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填埋气综合利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场数量增加,产生的填埋气总气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目前我国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讨论填埋气的典型利用途径和正在开发中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填埋气是垃圾卫生填埋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同时它又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能源.本论文阐述了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的产生,控制和利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特点和利用现状,提出并分析了燃气内燃机发电技术在城市垃圾填埋治理利用上的可行性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内燃机在城市垃圾填埋治理上的垃圾填埋气发电技术系统方案及原理;并介绍了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主要特点,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我国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垃圾填埋气发电案例,分析了垃圾填埋气发电CDM项目开发的基准线和额外性,评估了我国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可行性,并结合国情指出CDM有利于减少我国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5.
《节能》2020,(1):150-152
国内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倒排设施大多在建场之初的设计建设密度不足,加上我国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特性,导致运行中后期堆体含水率居高不下,现场填埋气倒排不畅的问题。填埋气导排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堆体稳定性、安全运营和后期的封场。所以针对于这一问题,立足国内某填埋场,对该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的现场情况描述,从导气井的铺设、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安装等方面探讨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处理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封场或筛分治理过程产生异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收集处理,以降低垃圾堆体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列举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的不同类型的填埋工艺并分析其优缺点,研究不同填埋工艺下填埋场不同阶段填埋气产生情况,分析填埋场治理各阶段的工艺流程,提出填埋场异味控制的建议措施,旨在降低填埋场开挖、筛分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实施单位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填埋气的充分利用成了需要面对的问题。讨论了几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的利用方法和途径,分析了相关的技术环节或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宁波大岙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宁波大岙垃圾卫生填埋场在填埋气产生量估算的基础上,开发填埋气燃烧系统、填埋气砖厂利用项目、填埋气燃烧发电项目,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传统的垃圾填埋气(LFG)收集方法,着重介绍了对于干燥的垃圾填埋场,如何才能较合理地收集LFG.本文对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利用工程的管理、运营及技术研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气体的产生及其在国外的回收利用北京市环境卫生科研所逢辰生一、填埋生物气产生的最佳条件城市生活垃圾中一般含有65%~75%的有机成分,这些有机物质一旦作填埋处理后就会分解。分解过程见图1。图1城市生活垃圾中各种物质的分解过程当垃圾在填埋场进行处...  相似文献   

11.
刘琳  温静雅  王泽森  李鱼 《可再生能源》2014,(11):1730-1736
文章结合某市3个垃圾填埋场CDM项目扩建改造工程,利用填埋气收集利用方法学ACM0001ver.1与AMS-I.D.ver.6、0-1整数规划方法,以填埋气发电系统GHG年减排量最大为目标,选取建设成本、经济利润、填埋气收集、供电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基于发电机组布局的垃圾填埋气GHG减排优化模型。模型优化方案显示:案例工程优化后发电机组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工程总投资降低7.87%,垃圾填埋气发电系统正常运行且产气量稳定条件下,达产年(2020年)最大GHG年减排当量为6 314 397 t(CO2e),较案例推荐方案增加了11.55%,经济效益提高了19.57%,说明合理调整垃圾填埋场CDM项目扩建改造工程发电机组的布局,不但可以减少工程总投资、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缓解由于填埋气大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  相似文献   

12.
填埋场覆盖层甲烷氧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平安  王琦 《可再生能源》2008,26(1):97-10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特别是食品垃圾含量高,垃圾在填埋后会产生大量填埋气(LandfillGas).甲烷是垃圾填埋场释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温室效应作用是CO2的20倍以上.甲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消耗,但通过土壤进行氧化仍是其最为主要和有效的消耗方式.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文章主要分析了氧化的机理和土壤温度、含水率、厚度以及含氮量对氧化过程的影响;介绍了国际上在氧化产物上的最新发现,从而为如何调控填埋场覆盖层条件以降低甲烷排放提供一种依据并为氧化产物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排放和回收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体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经济可行且对环境有益的技术。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垃圾填埋气体产生、排放及利用情况,分析了几种填埋气体利用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向,即建立配备填埋气体回收装置的卫生填埋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排放和回收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体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经济可行且对环境有益的技术。本文介绍我国目前垃圾填埋气体产生,排放及利用情况,分析了几种填埋气体利用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向,即建立配备填埋气体回收装置的卫生填埋场。  相似文献   

15.
东方网2012年10月11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利用上海老港垃圾填埋气所发电力昨天正式并网。该项目实现满负荷生产后,每年可向上海电网输送绿色电力约1.1亿kWh,能解决约10万户居民的日常用电,每年可减少约66万t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由四期工程组成,占地面积达6.5km2,日处理生活垃圾接近1万t,占全市垃圾产出量的50%  相似文献   

16.
从生活垃圾填埋气发电的实际案例出发,采用Scholl Canyon模型,得到原填埋场及新建填埋场的填埋气产量预测数据,2014年填埋气总产气量和可收集量均为最大,分别为3603m~3/h和2538m~3/h。综合考虑今后系统运行的负荷波动,实际可利用填埋气量为1800m~3/h,发电机组生产运营期的平均负荷为1.79MW。以生产力利用率考察盈亏平衡点,按发电机组生产运营期的平均负荷1.79MW、年运行7500h,即年发电量1341×10~4kW·h考虑,结果表明,当达到计算生产能力的85.95%时,即年发电量为1153×10~4kW·h时,项目可以做到盈亏平衡。为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经收集得到2016年度原填埋场及新建填埋场的填埋气产量,总产气量及收集量与模型预测结果接近。可见,该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及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正海岛生活垃圾处理,受其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一般城乡具有特殊性。目前,大连长海县政府在大长山岛镇设有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海岛居民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压缩后,送该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但隐患仍然存在。伴随着海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这直接导致现有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缩短;同时受海岛土地资源限制,岛内几无扩建、新建垃圾填埋场的空间条件,如不采取措施,不久的将来,长海县将面临垃圾无处填埋的尴尬;而垃圾  相似文献   

18.
垃圾填埋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填埋产生的填埋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带来环境危害,但填埋气富含甲烷,是很好的可再生能源.热气机采用外部燃烧方式,非常适合燃烧填埋气,尽管填埋气具有浓度变化大、热值低和腐蚀性强等特点.而且热气机对气体前处理要求低,可以节约系统造价.针对热气机连续燃烧的特点,采用稀薄燃烧和燃气再循环技术,开发了一套新型旋流扩散燃烧系统和燃烧控制系统,并通过在垃圾填埋场的现场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清洁发展机制与国家鼓励政策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垃圾填埋气的资源化开发工作,但传统填埋处理方式下垃圾生物质资源损失量大、气相转化率与抽采效率低仍是制约我国垃圾填埋气规模性资源化开发的关键因素。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垃圾填埋气资源化开发问题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大力推广渗滤液回灌为核心的垃圾填埋处理工艺,不断优化生物反应器填埋结构与作业方式,积极探索高效的垃圾填埋气抽排装置及合理布井方法,实现地方政府主动参与下的垃圾填埋气高效产出及资源化回收,成为促进我国垃圾填埋气规模性资源化开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信息     
亚洲最大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在沪正式启动近日,亚洲地区目前最大的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上海老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填埋场每天处置生活垃圾8000多t,占市区垃圾产出量的70%以上,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每年节约发电用煤约3.78万t,同时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约1.1亿kWh,满足约10万户居民的日常用电之需。该填埋气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MW,总投资近2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