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广利  张明敏 《兵工学报》2014,35(1):140-144
提出了一种度量不确定海洋环境中被动声纳作用距离的计算方法,推导了当海洋环境中存在单个和多个不确定参数时被动声纳作用距离与不确定参数之间的关系,继而获得被动声纳作用距离的概率分布,以极大似然准则确定此时被动声纳的作用距离。针对海洋环境存在单个和多个不确定参数时的情形,计算了被动声纳的作用距离。该方法充分利用不确定海洋环境参数的概率密度信息,对不确定海洋环境参数的概率分布不做特定要求,且无需设定用以估计作用距离的门限。  相似文献   

2.
水声对抗中由于战术使用及作战态势的复杂性,使得水下连续爆炸对抗鱼雷声纳的效果难以评估.本文分析了水下连续爆炸对抗鱼雷声纳的原理及其对抗主动、被动声纳的模型,针对有无水下爆炸干扰的2种情况,建立了主动声纳探测模型,并且根据模型求解了在不同频率、不同装药量下主动声纳的探测距离,然后以探测距离平均缩减量及平均缩减率为准则,运用仿真判断对抗效果,分析了有无水下爆炸声干扰时主动声纳探测距离随频率、装药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远程反辐射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发展远程反辐射导弹的必要性,研究了反辐射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技术,指出了超宽频带被动雷达导引头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杨秀庭  赵晓哲 《兵工学报》2012,33(4):503-507
以潜射鱼雷的浅海作战应用为背景,结合3种典型水文条件,计算了鱼雷舷侧阵声纳对中频主动声纳信号的作用距离和测向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在潜艇反舰作战中,利用水面舰艇发射的主动声纳信号,潜射鱼雷的舷侧阵声纳可实现目标的远程被动探测;而当目标可探测时,鱼雷舷侧阵声纳具有较高的目标测向精度,一般可满足鱼雷远程自导导引对测向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双基地声纳探测范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丽  蔡志明 《兵工学报》2007,28(7):839-843
双基地声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单基地主动和被动声纳的优点,具有扩大探测范围的优势,但并不能够在全方位上都获得探测距离优势,在某些方位上甚至不如等效单基地声纳。在双基地声纳系统中,根据能量关系推导出双基地声纳系统最大可探测范围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基线长度、等效半径与探测范围和各个方位上的探测距离的关系,提出了优势区域、优势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双基地声纳的几种优化使用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曹震卿  贾跃 《鱼雷技术》2011,19(4):260-262
针对双速制反潜鱼雷在潜艇鱼雷报警声纳作用下的作战使用问题,由辐射噪声经验公式分析了鱼雷航速的变化对其辐射噪声强度的影响。根据被动声纳方程,在鱼雷航速变化情况下,研究了潜艇鱼雷报警声纳对双速制鱼雷报警距离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鱼雷报警距离随鱼雷航速增加而增加,提出了双速制鱼雷作战使用中应注意航速设置,以低速航行来降低潜艇的鱼雷报警距离,从而增强鱼雷的隐蔽性以及攻击的成功率,为鱼雷攻潜战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基地声纳的反潜巡逻机检查搜潜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反潜巡逻机检查搜潜存在作用距离短、搜索盲区大、精度低和经济性差的缺点,提出基于多基地声纳的反潜巡逻机检查搜潜方法.根据反潜巡逻机先布设的多基地声纳阵得到潜艇初步定位坐标,以4种不同的方案补投被动浮标,并利用声波衰减原理和TOL算法分别通过Matlab进行多基地搜索概率和GDOP定位精度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反潜巡逻机进行等边三角形补投被动浮标情况下的多基地声纳检查搜潜方法具有高搜索概率和定位精度,并能使用较少的浮标形成一个有效的检查圈.该方法可应用于反潜巡逻机检查搜潜,对反潜作战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MGEKF的被动声纳目标探测数据融合仿真模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恺  丁艳 《鱼雷技术》2010,18(1):35-40
针对水面舰编队联合反潜战中目标探测数据融合建模的需求,研究了被动声纳目标探测的修正增益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了一种在分布交互仿真系统中使用Simulink滤波模型的方法,采用了共享内存技术和Simulink的S函数作为接口与Simulink模型进行数据交互和同步,完成了基于Simulink的角测量系统的被动声纳探测数据融合仿真模型开发。仿真结果表明,该数据融合仿真模型可满足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反潜巡逻机传统应召搜潜效能,提出采用反潜巡逻机应召布放多基地声纳阵的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潜艇信息,利用多基地声纳的优势建立反潜巡逻机应召布放圆形、方形、三角形多基地声纳浮标阵搜潜模型,依据声波衰减原理,通过Matlab仿真初始距离,潜艇初始概略分布、潜艇经济航速、布放半径和被动浮标布放个数对各方案搜潜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3种多基地阵方案的搜潜效能随着初始距离、初始概略位置分布、潜艇经济航速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条件下,圆形多基地阵的搜潜效能最佳,且相比同样基于传统方法的圆形被动浮标阵搜潜效能提高明显,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布放半径和被动浮标布放个数.该方法适用于反潜巡逻机应召搜潜,对反潜作战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被动定向声纳浮标跟踪潜艇优化布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定位跟踪潜艇,对反潜战术中被动定向声纳浮标布阵进行优化研究.依据被动定向定位原理仿真分析不同浮标阵型下的定位精度,得出跟踪潜艇布阵原则;结合潜艇跟踪滤波模型提出用被动定向浮标跟踪潜艇优化布放流程;并对现有浮标跟踪潜艇方法进行改进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浮标布阵方法能够实现对潜艇的连续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11.
