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勇  李亚力  陈浩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63-1164
目的观察氪激光行虹膜新生血管光凝术联合黏弹剂在小粱切除术中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作用。方法对1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用氪激光封闭虹膜面新生血管,2周后行小粱切除术并术中应用黏弹剂,观察眼压、前房及滤过泡。随访平均10个月。结果术中16例前房无大量出血,术后滤过泡均呈弥散隆起。眼压2周内2-6mmHg、2-4周5-10mmHg,随访期间眼压为8-16mmHg。结论采用氪激光直接封闭虹膜新生血管后再行小粱切除术,同时术中应用黏弹剂能避免发生前房大量出血及出血阻塞滤过口,提高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黏弹剂在角膜穿孔伤虹膜复位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9例(39眼)角膜穿孔伤并虹膜脱出,在角膜修补术过程中联合应用黏弹剂进行虹膜复位所取得的效果。结果 39例(眼)角膜伤口均甲级愈合,其中35眼瞳孔圆形或近圆形,4眼瞳孔呈斜椭圆形,所有病例均无虹膜缺损及粘连。术后视力0.05~0.3者13眼,0.4~0.5者21眼,0.6以上者5眼。结论在角膜穿孔伤并虹膜脱出术中联合应用黏弹剂可利于前房形成,保护眼内组织,避免术中对伤眼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3.
粘弹性物质在伴有虹膜嵌顿的角膜缝合术中的应用戴智贤(广东省番禺何贤纪念医院眼科番禺511400)伴有虹膜嵌顿的角膜穿通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行角膜缝合术后引起虹膜前粘连亦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对18例伴有虹膜嵌顿的角膜穿通伤病人术中采用粘弹剂,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软壳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比较2种黏弹剂在手术精细化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60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分为2组,术中分别应用不同的黏弹剂Duovisc和HPMC,观察术前及术后2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厚度、眼压及前房反应。结果白内障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损伤量在Duovisc和HPM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Duovisc组术后角膜增厚值与增高的眼压值均低于HPM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术后均可见轻微前房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内障术中应用Duovisc软壳技术,可以更有效发挥黏弹剂在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特性,保护眼内组织,提高手术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深层巩膜切除联合粘弹剂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为 11例、19眼青光眼患者行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应用粘弹剂 ,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眼内反应、前房形成情况 ,随访半月~ 1年 ,平均 8.5个月。结果 :19眼术前平均眼压 4 3.8± 7.2mmHg ,术后 1周内平均眼压为 10 .5± 2 .7mmHg ,2周眼压为 14 .5± 4 .5mmHg ,1月眼压为 16 .3± 4 .7mmHg ,3个月眼压为 17.2± 4 .9mmHg ,0 .5~ 1年眼压为 19.2± 5 .2mmHg ,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均无浅前房及虹膜炎症反应。结论 :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应用粘弹剂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安全 ,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自内障行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内1mm做6~7mm弦长切口行白内障摘除,对有虹膜后粘连或机化膜者,用粘弹剂分离或用囊剪剪开机化膜后作开罐式截囊4~5mm,做充分的水分离,注入粘弹剂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毕用毛果云香碱缩瞳,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以上。结果:16眼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时矫正视力≥0.5者5眼(31%);0.3~0.4者6眼(38%);0.05~0.2者4眼(25%);≤0.05者1眼(6%)。手术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2眼,虹膜损伤前房出血1眼,角膜水肿5眼,均在一周内消退。结论: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自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效方法,可保护手术区的滤过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屈伸平  张琳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5):107-107
目的:探讨用改良圈匙免核并注重黏弹剂应用对防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用改良圈匙免核并注重黏弹剂应用,对355例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天矫正视力≥0.5者291眼(82%),脱残339眼(95.5%),脱盲315眼(98.9%)。术后角膜水肿39眼(10.98%)均在3~6天后恢复透明。后囊破裂7眼(1.97%),前房出血4眼(1.13%)。瞳孔轻度变形10眼(2.8%),暂时性高眼压4眼(1.13%)。结论: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时,应用改良后的圈匙娩核并注重黏弹剂应用,就会明显减少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红 《中原医刊》2006,33(10):50-51
目的探讨应用黏弹剂在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37例挫伤性前房积血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者,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应用黏弹剂保护眼内组织,游离血块,压迫止血。结果37例经手术治疗后均一次完全清除前房积血,术后视力提高。结论治疗重度挫伤性前房积血手术中应用黏弹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9岁。患者于8d前因“左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左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术后第3d前房浅Ⅱ度,上方结膜下未见滤过泡,指测眼压T+1。诊断为:“左眼恶性青光眼”并行“左眼玻腔放液前房注气术”,术后第1d,左眼前房维持可,指测眼压Tn;第2d,左眼前房气体吸收后仍浅,指测眼压T+1,给予降眼压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检查:VOS0.1矫正无效,眼压=43nmaHg,上方滤过泡不明显,结膜缝线在位,角膜透明,KP(-),前房浅,中央约1.5CT,房闪(+),颞侧虹膜前贴,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射无,瞳孔缘散在后粘连,人工晶体位正,视盘边清色淡,C/D=0.5,黄斑中心凹反光无,视网膜在位,房角均为窄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间断性隧道切口缝合联合粘弹剂应用治疗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手术效果。方法:对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从2003年至2006年收治的20例外伤性虹膜根部断离进行间断性隧道切口缝合联合粘弹剂应用。