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认知功能、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各指标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cy水平和提高认知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利培酮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利培酮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于促进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加用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PANSS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在GQOL-74量表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末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配合利培酮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国勋 《当代医学》2011,17(9):133-133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失眠、静坐不能、体重增加、血压降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利培酮相当,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和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首发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MoCA评分)、治疗效果、阳性及阴性症状(PANSS评分)、QTc间期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Tc间期波动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氟哌啶醇对患者QTc间期影响较小,而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38%)与对照组(8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两组患者的各项PANSS评分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血清催乳素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相当,但哌罗匹隆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6.
胡乃启  张朋  宋宁  李雪明  郑晴 《河北医学》2016,(11):1837-1839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5mg/d,口服,2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培酮1mg/次,2次/d,口服,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治疗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血清Hcy水平、PANSS评分、CM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以及PANSS评分水平均下降,CMS评分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以及PANSS评分水平较低,CMS评分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奥氮平能够降低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较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为临床指导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更多合理的参考和依据。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PANSS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高于实验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均能用于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但是使用齐拉西酮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治疗首发分裂症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对照组给予利培酮.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总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利培酮相似,但是齐拉西酮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少且轻,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更好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广州市脑科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实验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其PANSS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例患者共发生1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85-87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可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调节用药剂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PSP个人社会功能量表得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与治疗各时间段PAN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个人及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第4周PAN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8周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和椎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致。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和利培酮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奥氮平的起效时间短,但是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姚荣军  王爱燕 《吉林医学》2014,(24):5361-5362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齐拉西酮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利培酮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低于利培酮的50%。结论:齐拉西酮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效好,并且相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替换利培酮后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4例,逐渐替换为齐拉西酮治疗6周 利培酮组36例,维持原剂量 于治疗前、中、后检测PRL,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第6周末,齐拉西酮组催乳素较基线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利培酮组催乳素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末BPR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但齐拉西酮组出现月经紊乱或泌乳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23-26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PANSS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组内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CCB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MTA、SC、AN、NAB-Mazes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除NAB-Mazes外其余因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P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两组患者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组内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但阿立哌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与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5%,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7 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PANSS评分较前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利培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NSS(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WAIS-R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40.5±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语言智商评分(99.6±1.9)、操作智商评分(79.8±5.2)分、总智商分(93.5±5.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奥氮平治疗相比,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更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学成  胡光涛  朱艳  古平  陈许波  贺英 《重庆医学》2012,41(27):2862-2864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结合全病程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对观察对象进行1年临床随访。分别在入组时(基线),治疗第1、3、6、12个月末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定。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复发率及停药率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组内各随访点与基线比较,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基线及各随访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结果显示,两组药物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05)。但齐拉西酮组在体质量增加、月经改变、泌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齐拉西酮组引起催乳素增高显著低于利培酮组(χ2=7.62,P<0.01)。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长期疗效相当,且齐拉西酮更少引起内分泌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每组35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同时监测两组的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两组间PANSS各项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在PRL水平改变和体质量增加方面优于利培酮组(P<0.05),泌乳、月经紊乱明显少于利培酮组.结论 两药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以阿立哌唑对内分泌影响较小,更适合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EC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病情程度变化情况、认知功能、体质量指数及腹围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量表分、阳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测查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齐拉西酮相比,MECT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明显更优,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其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鲁拉西酮和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鲁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36例,分别采用鲁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水平,采用PANSS量表评估两组疗效,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末,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利培酮组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高于鲁拉西酮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鲁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好,对血清催乳素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适宜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