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楚平 《重庆建筑》2016,(10):23-26
该文详细分析了江苏银行宿迁分行结构隔震设计的全过程。首先进行了结构隔震必要性的分析,其次采用ETABS程序对隔震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评价。最后作出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地区某超高层建筑为工程案例,对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采用了ETABS软件分析该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使其满足规范要求。运用STRAT软件进行结构大震弹塑性分析,并对关键构件的损伤状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都达到了性能设计的目标,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抗震性能达到相关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3.
组合钢板墙是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抗侧力构件。对钢框架-组合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顺序和破坏模式,并与基本自振周期相近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以考查组合钢板墙对钢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组合钢板墙筒体结构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差不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很快发生塑性损伤,随即刚度严重退化,而组合钢板剪力墙中的钢板先屈服,可以减缓核心筒的刚度退化,提高核心筒的延性,从而改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城镇大量砌体结构老旧多层住宅面临抗震加固、功能提升等需求。为研究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一个5层无筋砌体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测试分析了7度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裂缝损伤发展状况以及楼层加速度、位移、自振频率、阻尼等变化规律。同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用基于抗震鉴定标准、基于承载能力、基于位移和延性等不同方法,评估了试验模型对应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纵向在7度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分别处于完好、轻微破坏和局部倒塌状态,不满足GB 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中对7度区A类建筑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无筋砌体结构多发生薄弱层屈服破坏,整体结构延性很差,保证抗震墙面积率或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实现无筋砌体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无筋砌体结构抗震性能随高宽比增大而降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该文详细分析了宿迁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消能减震设计的全过程。首先进行了结构减震必要性的分析,其次采用ETABS程序对减震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评价。最后作出罕遇地震作用下关键构件的性能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作用下,关键构件性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6.
围绕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雏鹰楼的加固设计和抗震性能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检测公司的鉴定结果,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和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对其进行加固设计,并对梁、柱截面进行了验算。随后,基于结构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最后,开展了结构在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远、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显著提升,梁、柱截面满足抗震要求的同时,结构层间位移角得到有效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最大可减小78.4%;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近场地震工况的结构底部层间位移角分别为远场地震工况时的1.42,2.07和3.66倍。  相似文献   

7.
交错桁架在多遇地震下表现出非常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MPA方法,对交错桁架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建立有限元平面模型,分析不同结构高度结构高宽比、桁架形式、桁架跨高比、空腹节间距、底层桁架布置以及底层支撑形式对交错桁架在罕遇地震下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发现:随着结构高宽比和空腹节间距的减小,以及结构高度减小和平面桁架的落地,交错桁架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结构进行多级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能够揭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行为反应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优化的抗震性能设计和更加有针对性的加固改进方案.以多层和高层RC框架结构为例,分别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多遇、基本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Pushover分析与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抗震性能评估结果一致,基于抗震性能评估的工作量和精度需求的考量,推荐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9.
王静辉  王广部  刘清 《建筑科学》2020,36(7):115-122
针对深科技城A座超高层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承载力突变、其他不规则超限项,结构进行风洞试验与规范风荷载作用下对比分析,并对其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化设计,采用动力弹塑性的方法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作用下,构件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要求,对结构薄弱部位采取抗震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SATWE和ETABS两种软件对南京某33层高度为136.0 m超高层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反应谱比较分析、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抗震性能目标,进行了相应的性能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软件多遇地震反应谱分析结果一致,罕遇地震下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要求,结构主要受力构件损伤较小,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朱宏平  谭平  叶昆 《建筑结构学报》2019,40(10):122-131
基础隔震结构在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GB 1803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引入了极罕遇地震作用,有必要探讨基础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以两自由度体系(简化模型)和多自由度体系(纤维模型)的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基础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统计结果,分析并比较了设计、罕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屈服承载力(即降低上部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和LRB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参数对整个LRB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降低抗震设防烈度的方式对隔震后的上部结构进行结构设计并不可取;为了保证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LRB基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和LRB隔震支座不发生破坏,应尽可能使用大直径和低橡胶剪切模量的LRB隔震支座;如何保证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要求以及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某超限高层住宅的建筑造型造成结构具有平面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及抗扭刚度弱的特点,运用两种不同结构设计计算软件进行了结构在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对比,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针对结构的超限特性进行了专项研究,采取了合理的抗震设计措施。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有效的抗震性能设计,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实现了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粘滞阻尼器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抗震性能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附加粘滞阻尼器的12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分别进行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根据计算,对比分析原结构和附加阻尼器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对结构减震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某平面不规则高层剪力墙结构工程为研究对象,用SATWE与Midas Building两款软件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多遇地震下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计算,再用Push-over方法分析该工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通过计算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评估其抗震性能,供同类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烈度区某框架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en建立原结构模型和增设粘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可大量耗散地震动能量,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减震效果较为显著,结构抗震性能满足预期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结合郑东商业中心复杂连体超限高层结构,应用SATWE,YJKS,MIDAS Building等多种软件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分析,并进行结构在弹塑性阶段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了解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动力特性。针对结构特点,选用了合理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经过对结构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的计算,结构性能状况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某三角形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从抗震概念设计出发,对结构的选型、布置及抗震设计进行了论述;对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并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对结构的关键构件进行验算。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选型合理可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多尺度方法研究空心柱-箱型转换层-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多尺度方法,建立结构多尺度分析模型,上部剪力墙结构采用壳单元来模拟,转换层与空心柱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对整体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抗震性能分析,重点考察空心柱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良好。多尺度方法既能满足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又能很好地模拟局部构件的应力应变情况。该结果为复杂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潍坊白浪河无轴式摩天轮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然后,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响应;最后,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法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基频较低而且频谱密集,多数振型以Y向振动为主;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强度和变形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均处于弹性阶段,结构变形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由此可见,无轴式摩天轮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齐宗林 《山西建筑》2022,(9):9-13,29
某中学教学楼因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抗震性能不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要求,采用在原有结构中设置墙式铅剪切型阻尼器的加固方法提高其抗震性能.运用SAP2000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确定了消能减震加固方案,然后对该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下的减震效果进行了验证,也介绍了阻尼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