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TiO2薄膜光催化氧化I^—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珠表面涂覆均匀透明的TiO2薄膜并制成光催化反应器,对水溶液中I^-的光钠化氧化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光催化剂的活性,讨论了I-的起始浓度,试液的酸度,光照时间与I2产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锐钛型TiO2作光催化剂(3L碘化钾溶液所用催化剂量为4.0g),当[I^-]=0.3mol/L,[H^ ]=3.0mol/L,光照8h时,I2的产率达到41.26%。  相似文献   

2.
光催化降解磷酸酯类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TiO2 /beads作为光催化剂 ,研究了磷酸酯类农药光催化降解的规律 .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磷酸酯类农药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4 .0× 1 0 - 4mol/L的敌敌畏和久效磷农药 ,3 75W中压汞灯照射 1 .5h ,其残留量小于1 0 % ,光照 3 .5h ,有机磷被完全光催化降解至PO3- 4.  相似文献   

3.
TiO2/SiO2/Fe3O4的光催化性能及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表面包覆了SiO2的磁基体Fe3O4上负载TiO2,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TiO2/SiO2/Fe3O4。用AFM和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催化降解溴氨酸的pH值、催化剂加入量、初始溶液浓度等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pH=4.0、催化剂用量为2.0 g/L、初始溶液浓度为30 mg/L、光照时间为30 min时,溴氨酸脱色率可达96.2%,COD去除率为85.1%;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溴氨酸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与初始溶液浓度(c0)的关系为lnk =-0.171lnc0-2.360;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复合光催化剂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较高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硫酸溶液浸渍处理TiO2制得SO2-4/TiO2光催化剂.考察了光催化剂对邻硝基苯酚溶液的光催化行为.发现SO2-4/TiO2的光催化活性高于TiO2,浸渍液中H2SO4的浓度和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SO2-4/TiO2的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H2SO4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5 mol·L-1,最佳焙烧温度为500℃.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2光催化法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对炼油废水中COD和NH3-N进行了降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H值在7~8时,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2.5 g/L、COD和NH3-N的最佳光照时间为4 h时和2 h时,在废水CODCr、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470、91 mg/L时,处理后分别下降到700、40 mg/L左右,COD和NH3-N的降解率分别达到50.1%和55%.  相似文献   

6.
采用硫酸溶液漫渍处理TiO2—WO3制得SO4^2-/TiO2-WO3薄膜光催化剂,考察了光催化荆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0.2mol·L-1、焙烧温度为550℃、WO3掺杂量为2%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活性最高,甲基橙降解90min的降解率达到72%。  相似文献   

7.
采用硫酸溶液浸渍处理TiO2制得SO42-/TiO2光催化剂。考察了光催化剂对邻硝基苯酚溶液的光催化行为。发现SO42-/TiO2的光催化活性高于TiO2,浸渍液中H2SO4的浓度和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SO42-/TiO2的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H2SO4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5 mol.L-1,最佳焙烧温度为500℃。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纳米微粒Rh3+/TiO2/SnO2作系列光催化剂,运用BET、XRD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影响污染物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光催化降解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以Rh3+/TiO2/SnO2为复合光催化剂,当m(TiO2)∶m(SnO2)=56∶44,ω(Rh3+)=2.0%,催化剂用量为1.0 g,通入空气的流量为10.0 L/min,试液的质量分数为2.0×10-6,pH=7.0时,光照2 h,PAR的降解率达到96.2%.  相似文献   

9.
以Ti(OC4H9)4为原料,采用改进溶胶-凝胶工艺将不同掺杂浓度的钴酞菁(CoPc)植入二氧化钛凝胶基质,制备了均匀掺杂的纳米级复合光催化剂CoPc/TiO2,以期拓宽TiO2的光响应范围.以CoPc/TiO2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及NaOH水溶液中可将CO2成功还原为HCOOH、CH3OH、HCHO等产物,当光照50h时,还原总产物可达406.65 μmol/g,其中主产物HCOOH量可达355.82 μmol/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BiVO4光催化剂并应用于光催化还原CO2/H2O体系中。通过TG-DTA、FTIR、XRD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pH和焙烧温度等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7并于600℃煅烧制得的单斜相BiVO4活性最高。在催化剂用量为0.6 g/L,反应时间为7 h,CO2流量为200 mL/min,反应温度为80℃,反应液中NaOH和Na2SO3的浓度均为0.10 mol/L条件下,甲醇产率高达249.18μmol/g。并对BiVO4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2的机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纳米TiO_2膜电极上乙醛酸的电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 (CV)对纳米TiO2 膜电极 (Ti/nano TiO2 )在硫酸和草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c(H2 SO4 ) =1mol/L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上Epac1=- 0 .5 6V(vs.SCE)和Epac2 =- 0 96V(vs.SCE)处 ,出现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 ,而在相同扫描速度下草酸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上 ,这两对电极反应氧化峰基本消失 ,还原峰电流增大 ,表明Ti/nano TiO2 膜电极对电还原草酸成为乙醛酸的反应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常温常压下 ,控制电位Epc=- 1 0V左右电解合成乙醛酸 ,乙醛酸的产率和电流效率分别达到 96 5 %和 90 %。  相似文献   

