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诱发的小鼠精子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并对同剂量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γ射线能诱发精子染色体产生畸变,随着射线剂量增加,精子染色体畸变率也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将同剂量组精子染色体畸变与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比较发现,精子染色体畸变率及易位率均明显高于骨髓细胞,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流行病学研究概述(1986~2004年阶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本底辐射研究组(中国)从1972年起在广东省阳江市高本底辐射地区进行居民健康调查和流行病学研究。本文是1986~2004年研究阶段的概述:简要地报道了环境辐射的测量和个人剂量估算、癌症死亡率的研究、非癌疾病死亡率的研究、稳定性染色体畸变频率和非稳定性畸变频率研究;对研究结果中发现的两个重要问题作了讨论。1991~2004年阶段的工作是研究组与日本国京都体质研究会合作完成的。本阶段国内完成单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和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  相似文献   

3.
人体细胞染色体对射线比较敏感,在电离辐射作用下,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应用这一指标对放射科医生、原子能企业厂矿的工人、高本底地区居民进行染色体畸变的调查,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为了给高本底地区居民和接触慢性小剂量照射者寻找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我们于一九七四年底对某矿部分职工作了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检查,结果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放化分离、电沉积制源、半导体α谱仪测量的方法,联合测定广东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骨骼中~(232)Th、~(230)Th 和~(228)Th 含量的结果。高本底地区9例居民骨骼中~(232)Th、~(230)Th 和~(228)Th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71±8.33)、(17.29±13.23)和(23.27±11.24)pCi/kg(鲜骨),对照地区4例居民骨骼中上述三种核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2±0.68)、(1.56±0.98)和(1.77±1.14)pCi/kg(鲜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03名煤矿工作人员和45名对照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煤矿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煤矿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4年3月在广东省阳江市高本底辐射地区采用固体径迹法累积测量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水平的结果.高本底地区调查了5个自然村,对照地区1个自然村,有效测量点数共计64个点,其中高本底地区55个,对照地区9个.高本底地区26处土房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7.1 Bq·m-3和12.6 Bq·m-3,29处砖房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1.8 Bq·m-3和4.7 Bq·m-3.同时,还对222Rn、220Rn析出率及室内222Rn、220Rn浓度进行了测量.从调查结果看出,房间通风条件对室内222Rn、220Rn子体浓度有明显的影响,对220Rn子体浓度的影响尤为显著,对222Rn子体浓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报道日本国秋田大学医学部附属临床医院中央放射线部诊疗技师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适应性反应研究。该部有诊疗技师18名,均为男性,年龄25—59岁,职业工龄5—20年。累积吸收剂是0.02—0.22 mSv/月(1971.3—1991.2,1971.2以前的剂量未作估算),以染色体畸变为观察指标。结果表明,职业受照者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职业受照者的淋巴细胞经1.5 Gy~(60)Coγ射线体外照射(剂量率0.30 Gy/min)后,染色体型畸变率明显低于非职业人员离体血接受同样条件照射的结果,而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则未见降低,表明职业受照者的淋巴细胞染色体型畸变率存在适应性反应而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则未发现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2.0 Gy X射线照射雄鼠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与超数排卵处理的正常雌鼠交配,制备受精卵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雄性原核染色体畸变量以精细胞>成熟精子>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的顺序发生,其中前二者与自身正常对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国外有关报道相一致。照后170d的精原细胞易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且与照后140 d观察的显性致死突变明显相关。[实验证实用受精卵技术检测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损伤是良好的实验手段,而观察精原干细胞易位,用精母细胞实验更理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铀矿工染色体畸变及外周血象的变化,采集236名从事铀矿工作人员(矿工组)和64名无射线接触健康人员(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血常规检测及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发现:矿工组染色体型畸变率0.16%、染色单体型畸变率0.20%、总畸变率0.36%、畸变细胞率0.30%,明显高于对照组(0.02%、0.06%、0.0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0,p<0.01;u=2.40,p<0.05;u=3.60,p<0.01;χ2=9.88,p<0.01)。外周血象比较,矿工组外周血象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RBC无统计学意义(P>0.05);矿工组血象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R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铀矿工人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后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在放射职业健康检查中染色体畸变检查较一般血液学指标敏感且"预警"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观察值和预期值间的关系及其易位的类型和易位在细胞中的分布,为用易位率进行早先照射和慢性小剂量长期照射进行回顾性剂量估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用4号和7号全染色体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连接HGiemsa染色法分析不同剂量点^60Coγ射线离体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对比观察发生于4号和7号染色体的畸变数和根据其物理相对长度计算的预期值,发现4号和7号染色体的畸变观察值和预期值非常吻合;除0.25Gy剂量点易位在细胞中的分布不符合泊松分布,为过离散分布外,其余各剂量点易位在细胞中的分布服从或接近泊松分布;各剂量点观察到的易位中,经52h培养后,不完全易位较完全易位为多。其中,又以荧光部分不带着丝粒的易位(T(Ab))占多数。4号和7号的畸  相似文献   

11.
