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24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3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1%,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率较高,副作用较小,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亚急性肝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医对照组(15例),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TBIL、PTA水平。结果:治疗第8周,两组患者的血清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TA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清TBIL水平低于西医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PTA较西医对照组显著升髙(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西医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百色市田东县右江矿务局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血脂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占2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脂、血糖指标,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2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为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明显改善相关的临床症状。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体质问题,并发症和基础疾病较多,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血糖的同时也对患者进行了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24h尿蛋白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较单纯西医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2例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84.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合中医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通乳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相对于单纯西医方案治疗能取得更显著临床疗效,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值得临产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入选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糖尿病低血糖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0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干预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痊愈的患者32(64%)例也明显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低血糖疾病的治疗当中,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能够非常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低血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N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予自拟扶正肃肺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原发病灶的临床治疗效果、5年内生存率;观察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内生存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给予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住我院病房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配合度。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7.78±0.59)mmol/L、餐后2h血糖(11.23±0.7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4±0.67)mmol/L、(12.65±0.81)mmol/L(P0.05),配合度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配合度,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02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患者肺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67.3%,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清肾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清肾解毒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凊肾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测定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值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77/80)、81.25%(65/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的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与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64例进行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联合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总体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出院后三个月内低血糖的出现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三个月出现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