12.
纯TiO2光催化剂只能利用紫外光进行光催化反应,而通过金属/非金属掺杂可以扩大其波长吸收范围,实现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反应。该实验以NH4F作为添加剂,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N、F掺杂的TiO2粉末,并尝试用涂渍附着法制备了N、F掺杂的TiO2膜电极。选取诱惑红作为目标污染物,应用自制的斜板式液膜光电反应器,在≥400nm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光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考察了其可见光光电催化氧化的影响因素和光电催化的效率,确定最佳的优化条件为:偏压=1.0V,pH=1.5~2.0,Na2SO4=1000mg/L。可实现可见光条件下对30mg/L诱惑红染料溶液的脱色,其脱色率可达到40%。  相似文献   

13.
染料酸性蓝水溶液光催化氧化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300W高压汞灯为光源,TiO2为催化剂,对光催化剂用量,H2O2的投加,溶液的起始浓度等因素对高浓度酸性蓝(AcidBlue)(1g/L)水溶液的光催化氧化脱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O2的投加量在0~2mg/L范围内,对染料的脱色率影响较小。仅加入TiO2,光照50h,脱色率达11.2%;仅加入H2O2,光照50h,脱色率达31.2%;同时加入TiO2和H2O2,光照50h,脱色率达70.1%。随着酸性蓝起始浓度的降低,脱色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固定式填充复合床光催化反应器,以普通玻璃片和玻璃螺旋圈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TiO2薄膜光催化剂。利用紫外光为光源,采用难降解物质亚甲基蓝在不同初始浓度、pH值和光强等因素下的光催化降解脱色反应速率考察了该反应器的工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种反应器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器中同时放置普通玻璃片TiO2薄膜光催化剂和玻璃螺旋圈TiO2薄膜光催化剂,溶液pH值为7.5,光源光强为650W,光照时间为180min。当进水亚甲基蓝的质量浓度为8.0mg/L时,在此条件下的降解脱色效率为93.83%,且其设计易于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低温法在玻璃表面制备锐钛矿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分别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其相结构和表面形貌;通过光催化降解实际电镀含铬废水实验,探讨了光源、废水pH、废水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及涂膜层数对总铬去除率的影响。光催化氧化的最优条件为:废水初始浓度3 000~9 000 mg/L,pH=8.3,负载4层薄膜,254 nm紫外光照射3 h。在最优条件下,废水的总铬去除率高达99.8%。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晶TiO2薄膜电极,在乙二醇碳酸酯(EC)/1,2-丙二醇碳酸酯(PC)电解液体系中,研究了12和KI含量对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电解液中12含量的增加,电池的短路光电流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光电流增加和减少的幅度并不大,同时体系的暗电流不断增加,光电压不断下降;随着电解液中KI含量的增加,电池的短路光电流也不断增加,当KI的含量大于0.2mol/L时,电池的短路光电流的增加的趋势减缓.并对电解液中I2和KI含量对电池光电性能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SO2 - 4/TiO2 /La3+用于合成马来酸二辛酯。并与硫酸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比较。考察了Ti/La物质量比、硫酸浓度、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Ti/La物质量比为 6∶1、浸渍液硫酸浓度为 1 8mol/L、在5 5 0℃下焙烧时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用于马来酸酐和正辛醇的酯化反应可得无色透明的酯化产物 ,3h内酯化率达 96 9%。  相似文献   

18.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以硫酸法钛白生产的中间产品硫酸氧钛(TiOSO4)为原料,以尿素为沉淀剂缩主,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 ,寻找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反应物摩尔配比为TiOSO4:CO(NH2)2=1:2,反应物浓度为[TiO^2 ]=1.8mol/L。得到的纳米TiO2粒径为30-80nm,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9.
董兰芬  赵地顺  赵晖  杨洁  吕斌 《河北化工》2011,(4):52-55,58
采用液相浸渍的方法对SO4^2-/TiO2进行Fe、Ce双元素掺杂改性,以合成尿囊素产率大小为判断标准,考察通过掺杂改性后的催化剂催化性能,优化制备催化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Ce^4+:TiO2=0.06%、Fe^3+:TiO2=0.2%,浸渍溶液是硫酸,浸渍浓度为0.66 mol·L^-1,浸渍溶液的体积为15 mL/g,浸渍时间为20 h,焙烧温度540℃,焙烧时间3.4 h,尿囊素的产率最高,催化活性最佳,可重复使用4次以上,重复实验得到的尿囊素平均产率基本维持在65%左右。制得的尿囊素进行产品鉴定,符合工业标准。  相似文献   

20.
室温下,以纯铝箔为基材,采用二步阳极氧化法,在0.3 mol/L草酸溶液中制备了大面积的双面氧化铝膜.在氧化过程中,电流呈现降低、升高、平稳、再降低的变化,最后接近于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双面氧化铝膜为无定型结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每面氧化铝膜的总厚度约为50 μm,孔径分布为50~100 nm.利用制得的双面氧化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