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烧伤是一种心身创伤,烧伤后的心理创伤反应的强弱与个性、个人经历、社会支持可能有关。目的:调查急性期烧伤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社会支持程度、明尼苏达多相人格特点,分析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攀枝花钢铁公司总医院烧伤科。对象:选择2003-04/2005-04绵阳市中心医院、攀钢总医院烧伤专科的住院患者104例,均为轻、中、重度热力烧伤,男92例,女12例;年龄12-60岁。方法:于烧伤后3d内进行量表评定,包括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临床一般资料。按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的分值(焦虑〉7分,抑郁〉8分是焦虑抑郁情绪),分为有焦虑抑郁情绪组5l例和正常情绪组53例。以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因素。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各项量表评分及一般临床资料比较。②影响烧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逐步回归分析。绮果:10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烧伤急性期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焦虑评分为10.4&;#177;2.46、抑郁评分为16.8&;#177;5.94,均明显高于正常组(4.29&;#177;2.26,5.48&;#177;2.06)(P=0.00)。②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烧伤总面积和社会支持利用度,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烧伤总面积、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主观社会支持度。③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测试结果,在焦虑抑郁情绪组中各分量表T分均在正常范围,在正常组中诈分、轻躁狂、精神分裂、精神衰弱、偏执分量表T分大于60分。结论:烧伤对于患者来说是心理危机,可引起机体的个性偏移或情绪反应。烧伤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烧伤的面积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更有利于患者渡过心理危机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强迫症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52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评定两组人格特征,同时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研究组临床特征.结果 研究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评分,除说谎或掩饰、校正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各亚组间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的诈分、疑病、抑郁、男性化/女性化和精神衰弱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诈分、疑病、抑郁、男性化/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和精神分裂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各因子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强迫症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病理性人格特征,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人格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深层心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音乐治疗后中重度烧伤患者情绪状况,并分析烧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3-04/2005-04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攀枝花钢铁公司总医院烧伤专科住院的中重度热力烧伤患者84例。①于烧伤后3d内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测定(汉密顿抑郁量表>9分,汉密顿焦虑量表>8分为有焦虑抑郁情绪),将患者分为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和不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将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抑郁对照组27例,不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为烧伤对照组29例。②各组患者均采用相似的液体复苏、营养支持、抗感染及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第4天合用帕罗西汀及音乐治疗。帕罗西汀用量20~40mg/d,共治疗30d。音乐治疗用感应性音乐聆听,1h/d,15d为1个疗程,连续听2个疗程。③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判断影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治疗组1例,抑郁对照组3例,烧伤对照组2例因经费困难中断治疗。最后纳入分析治疗组27例,抑郁对照组24例,烧伤对照组27例。①治疗后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抑郁对照组(4.74±1.99,14.79±5.28,P<0.05)。各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第21天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抑郁对照组。③逐步回归分析选出影响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3个主要因素,即治疗前抑郁分值、治疗后抑郁分值和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水平;影响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为烧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音乐治疗能改善抑郁情绪,同时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改善烧伤后生理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暴力与非暴力犯罪人群的人格特征及情绪状况。方法将60名罪犯按是否实施暴力行为分为两组,每组30名。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两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文化程度、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精神质维度分密切相关(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内外向维度分密切相关( P<0.05或0.01)。结论暴力与非暴力犯罪人群的人格特征及情绪无明显差异性,但婚姻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性,情绪稳定性与罪犯人群的人格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住院时间>2周的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集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集体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为一体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测量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特征、生活事件、负性情绪等因素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方法对91例急性心肌梗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79.12%急性心肌梗患者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研究组E、N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生活事件量表评分研究组精神紧张总分、负性生活事件、家庭事件、工作事件、社交事件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焦虑情绪发生率为60%,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7.14%,对照组分别为20.0%、21.11%;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有缺陷的个性特征、负性事件,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等因素均是诱发急性心肌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86例脑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健康者85名设为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智能状况检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和除体质量外的其他因子分,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和除正性事件外的其他因子分,艾森克个性问卷除掩饰倾向维度外的其他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艾森克个性问卷内外倾维度中间型和神经质维度中间、稳定型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内外倾维度外向型和神经质维度不稳定型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负性生活事件,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不良个性特征等因素可能是脑卒中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折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统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各种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抗抑郁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29例,口服奥美拉唑治疗,乙组30例,口服西肽普兰治疗.两组均予以常规心理干预,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筛查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采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量化指标评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严重程度.结果 72.9%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后乙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量化指标积分均显著低于甲组(P<0.0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抗抑郁剂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4 w。于治疗前及治疗1 w、2 w、3 w、4 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治疗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空腹血糖测定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各时段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结论2型糖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原发病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背景海洛因滥用者给个体及家庭成员带来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目的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提出相应治疗措施,提高戒毒操守率.设计抽样调查.单位厦门市仙岳医院.对象于1995-10/1997-05选择在厦门市仙岳医院自愿戒毒的男性海洛因依赖者38例,并选择在厦门市两个单位的职工及家属50例为正常对照组.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包括10个临床量表,疑病、抑郁、癔症、病态人格、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社会内向)在海洛因依赖者入院3 d内完成测试.将结果与正常人组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测查结果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各量表原始分比较.结果38例海洛因依赖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海洛因依赖组疑病、病态人格、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14.44±1.68,8.91±3.90;22.89±1.75,18.31±4.18;14.42±1.56,12.23±3.15;26.86±1.79,17.32±5.12;33.00±2.63,22.71±3.72;21.25±1.23,17.65±4.28),男子气-女子气量表分明显低(23.08±1.69,27.60±3.42).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和疑病倾向,具有偏执型人格特征及攻击个性倾向,存在明显的偏常和心理变态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背景:焦虑和抑郁的共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在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上,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应付方式与人格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并不十分清楚。