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方某,女,68岁,退休人员,因发现血钙升高10个月,于2006年03月03日入院。10月前因患“糖尿病”在门诊就诊,行生化检查发现血钙为3.12mmol/L,血磷为0.89mmol/L,无乏力、手抖、骨折,无消化道症状,无精神症状及结石。1月后复查血钙3.21mmol/L,血磷0.80mmol/L。3月前进一步查24h尿钙磷为:钙5.10mmol/L、磷7.06mmol/L(全天尿量为1600ml);  相似文献   

2.
目的: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等问题上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探讨.方法: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5名,均行甲状旁腺全切术,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1 d、1周和6个月检测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和血钙、血磷水平,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瘙痒、骨痛等症状及生质量等方面改变,观察术后并发症,了解继发性甲旁亢的复发情况.结果:35例患者(100%)甲状旁腺病理上均有结节性增生,部分合并弥漫性增生.在35例患者中共发现138枚甲状旁腺,其中有2例(5.7%)仅有3枚甲状旁腺.术前iPTH(2 152.59±937.88)pg/mL,术后7 d iPTH(14.11±14.42)pg/mL,iPTH显著性降低(P0.05);术后7 d血钙水平为(1.61±0.32)mmol/L,多数患者存在手足麻木症状,但经过静脉及口服补钙治疗,低血钙症状可以控制,患者能够良好耐受,均未发生严重低血钙事件.术后患者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甲状旁腺全切术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1978年8月以来,用带血管甲状旁腺异体移植治疗药物难治的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简称甲旁低)13例,包括11例甲状腺手术后继发性甲旁低和2例特发性甲旁低。移植物取自胎儿的甲状旁腺和部分甲状腺,移植至患者的左股部。移植腺体的无名动脉和无名静脉分别与患者左股部的旋股外动脉和大隐静脉行端对端吻合,使移植腺体迅速获得血运供应。手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防止排斥反应,使移植腺体长期存活,小剂量维持用药以减少免疫抑制药物的副作用。移植后1例症状无改善;其余12例移植后血钙值上升,Chvostek征和Trousseau征转阴性,手足搐搦、感觉异常等低钙症状缓解或消失。患者可停用或减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方某,女,68岁,退休人员,因发现血钙升高10个月,于2006年03月03日入院.10月前因患"糖尿病"在门诊就诊,行生化检查发现血钙为3.12mmo1/L,血磷为0.89mmol/L,无乏力、手抖、骨折,无消化道症状,无精神症状及结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的DTC术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基线组)和服药后6月(6月组)、服药后12月(12月组)检测血清中甲状旁腺素(PTH)和钙(Ca)水平.结果:6月组、12月组分别与基线组比较,PTH和血Ca均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组与6月组比较,PTH和血C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3例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s)的甲状腺及其甲状旁腺进行了组织观察,发现在甲状腺被膜内、外,甲状旁腺小叶间,以及二种腺体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形态、大小及数量不一的神经节存在。神经节系由神经节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节前、节后纤维组成的实体,节外包有被膜。神经节细胞为长轴突多极神经元,细胞核大而圆、呈空泡状、多偏位存在,核仁明显1~2个。尼氏小体丰富,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本文尚对神经节的副交感性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1Tl/99mTcO-4双核素减影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优势。方法:对10例怀疑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患者进行201Tl/99mTcO-4双核素减影显像检查,其中病理诊断PHPT5例(腺瘤3例,腺癌2例),非PHPT5例。结果:5例被确诊为PHPT的患者中,双核素减影显像阳性5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阳性符合率100%。5例非PHPT的患者中,双核素减影显像均为阴性。结论:双核素减影显像是诊断PHPT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定位诊断更具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01Tl/^99mTcO4^-4双核素减影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优势。方法:对10例怀疑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患进行^201Tl/^99mTcO4^-4双核素减影显像检查,其中病理诊断PHPT5例(腺瘤3例,腺癌2例),非PHPT5例。结果:5例被确诊为:PHPT的患中,双核素减影显像阳性5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阳性符合率100%。5例非PHPT的患中,双核素减影显像均为阴性。结论:双核素减影显像是诊断PHPT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定位诊断更具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移植前组织培养能延长移植物在终宿主体内的存活时间,目前较普遍的是采用组织液培养,但这种培养方法有许多缺点:培养环境难以稳定,培养液易受污染,移植物易交性坏死,因此,有必要寻找一更可靠的培养方法。裸鼠是一种无胸腺鼠,没有T淋巴细胞,对异种移植物不排斥,近年广泛地被用于肿瘤学及免疫学研究,但应用于器官移植尚不多见。 Sollinger等人发现成人甲状旁腺(PTG)在裸鼠体内培养120天,PTG结构完好,但作为较理想的供体胎儿PTG能否在裸鼠体内存活尚无人知。本实验将胎儿PTG 23块分别在裸鼠肾包膜下培养10—30天,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发现PTG结构完整,无变性坏死,无淋巴细胞浸润。应用裸鼠体内培养14天的胎儿PTG行临床移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三例,移植疗效良好,证明经裸鼠体内培养14天的胎儿PTG仍可发挥较好的功能。另外,发现一例甲状旁腺瘤在裸鼠体内培养42天,其结构完整,无淋巴细胞浸润,与培养前的新鲜组织无明显差别。我们认为裸鼠可作为PTG移植物的一种理想培养工具,为移植体内培养开辟了一个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之一.将人工合成全长人PTH(hPTH(1-84))的核苷酸序列插入pThioHis A载体中,然后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IPTG的诱导下,成功实现了rhPTH(1-84)的原核表达.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初步确定1:40接种LB+30%M9盐溶液的发酵培养基,37℃培养至OD600 nm=0.8时,加入终浓度为0.6 mmol/L的IPTG,诱导8 h的较优发酵程序.  相似文献   