双基阵纯方位水下被动目标的跟踪算法,以带拖曳阵声纳的潜艇为模型,将双基阵跟踪转化为随机跳动的特殊单基阵跟踪.当潜艇利用双基阵进行目标跟踪时,把双基阵跟踪等效成单站跟踪,再采用伪线性估计器对目标的运动要素进行解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目标和潜艇的运动态势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水面舰艇编队使用拖曳线列阵声纳对潜搜索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曳线列阵声纳,具有良好的探测性能和隐蔽性,但是因其被动工作方式以及其他技术上的限制,舰首附近存在着一定角度的舰首盲区,针对该问题,分析了编队对潜搜索时弥补盲区的方法,提出了三舰编队弥补拖曳阵声纳舰首盲区的配置和使用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提高对潜搜索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夏奎  郑援  胡先锋 《鱼雷技术》2010,18(3):236-240
目前在使用噪声干扰器进行仿真时,声纳波束旁瓣对干扰器干扰效果会产生影响,而且在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机动中一般使用平均加速度旋回模型或者先旋回后加速模型,准确度不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仿真过程中增加了声纳旁瓣对噪声干扰器的影响,改进了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机动模型,增加了潜艇变速过程中的电量消耗模型,并把潜艇的对抗时间和电量作为衡量指标,搭建了潜用干扰器对抗舰艇主动声探测仿真的框架,设计了仿真流程,仿真结果与已有试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14.
张东俊  黎潇  米杨 《兵工学报》2020,41(5):958-966
潜艇探测能力是在实战对抗中获取作战优势的先决条件。声探测作为潜艇最主要的感知探测手段,与潜艇姿态、敌我相对位置、作战行为和环境有密切关系,静态声探测指标无法满足推演评估需求。从实战过程中潜艇运动行为对声纳实际探测能力的影响关系出发,构建了基于交战进程的潜艇行为运动方程和声纳机理方程复合函数,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声感知交战行为机理方程,结合航行试验数据进行了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机理方程揭示了声纳探测能力随潜艇姿态、空间位置、航速等运动变量变化的随动规律,是构建潜艇作战试验动态仿真推演评估系统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指挥员拟制对潜直线巡逻搜索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建立反潜直升机吊放声呐对潜直线巡逻搜索搜潜概率计算模型.以2架反潜直升机为例,拟制不同的直线巡逻搜索方案,对3种典型搜潜方案下的发现目标概率进行计算,并给出搜潜方案优选建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指挥员拟制搜潜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可推广至多架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呐对潜直线巡逻搜索.  相似文献   

16.
叶浩亮  刘明雍  高江 《鱼雷技术》2011,19(5):391-395
使用自航式声诱饵对抗自导鱼雷、优化其对抗作战方案是进行理论研究和潜艇防御作战的重要问题。针对潜艇发射自航式声诱饵对抗主动声自导鱼雷作战态势,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和时间序列仿真法,依据潜艇、鱼雷和自航式声诱饵之间的位置、状态,主动声纳方程以及鱼雷捕获命中目标的判据,对不同报警距离和报警舷角下潜艇的生存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了有利于潜艇生存的规避方式,对于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试验设计还是作战层面来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