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有国家级贫困县35个、省级贫困县17个,约占全省总县数的50%,其中80%的县煤炭资源丰富.在这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县中,农民的收入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并不大,出现了"县富民贫"的现象.本文以宁武县和武乡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贫困理论分析了两县十年来贫困的原因,提出了两县的脱贫对策,以期为山西省贫困县脱贫致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以多维矢量形式存在被测对象的测量质量评定问题,该文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和多元概率统计方法,将测量不确定度理论进行了向多维的拓展;对多维情况下的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律进行了推导;论述了多维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及空间几何意义;提出了以多维不确定度比较不同测量结果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常用多维测量方法,如等精度独立多维测量和不等精度独立多维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理论具有较完备的体系,能够满足测量实际中常用多维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需求。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8—2017年我国30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并在进一步分析中探讨了地区异质性与普惠金融水平的门槛效应等问题。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对各省农村的收入、健康、教育、权利贫困减缓和总体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均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普惠金融的多维相对贫困减缓效应存在地区间异质性,对中部地区贫困减缓作用最大;随着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发展对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存在边际递减效应。总体来说,普惠金融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值得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失业、疾病、教育等成为收入之外的城市新贫困源头,从多维视角分析城市贫困问题有利于找出致贫原因,从而科学地制定反贫困对策.论文在 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基础上进行非等权改进,设定收入、教育、健康保险等6个维度以构建城市家庭多维贫困测度模型,并对广东省中山市城市贫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多维贫困测度模型能够定量测度某一城市的多维贫困发生规模,通过维度分解可以发现该城市主要的贫困维度,政府可据此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江西省罗霄山片区15个国家贫困县(市)农村地区调研数据,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从经济收入、教育水平、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交通等5个维度,对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多维贫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罗霄山片区有82.13%农村家庭至少存在3个指标的贫困,其中教育年限、交通工具、家庭健康和人均收入等4个指标对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农村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相对较大,而且该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维贫困现象。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江西省罗霄山片区今后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也为政府今后制定该地区反贫困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厘清国内外多维贫困研究的知识图谱,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演进,为后续研究提供创新空间。以"multidimensional poverty"为主题,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的225篇文献和以"多维贫困"为主题在CNKI检索到的32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依托Cite Space知识图谱功能,对近21年国内外多维贫困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多维贫困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10名作者间有一定的集群结构;2) 1998—2018年,国际多维贫困研究热点主要是"贫困"、"多维贫困",国内多维贫困研究热点主要是"多维贫困"和"精准扶贫";近年来,国际多维贫困研究主要关注"收入不平等"、"福利"、"劳动力参与"等,国内多维贫困研究主要关注"精准识别"、"精准脱贫"、"收入不平等"等; 3)国际多维贫困研究引用量最高文献的作者是Bosse M J,国内多维贫困研究引用量最高文献的作者是王小林。  相似文献   

7.
全面脱贫取得胜利后,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被消除,但多维贫困问题依然广泛存在,成为后扶贫时代扶贫工作的重点。为揭示昌都市多维贫困现状和主要致贫因素,本文依托第二次青藏科考平台,构建了多维贫困综合度量模型,并通过贡献度分解识别出各区县关键的致贫因素。研究发现:在现有模型下,除中心城镇卡若区外,多维贫困问题在昌都市各区县普遍存在,且围绕卡若区呈环状分布,距离中心城镇越远的地方多维贫困程度越高。进一步的因素分解发现,多维贫困是由多个维度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识别出的关键因素作用由大到小为:人均医生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每万人床位数、道路密度、人均床位数和师生比。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凸显概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在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自身价值与合理诉求的今天,从主体间性的理论视角反思女性人文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这一反贫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女性对人自身价值的认知,实现对女性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
多维动态考核评价体系是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重要作用的核心.结合浙江万里学院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借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考核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内容采取相适宜的考核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确定多元评价主体,全方位地把控线上、线下评价内容,采用多维立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极差极小化理论及由此得出的形状误差统一判别准则,运用集合论的观点及多维画法几何图示图解法,提出了评定圆柱度误差的四维图解仲裁方法,并用代数方法予以验证,为解决象圆柱度误差一类由多维参数描述的形状误差的几何判别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扶贫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贫困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性问题;同时,贫困也是一个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性问题。2011年起,我国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500元,扶贫对象覆盖9000万人左右,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但这也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为此,作者对贫...  相似文献   

12.
贫困标准是贫困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有效的经济工具,不仅可以用来统计贫困人口,还有助于政府制定各种政策来消除贫困。当前,我国的贫困标准仍低于国际标准水平,且对贫困人口的识别角度相对单一,采用的贫困户分配方式是由下到上逐级举证的模式,无法达到精准到户的效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解决现有制度的弊端,本文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综合某地区的多维致贫因子,并借助于建档立卡,提出精准识贫的函数假设模型,并通过对比函数结果和民政局在档贫困户之间的拟合度,不断调整函数式,从而达到快速、客观、准确识别贫困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过之穷表现在身世和仕途上,但他的“穷”又带有异于常人之“穷”的特点,且给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深厚的内容及情感。  相似文献   

14.
《Nature》2002,418(6898):569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18,(12):62-65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让人们使用,它的优点颇多,环保、清洁、稳定、收益可观且可靠性强。一些地区光照资源条件较好,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既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战略,又完全符合精准扶贫的相关战略,不仅可以扩大光伏的发电市场,还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稳定收入。本文根据河南省内几个有代表性的光伏扶贫地区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光伏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地区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政策性建议,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扶贫是解决武陵山片区贫困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方向.从教育投入、资源配置和教育规模3个层面建立评价指标,对片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市的教育贫困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片区财政教育投入与全省差距不大,但其他经费渠道严重匮乏;师资配置与全省还有较大差距,师资稳定性差;人才培养能力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为提升片区教育扶贫的效果,必须强化教育投入与资源保障,推进教育服务与资源均衡化,补充和培训高质量师资,并从体制上创新教育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17.
Butler D 《Nature》2012,486(7402):165-166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系列重要讲话,推进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战略要求,河南省加大科技供给和支撑,助力精准扶贫,大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和困难户依靠科技创新脱贫致富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对提升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维持区域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水库移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并成为我国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在参与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制约水库移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精准扶贫视角下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对策建议,供有关水利扶贫部门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皖西地区扶贫与返贫问题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祎  葛向东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4):62-66,96
贫困是困惑人类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初步解决温饱群众的“返贫”问题、“自然障碍区”特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已成为新世纪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本文以皖西贫困区为例,对贫困与返贫的根源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历史遗留问题仍然突出,现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政策制约了开发式扶贫的开展,扶贫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中问题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抵御能力弱,部分群众生存环境恶劣,贫困区社会问题较突出。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贫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反贫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