结果:术后瞳孔基本恢复圆形15例,欠圆5例,伴双瞳、单眼重影、畏光等现象,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间断巩膜隧道切口手术切口小,有效减少术中产生医源性散光,视力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在角膜内侧切口注射粘弹剂对角膜内皮虹膜晶体起保护作用,用粘弹剂的压力将虹膜推向周边部,即原解剖位置减少器械进入前房造成医源性晶体混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PA治疗真菌角膜溃疡术后大量前房渗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4例严重真菌角膜溃疡分为2组,行穿透角膜移植,均不用激素,实验组于术终或术后前房注射t-PA。术后观察角膜透明度,眼压、虹膜粘连,渗出吸收情况,结果:实验组渗出完全吸收,角膜透明,眼压正常,无虹膜粘连,感染复发3例。对照组中8例角膜水肿,6例继发青光眼,虹膜粘连,感染复发2例。结论:t-PA前房注射治疗真菌角膜溃疡术后大量前房渗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眼外伤治疗中应用手术辅助材料甲基纤维素作为粘弹剂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60眼角巩膜穿通伤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将创伤面清理后应用甲基纤维素直接注至角膜表面以保护角膜上皮,用圆针头边分离伤口边向创口内注入甲基纤维素将组织整复还纳、使前房形成、恢复眼压、缝合伤口。结果 60例患者60眼出院时检查穿通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渗漏现象。其中虹膜前粘连者3例,后粘连者3例。无明显眼内炎发生。矫正视力:手动/眼前~0.1者12眼(包括5例待术的外伤性白内障病人),0.1~0.3者20眼,0.3~0.9者22眼,1.0以上者6眼。结论 手术中使用甲基纤维素作为粘弹剂可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说明其在眼球穿透伤治疗中具有独特的填充、止血保护、调节眼压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各类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5例患者进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术前、术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是否消退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85.7%术后第1天眼压下降,术后1周眼压正常者86%,术后1个月正常的92%,其中有5例行视网膜激光术后视力轻度下降,其余激光治疗前后视力,引流阀植入手术后视力均无明显变化。引流阀植入术后前房出血4例,无一例发生引流管移位,术后1 d出现早期Ⅰ度浅前房者15例,Ⅱ度浅前房者3例,前房消失2例,通过前房注入粘弹剂成形,后均好转。术后1周出现Ⅰ度浅前房8例,Ⅱ度浅前房1例,前房消失0例,术后1个月前房均恢复正常。虹膜新生血管激光治疗后就有所减少18例,术后1 d减少7例,术后1周明显减少28例。术后1个月明显减少或消退30例(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快速控制眼压,术后出血及浅前房的并发症少,中远期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眼外伤玻切术后前房硅油疝患者采用虹膜瞳孔成形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1日~2014年5月1日我院收治的眼外伤玻切硅油填充术后无晶状体眼合并瞳孔散大,前房硅油疝23例,采用虹膜瞳孔成形术,观察3~12个月。结果 21例硅油未再进入前房,2例因角膜内皮失代偿行眼球摘除;术后眼压不高者构成比(100.0%)明显高于术前(65.2%)(P0.05)。12例术前可计数出角膜内皮,其中1例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11例角膜内皮无明显损失,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瞳孔成形术应用于眼外伤玻切术后前房硅油疝可较好阻止硅油再次进入前房,控制眼压,减少角膜内皮的丢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的眼压改变.方法:对100例白内障患者(108只眼)分成观察组(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及对照组(粘弹剂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并进行手术前及术后6h,1,3,7 d;1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测量.结果:观察组术后6h除7只眼眼压升高超过2.80 kPa外,余眼压均在2.80 kPa以下,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观察组眼压降低,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h和术后1d眼压升高,与观察组及本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 d;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升高,而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眼压升高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可以避免术后早期由于粘弹剂引起的高眼压所造成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仍然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但术后浅前房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轻者一般1周左右前房恢复,重者出现前房消失。长期前房不形成者,则会引起角膜内皮失代偿、水肿、白内障、虹膜前后粘连及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为防治这一早期并发症,我院对收治的76例(98眼)抗青光眼手术,术后发生浅前房的16例(18眼)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粘弹剂前房充填在角巩膜穿通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粘弹剂在角巩膜穿通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20例角巩膜穿通伤患者,术中利用角膜缘侧切口及粘弹剂充填前房,恢复虹膜,观察术后半年视力、角膜虹膜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半年,20例眼球全部保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一例发生虹膜前粘连。结论角巩膜穿通伤显微缝合术利用角膜缘侧切口和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防止虹膜前粘连,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毕前房注入曲安奈德2 mg;对照组39例,术式同实验组,术毕前房不注入曲安奈德。观察术后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房渗出、后囊混浊,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角膜水肿、前房渗出、房水闪辉、后囊混浊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瞳孔黏连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有效地减少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严重钝性眼外伤行前后节联合手术时对大范围虹膜根部离断修复简便有效方法.方法 对≥90°虹膜根部离断严重钝性眼外伤21例21眼,在联合行玻璃体切割术前行闭合式单针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先切除脱入前房内的玻璃体,用粘弹剂将卷曲虹膜回复至原位,将预先穿入10-0尼龙线1 ml注射器针头自角膜缘1 mm 切口进针,将离...  相似文献   

20.
角膜穿孔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虹膜脱出,常合并有前房异物或积血.能否使虹膜复位,以及安全地将前房异物或积血清除,对保护视力及Ⅱ期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随着显微技术及粘弹剂的临床应用,为角膜穿孔修复术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们在角膜穿孔修复术中应用粘弹剂,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并发症减少,有效地保护了视力,兹将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