Natural background radiation in Japan was analyzed based on surveyed data which were rearranged from macroscopic points of view. The background levels were classified into seventeen groups from which a contour map was made by simple interpolations. The general pattern obtained showed that high levels are prominent in Hida Mountains-Wakasa Bay area and Joetsu-northern Kanto provinces, and low levels are prominent in Hokkaido and northern Tohoku districts along with Kanto Plain. The whole area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level is higher than the country-wide mean level. A boundary between the two classes seen in Chubu District was found almost exactly coincides with Itoigawa-Shizuoka Tectonic Line. Kanto Mountainland was found to have higher levels than its neighborhood, which supports the current idea that old geology of granitic rocks gives high level radiation. A good correspondence could be seen between the radiation contours and every tectonic line proposed as the eastern border of Fossa Magna which is important in the tectonics of Japan Islands. It was then anticipated that informations of the natural radiation will give valuable side evidences to infer the geologic history of Japan Islands.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沈阳地区70名医用诊断 x 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观察结果。照射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畸变类型主要是无着丝点断片(占82.9%);染色体畸变率与累积剂量,年平均剂量无明显相关。文章并就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用剂量为0、0.05、0.25、0.50、0.75和1.00Gy剂量率为0.05Gy/min 的 X 射线,对小白鼠分别进行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照射后60天,观察精原干细胞染色体易位率。观察结果表明,易位率(?)随受照剂量 D 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可拟合成直线回归方程(?)=0.12+1.94D。与关有人的资料相比,小鼠精原干细胞染色体易位率约是人的50%。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辐射(LDR)对淋巴细胞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DR能刺激成人、儿童和婴幼儿的淋巴细胞转化,对营养不良儿童的刺激效应较低,对脐血则刺激效应较明显。LDR对成人CD4细胞的刺激效应强于CD8细胞,而对同样的刺激效应,NK细胞则需要较大剂量。对淋巴细胞NK活性也有同样规律。肿瘤病人的NK活性的刺激效应低于正常人。LDR增加了小鼠的血和脾内的T辅助/诱导细胞的比例和肿瘤内T细胞毒性细胞。低剂理照射的淋巴细胞外液也能刺激淋巴细胞转化。预先LDR可以减轻随后大剂量照射引起的生物大分子、膜抗原和染色体的损伤。LDR可诱导鼠脾淋巴细胞产生新蛋白,它能增强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电离辐射攻击性大剂量与小鼠生殖细胞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05Gy的X射线为D1剂量,预先对雄性昆明种小白鼠进行适应性照射,然后以0.75~3.75Gy的X射线为D2剂量,进行攻击性照射,观察其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色畸变和精原干细胞染色体易位的适应性反应,其结果表明,三种细胞在0.75~3.00Gy之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反应现象,3.75Gy适应性反应不明显。说明适应性反应是一定限度的,即D2的剂量是有一定范围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医用诊断 X 线工作者和非 X 线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关系,经统计处理测得相关系数,表明两者无显著相关性。并对不相关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WR—2721药对放烧复合伤预防效应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WR-2721对放烧复合伤的预防效果及其对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证明,WR-2721能明显提高放烧小鼠的活存率,并延长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用WR-2721预防后,放烧小鼠的LD50由对照组的5.19Gy增大到0.53Gy,DRF为1.84,WR-2721对放烧小鼠的预防作用以200mg/kg照射前立即给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展,心导管检查日益增多,为了解心导管检查时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及由此而产生的染色体畸变,对今后提出合适的防护措施和合理使用X线诊断技术提供依据,本文对17例一次心导管检查或导管合并造影时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及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一报道,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