12.
人甲状旁腺素的基因表达及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甲状旁腺瘤组织中分离到mRNA,逆转成cDNA后,设计带有突变碱基的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hPTH基因,使N端前5氨基酸的碱基富含腺嘌呤核苷(A).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IC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实验证实hPTH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1%;细胞粗步处理产物经腺苷环化酶的生物鉴定实验证实,重组hPTH具有生物活性,粗产物500倍稀释后,hPTH的放免活性为206.5ng/L,为对照的415倍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患者,女, 64岁, 发现 "左颈部甲状腺"肿大20年,未予治疗.近半年来反复发作咳嗽、胸闷,且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声音沙哑.无呼吸困难,无咯血,无胸痛头晕,无吞咽困难,无四肢乏力,眼睑下垂,体重无明显增减.无心悸多汗,无手颤怕热.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例1病历号:20673琚某某,女性,68岁,首发症状为发作性肢体油搐。口角歪斜,腕关节,指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双手为典型的助产士手,有意识障碍及尿便失禁。于95年6月作过甲状腺手术,术后低钙性抽搐三次。入院前一天抽搐7~8次,数分钟后好转。检查:神经系统未见限局性定位体征,Chevostek征阳性,Trouseau征阳性;CT显示:双侧基底神经核区,背侧丘脑、小脑齿状核、颞叶广泛性、多发性、弥漫性钙化,CT值160H单位;查血清钙1.96mmoe/L;血磷1.425mmoe/L;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肾功能正常。例2病历号:20938崔某,…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及矿物质代谢的影响。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随机分为3组:HD(普通血液透析)组、HFHDF(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组、HFHD(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各14例,透析治疗12周,分别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透析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HD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F组和HFHD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FHDF组和HFHD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及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骨及矿物质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时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混悬液,10 min后待中央区黑染后再行清扫术,对照组按传统手术方式行甲状腺切除术.统计两组清扫组织中淋巴结数量、转移淋巴结数量及甲状旁腺数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清扫淋巴结数目、清扫转移淋巴结数目及甲状旁腺误切数目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纳米碳使中央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且在黑染组织中均未发现甲状旁腺.结论纳米碳示踪效果确切,而且甲状旁腺不黑染,可达到既彻底清扫淋巴结同时又使甲状旁腺易于识别和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主要抗癫痫药(ADEs)卡马西平(CBZ)及丙戊酸钠(VPA)对甲状旁腺功能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旨在为预防药物引起的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观察了60例年龄在18~40岁间确诊的癫痫患者.30例单独服用丙戊酸钠,30例单独服用卡马西平,时间≥6个月.5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每组男女各半.3组均测定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降钙素(CT)、血清钙(Ca2 )、血清磷(P3 )、碱性磷酸酶(ALP);分别进行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卡马西平组血清Ca2 、P3 的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低,丙戊酸组血清Ca2 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在这两组中血清PTH、CT、ALP的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低.结论:卡马西平和丙戊酸均可引起血PTH、CT的异常增高和骨密度的降低,最终导致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将化学合成的rhPTH(1-34)基因用PCR扩增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5b( ),使rhPTH(1—34)融合于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dos)的羧基端,并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经纤维素树脂亲和层析纯化后,经Factor Xa裂解释放出rhPTH(1-34),再通过纤维素树脂亲和层析、C4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rhPTH(1-34)纯品.每升培养液可获取3mg高纯度的rhPTH(1-34).经质谱测定,所得样品的分子量为4117.0Da,与rhPTH(1—34)理论分子量一致.  相似文献   

19.
人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由人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直链肽,含84个氨基酸,是维持体内钙磷平衡的主要激素。PTH通过识别骨骼、小肠和肾脏等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与降钙素和维生素D共同调节Ca2+,PO43-的代谢,具有明显的成骨作用。研究发现,PTH的N-端34肽(PTH 1-34)具有完全的PTH受体结合能力与生物活性。目前PTH 1-34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注射剂已在美国上市,但价格昂贵且需要每天注射给药。而国内关于PTH1-34的临床研究很少,所以有必要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取PTH 1-34,降低成本并可大规模制备目的蛋白。本文概述了PTH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利用目前发展较快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构建了高效表达PTH 1-34毕赤酵母工程菌。为今后上发酵罐摸清条件。  相似文献   

20.
12例日本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相关神经脊髓病矮小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HAM/TSP矮小患者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PHP)的关系,HTLV-Ⅰ抗体检测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剂法,PHP的诊断根据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值,中手骨短缩,对外因性PTH进行负荷试验.结果表明:3名患者可诊断为PHP.HAM/TSP矮小患者可能并发PHP,其理由尚未完全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