目的:分析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应付方式与人格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对象:选择2002-06/2003-01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88例。另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山大学部分职工及家属、临时工、学生中健康自愿者90人为正常对照组。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比较。②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组和无焦虑症状抑郁症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比较。③抑郁症组各指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结果:178名入选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抑郁症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精神质、神经质两个维度的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内外向维度、积极应付方式得分低于对照组。②伴有焦虑症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精神质、神经质两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不伴焦虑症者,积极应付方式得分低于无焦虑症组。③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焦虑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内外向维度及积极应付方式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①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精神质较明显,偏内向,情绪不稳定,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②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其抑郁症状较严重,精神质、神经质比较明显,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③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可纳入人格特质的内外向维度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焦虑、抑郁情绪对烧伤后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5-HT)水平、血小板计数和细胞因子(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烧伤后患者心理与病理生理的相关性。方法于2003年4月至2005年2月期间,对51例在烧伤专科住院治疗的中、重度热力烧伤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烧伤后3天内情绪,而后按照其焦虑抑郁值分为焦虑抑郁组(24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烧伤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分值及创面愈合情况,检测并记录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血小板5-HT水平、血小板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0天,焦虑抑郁组患者抑郁分值无变化(P=0.12),其焦虑分值减少(P=0.0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0天,焦虑抑郁组创面愈合时间延长(P=0.00),血小板5-HT水平下降(P=0.04),血清TNF-α水平持续增高(P=0.00)。结论烧伤后患者的抑郁情绪是一种持久的负性情绪,可导致烧伤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居高不下,血小板5-HT水平下降,延迟创面的愈合。受样本量较少所限,且患者来自两个不同城市,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样本量、选择同一地区的患者进行相关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9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国内常模(P<0.01);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7.78%,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同病程、病情、工作性质、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显著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且焦虑抑郁情绪与其病程、病情、工作性质、文化程度等因素显著相关.在临床治疗中要有选择性的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同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早日获得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Self-inflicted burns represent a major social and medical proble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cord the epidemiology, mortality and etiology of suicide attempts by burning, in Athens, Greece. Over a 6-year period from April 1997 to April 2003, all the medical charts of the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Burn Center of the General State Hospital of Athens, Greece, with self-inflicted burns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Of the 1435 burn patients, 53 (3.69%) had attempted suicide by self-inflicted burn. Their ages ranged from 18 to 90 years old (mean 53.5 years). Females (57%) outnumbered males (43%). The mean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burned was 41.6% (range: 15-100%). 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was very high (75.4%). A preexisting psychiatric disorder was present in 43.3% of the patients. In conclusion, the extent and the depth of the burn injuries could explain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seen in these patients, in correlation with their negativism to the treatment. Burn 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self-inflicted burn patients who constitute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major burns and require constant psychiatric support in addition to burn ca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9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设为研究组,90名正常志愿者设为对照组.自拟生活方式调查表统计生活方式,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评定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社会支持利用度,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个性特征,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及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研究组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者占80.22%;生活事件量表评分精神紧张总值、负性事件、家庭事件、工作事件、社交事件紧张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艾森克个性问卷的内外倾、神经质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症状自评量表除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外,总分、其他因子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性事件较多,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有缺陷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差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The investigation was dedicated to associations between anxious or depressive condition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on a model of in-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in Groznyy Municipal Hospital No 1. The study found a high frequency of depressive and anxious disturbance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36.4% and 41.6%, respectively). Comparison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with mentally healthy controls showed that anxious (to a greater degree)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were in a strong association with crises within the course of EH as well as high preval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elevated level of blood catecholamines.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和人格特质状况。方法将9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9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阳性项目和阳性症状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a内负性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社会支持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研究组内外倾、神经质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倾性格和情绪不稳定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负性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度以及不良性格等因素均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在控制其生物学病因的同时,还应调整患者的情绪,加强心理治疗,对不良性格加以矫正,有助于预防、减少和控制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背景:老年抑郁症表现以不典型抑郁多见,且患者很少就诊或在综合医院就诊,给老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带来很大困难。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特点。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系。对象:收集2004-11/2005-10于北京安定医院老年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恢复期患者为抑郁症组。纳入标准:①发病年龄≥60岁;②符合DSM-Ⅳ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③处于疾病恢复期,老年抑郁量表(GDS)≤10;④受试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其他因素导致的抑郁障碍如物质滥用导致的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等;②严重或不稳定的躯体疾病患者,如严重心脑血管病、肝肾疾病、癫痫、内分泌疾病等。发放问卷104份,96份问卷有效,入组患者中男37例,女59例;年龄60~87岁,平均(68±6)岁。病程为0.3~11年,平均1.2年。选择同期北京市某普通社区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无精神障碍;③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同抑郁症组。正常老年人于社区居委会在培训员的协助下当日完成自评量表,发放问卷110份,100份问卷有效。入组受试者中男44名,女56名;年龄60~84岁,平均(67±5)岁。两组受试对象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及婚姻情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法:对96名抑郁症组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及100名对照组普通社区老年人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评分。结果:196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没有无效问卷。抑郁组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低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对象客观支持分差异无显著性。抑郁组患者积极应对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消极的应对方式与老年抑郁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