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小企业》2007,(1):25-25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全国政协委员、新上任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协会要作为国内4200万中小企业的‘娘家’,要为中小企业‘说话’,不‘长牙’可不行,得努力让自己‘长牙’,要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真正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中小企业节2011年11月5日在成都市隆重开幕。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上海小企业》2007,(7):F0002-F0002
6月24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长三角地区服务中心在上海成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为服务中心揭牌。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有关部门、服务机构和企业参加了揭牌仪式。服务中心将本着”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有益活动。提供有效服务”的宗旨,致力于为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提供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4.
对话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谈如何优化信贷结构、多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的兴旺发达都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对中国这样处于转轨之中的新兴经济体而言,融资难便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谈起融资难问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有"中小企业培育者"之称,退休前是副部级领导,官至国家发改委副  相似文献   

5.
陈崇钰 《中外管理》2013,(11):66-66
未来的民营银行应当是以民间资本为主发起设立的区域性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类似于部分国家的社区银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曾笑称,银行现在都把自己开成了“当铺”——目前市场上所有商业银行开展贷款采用的都是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的方式,而担保贷款归根到底还是抵押贷款。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不容乐观,缺少或没有抵押物仍是一大阻碍。适合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资源绝大多数都被大企业垄断,造成“饿的饿死,撑的撑死”的怪相。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小企业》2009,(6):85-86
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成立10周年庆典暨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9年5月22日在深圳市隆重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宫维平、深圳市副市长唐杰、市人大副主任邱玫、市政协副主席姚欣耀等领导同志和米白社会各界的嘉宾及会员代表1000人出席了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7.
王颖  松子 《英才》2005,(8):34-35
从锦西到深圳再到北京,李子彬历经大型国有企业厂长、地方政府官员、中央部委干部。做过五种岗位的官员后,李子彬对于“做官”有了自己的一番体会。  相似文献   

8.
梁冬梅  松涛 《英才》2007,(2):51-51
“就我本身的个性特点,我喜欢做自己主动性更多一些的工作。”一年前,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的时候,身为发改委副主任的李子彬坦言。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这次的经济下滑中恢复过来的时间,要比美国、日本、欧洲恢复的时间短很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子彬此间也认为.眼下.中国经济中的一些先导性指标正在出现新的变化.并为经济扭转下滑趋势提供了参照。他们所言的积极迹象包括:2008年11月份信贷开始增长,比前1-10月份的平均月度新增贷款增长翻倍:A股市场从2008年11月的第二周开始上涨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虽然还在衰退区间.  相似文献   

10.
刘威 《中外管理》2014,(2):20-20
2013年12月28-29日,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中科商学研究院等联合主办,《中外管理》作为媒体主办的"CCTV《中国创业榜样》浙江峰会暨第九届中国民营企业家(领袖)论坛",在杭州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政·新局·创业·创新"。本刊总编杨光邀请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为大会做了"解读三中全会后中小企业出路"的主题演讲,并携《中外管理》第九届"管理中国"总评选的获奖代表企业:华耐家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贾锋、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边书平,  相似文献   

11.
赵明 《公司》2000,(10)
9月17日,在西安举行的中国科协2000 年学术年会的特邀报告会上,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子彬披露了西部大开发的六项战略重点,并提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把握好紧迫感与长期艰苦奋斗的结合、突出重点与带动全面发展的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 李子彬所说的大个战略重点是: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方面,要尽快完成在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把节水放在重要地应。抓紧南水北调的中线、东线方案的比较.论证工作,条件一日成熟,就加快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西…  相似文献   

12.
从锦西到深圳再到北京,李子彬历经大型国有企业厂长、地方政府官员、中央部委干部。做过五种岗位的官员后,李子彬对于“做官”有了自己的一番体会。“中国的干部有三类,一类是又当官又干事儿,一类是当官不干多少事儿,一类是干事不当官。”对于自己目前“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经营》2003,(4):24-24
国家资金有限,而北京办奥上海办博,对西部大开发会有牵制?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回答是没有影响。本届政府对西部大开发作了安排,而目前有几位官员也正在研究西部专项资金问题,以保证解决西部开发资金。西部开发3年多来,中央投入基本建设资金2600多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增加3000多亿元,带动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书画摄影     
《中国中小企业》2010,(1):86-86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这句话体现的是文化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中小企业领导和员工里,在从事中小企业政策制定、中小企业服务的同行内,许多人不仅专业能力出类拔萃,而且有广泛的业余爱好和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协助展示中小企业文化的水平和成就,是我们的服务内容之一。自本期始。本刊开辟“书画摄影”专页,宣扬生气蓬勃的中小企业文化。展示中小企业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反映中小企业多姿多彩的发展历程。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一起来为中小企业鼓与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经济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群体,也是技术创新最需要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促进了中小企业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在认真贯彻国家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时,就如何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各级政府和中小企业自身需要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员工劳动技能、推动中小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这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的问题。不少中小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产品档次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市场经济所淘汰,企业宣告破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制胜--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各国的经济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有挑战,发展壮大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共同目标,单纯模仿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条死胡同,而模仿创新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要,是其在新时代发展壮大的锐器。  相似文献   

17.
杨宜  梁红 《财会通讯》2009,(2):19-20
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缋。与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是不平衡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于中小企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从紧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艰难。  相似文献   

18.
曲芳  常伟  王涛 《活力》2005,(8):36-36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社会对中小企业已愈来愈重视,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中小企业如何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重大课题。虽然,中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多方面的因素,但人才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在该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诸如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创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等。这其中,打破市场垄断,破除市场进入障碍,是扩大中小企业活动领域、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管理中,薪酬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人才危机,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帮助中小企业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在总结现代薪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比较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流程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