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β—环糊精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亮  柴华丽 《化学试剂》1990,12(5):308-310
■10.5的缓冲溶液中β-环糊精与酚酞形成包结物,使碱式酚酞退色,以此建立了β-环糊精的光度测定方法。研究了测定的最佳条件和干扰情况。同时探讨了 HPLC 法测定β-环糊精的条件。用于β-环糊精含量的测定,两者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冀华 《化工之友》2001,(3):28-29
一、概述:胡萝卜素又名维生素 A 原。有α、β、γ三种异构体。β—胡萝卜素最重要。其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3.
刘玉法  郝爱友等 《山东化工》2001,30(2):14-14,40
单2-羟丙基-β-环糊精氧化制备新中间体单丙酮基β-环糊精。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苯与环氧乙烷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β-苯乙醇;以及用苯乙烯为原料,负载型银为催化剂,经氧化制取环氧苯乙烷,再通过以骨架镍为催化剂,加氢制得β-苯乙醇,其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采用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合成β-萘乙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春晓 《大连化工》1991,(1):24-27
  相似文献   

7.
确定了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度度的β-甲基萘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成功地用于鞍钢化工总厂的β-甲基萘产品生产中的原料分析,中控分析和成品分析中。  相似文献   

8.
范桂香 《化学试剂》1998,20(1):52-53,62
β┐甲氧基乙胺的合成范桂香(厦门福达感光材料有限公司,厦门361012)β-甲氧基乙胺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一般可以作为防腐剂和乳化剂,如果和纤维素或淀粉进一步反应还可以制成絮凝剂。β-甲氧基乙胺的合成在国内还未形成生产能力,国外报道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苯酚和氯仿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β-环糊精作催化剂,发生Reimer-Tiemann反应,可100%地选择合成4-羟基苯甲醛,且产率很高。氯仿的加入方式以及β-环糊精的用量对产物的收率及选择性均有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β-环糊精10g,氯仿5mL,在9h内加入,反应温度60℃。在此条件下产率为98.6%,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0.
以高岭土、超细碳粉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方法合成出性能良好的β—SiC晶须,并研究了碳粉加入量、烧成温度对β—SiC晶须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成温度1500~1600℃,碳粉加入量4~10%(wt)为较好的晶须合成条件。该方法制备β—SiC晶须的生长机理为“VS”机理。  相似文献   

11.
β—甲胺基苯丙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于善 《湖北化工》2000,17(6):14-15
以β-溴苯丙酮为原料,发两步制取β-甲胺基苯丙醇,第一步收率为82.7%,第二步收率为87.0%,β-甲胺基苯丙醇纯度为99.4%,红外谱图符合文献值。  相似文献   

12.
β—榄香烯和γ—榄得烯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弘  廉晓红 《沈阳化工》1999,28(3):11-12,36
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定量测定的方法,对不同种榄香烯异构体几个浓度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β-榄香烯比γ-榄香烯相对稳定,榄香烯的稳定性与各种异构体间的含量的比例有一定的关系,无论以哪 一种异构体为主,只要另一种异构体的含量超过15%,稳定性将降低,这为原料的药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蔡春  吕春绪 《化学试剂》1994,16(2):85-86,89
β-CD存在下对苯酚进行两相硝化反应,可以明显改善反应的位置选择性。研究了有机溶剂极性、硝酸钠用量及反应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对几种不同结构的β-二酮化合物光色互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光色互变行为,而另一些则不能观察到该现象。对该类化合物的光色互变行为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田毅成 《玻璃》1990,(6):6-8,35
本文介绍了采用氧化熔融和分开制做的方法研制熔铸α-β氧化铝流槽砖的过程.制做的流槽砖经磨床加工后,尺寸公差小,并且具有整体流槽砖基本相同的使用效果.制品的理化性能和使用效果好,可用于我国浮法玻璃熔窑.  相似文献   

16.
用薄层色谱法分离测定了烤烟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对展开剂作了探索,分离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β—萘甲酰三氟丙酮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忠  罗文宗 《化学试剂》1992,14(5):314-314,273
β-萘甲酰三氟丙酮(β-NTA)是目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中效果最佳的荧光增强剂,其灵敏度可达1.6×10~(-18)mol铕/井形管。Adams 和 Reid 等研究了有关 RCOCH-R'COCF_3型双酮的合成,他们以甲醇钠作催化剂,分离条件比较复杂。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在90℃恒温减压蒸馏12h。此条件比较苛刻,而且所得产率只有45%。本工作参考液态乙酰三氟丙酮的合成方法,以2:1的金属钠和甲醇作催化剂,省掉了90℃恒温减压蒸馏,使分离步骤缩到1.5h,β-NTA 的产率提高到80%。熔点测定、红外光谱鉴定及荧光强度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生产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生产技术,对温度、pH值、萃取方法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宪  皮金红 《化学试剂》1992,14(6):321-322
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的存在下,以固体碳酸钾为碱,β-羰基砜与卤代烃在乙腈中共热即可顺利发生一元烃化反应。  相似文献   

20.
β—氰乙基甲基二氯硅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β-氰乙基甲基二氯硅烷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的进展做了较详细的评述,并对有关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