0 3菌株连续传代 5次后对PHB的降解率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高效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蒙古某蓖麻榨油厂排污口采样,分离筛选出10株能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菌株,其中T-9菌株降解润滑油的能力较强,该菌株最适降解pH值为5.0,降解温度30℃,在1%~5%的NaCl中能较好生长.通过菌落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润滑油质量浓度为10 g/L,初始pH值为5.0,180 r/min,30℃下培养7 d后,采用改进的CEC-L-33-A-93方法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的降解率为72%.采用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率为80%,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稠油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稠油为唯一碳源,从被稠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茵,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确认其为枯草芽孢杆茵.在摇瓶实验中,该菌最佳降解温度为35~45℃,最佳pH值为7.5~8.5,最佳盐质量浓度为8~16 g/L.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当油质量浓度为0.1 g/L时,稠油降解率达34.3%.利用GC-nD分析知,该茵主要降解稠油中n-C9~n-C40的烷烃组分;利用GC-MS分析得知,该茵对蔡及烷基化萘去除彻底,对二苯并噻吩、芴和稠二萘等部分芳烃类化合物有降解作用,在稠油降解过程中菲及菲的衍生物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