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7685例孕妇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围产结局影响,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7685例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结果妊娠合并梅毒74例,患病率为0.96%。结论对孕妇进行早、中、晚期梅毒血清学检测及规范治疗是杜绝先天梅毒,切断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有效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邝炎波 《现代医院》2004,4(4):49-50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梅毒感染状况及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 ,并对妊娠合并梅毒者和同期分娩者对胎儿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合并梅毒者占孕妇总数的 1 35 % (73/ 5 390 ) ,其中 73例妊娠合并梅毒者中 ,早产 19 2 % (14 / 73) ,死胎 17 8% (13/ 73) ;同期分娩者 ,早产 9 0 % (4 79/ 5 317) ,死胎 3 6 % (191/ 5 317) ,两者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①孕妇应进行产前梅毒血清学筛查 ,以便对感染梅毒的孕妇进行治疗 ,从而减少梅毒对胎儿的不良影响。②妊娠合并梅毒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5,(7):956-957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孕妇梅毒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佛山地区11 448例孕妇梅毒感染情况。结果 11 448例孕妇中梅毒感染者68例,阳性率为0.59%;以21~40岁年龄段感染者居多,占阳性总数的88.24%;以大专文化水平以下及外地户籍者居多,分别占阳性总数的82.35%、72.06%。结论佛山地区孕妇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尽早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接受规范治疗对保护孕妇和胎儿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广州市中心区早期妊娠妇女梅毒和HIV感染情况,对筛查阳性的孕妇进行早期治疗和干预。方法:对妊娠12周以内的早孕妇女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和HIV抗体初筛检查,对确诊为妊娠梅毒的孕妇,按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0年颁发的《性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中的妊娠梅毒治疗方案给予规范治疗;对HIV感染者,给予适当的行为干预,随访并追踪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筛查2177例妊娠12周以内的早孕妇女,其中梅毒感染13例,感染率为5.97‰,HIV感染2例,感染率为0.92‰。结论:在妊娠早期进行梅毒和HIV感染的筛查和干预更有利于控制母婴垂直传播及避免其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阻断和降低HIV(艾滋病)/梅毒经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预防、控制艾滋病和梅毒的蔓延。方法对首次孕期保健和孕妇孕期未做检查的待产妇、特殊产妇(死胎、死产、自然流产)进行免费HI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3691名孕产妇,发现1名HIV阳性孕妇,阳性检出率为0.03%;9名梅毒孕妇,阳性检出率为0.24%;HIV阳性孕妇中止妊娠,9名梅毒孕妇经定期随访、治疗,所生新生儿均无感染梅毒。结论孕产妇实施产前HIV/梅毒血清学检测能有效阻断HIV/梅毒经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孕妇正规治疗后通过胎盘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首次产检发现的妊娠合并梅毒(早期)20例患者在继续妊娠并接受正规治疗后,观察其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率及感染情况。结果:20例患者的新生儿血清抗体均阳性,1例TRUST滴度1∶2,7例TRUST原倍阳性。结论:妊娠合并梅毒者以隐性梅毒为主,所有孕妇都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梅毒筛查。对于早期梅毒孕妇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是降低新生儿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舟山地区妊娠期女性梅毒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舟山地区3家综合医院和2家妇产专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女性11260例临床资料,均行妊娠梅毒血清学筛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1260例妊娠期女性中梅毒阳性率为1.9%(208例),梅毒规范治疗率为73.1%(152例),妊娠梅毒感染孕妇分娩的200例新生儿中先天梅毒儿16例(8.0%),出生梅毒反应阳性25例(12.5%)、阴性159例(79.5%)。单因素分析,年龄、户籍、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性伴侣数、配偶为梅毒患者在妊娠梅毒孕妇与非妊娠梅毒感染孕妇中有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外地户籍、服务行业、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未婚、性伴侣数≥2个、配偶患梅毒均是妊娠梅毒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2021年舟山地区妊娠梅毒感染率为1.9%,低收入、低学历、外来户口及性伴侣紊乱人群中感染率较高,经过有效预防、筛查及治疗治疗率高,新生儿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陈静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15-1816
目的探讨本地区妊娠梅毒的发生情况,治疗孕周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自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常规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对诊断为妊娠梅毒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观察妊娠结局。结果本组孕妇妊娠梅毒发生率为7.761‰。于孕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妊娠梅毒未发现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先天梅毒,孕中晚期诊断未进行规范性治疗的妊娠梅毒,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6.92%。先天梅毒发生率为38.46%。结论对妊娠梅毒及早筛查,及早诊断,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和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孕妇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滴度对其所产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影响。方法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56例妊娠梅毒母亲所生56例新生儿于出生时进行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试验( TPHA)和TRUST检测,于生后3、6、9、12和18月龄时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梅毒血清学指标进行随访,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新生儿中,3例新生儿于出生时诊断为先天梅毒儿,其中2例为早产儿于出生后死亡,1例住院予正规治疗。53例疑似先天梅毒儿,出生时TPHA均为阳性,12例(22.64%)TRUST为阳性,滴度1:1~1:4;52例(1例失访)随访对象的TPHA于18个月龄时全部转阴,12例新生儿阳性TRUST于6月龄时全部转阴,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未出现TRUST滴度上升,至随访结束,52例疑似先天梅毒儿均排除了先天梅毒感染的可能。结论对妊娠早、中期发现的梅毒患者通过正规、足量的抗梅毒治疗可以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通过对新生儿进行长期的梅毒血清学随访,提高了对梅毒血清学的认识,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先天性梅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对47例患者进行孕期及产后24个月的临床随访。方法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根据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的检测结果及是否在孕期接受过治疗分为2组,对其所生婴儿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随访观察至出生后24个月。结果妊娠合并梅毒且RPR阳性的孕妇,在孕期未经治疗,死胎、死产和先天梅毒的发生率(8/22,36.38%)远高于在孕期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且RPR阳性的孕妇(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经过出生后24个月的随访无1例发生先天梅毒;其婴儿的TPPA转阴时间也较未治疗的婴儿明显提前。妊娠合并梅毒但RPR阴性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婴儿TPPA转阴时间无差异,其婴儿无1例发生先天梅毒。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且RPR阳性孕妇,应在孕前或孕期经规范驱梅治疗,防止先天梅毒的发生。妊娠合并梅毒RPR阴性的孕产妇无明显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Between 4-15% of pregnant women are believed to be infected with syphilis in sub-Saharan Africa. Active infection with syphilis in pregnant women results in foetal or infant death or disability for 50-80% of affected pregnancies, and is a major cause of adult morbidity as well. Antenatal syphilis screening is cheap and effective; however, it is often poorly implemented in countries with high syphilis risk. This study sought to estimate the missed opportunities for antenatal syphilis screening in sub-Saharan Africa. METHODS: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2 ministries of health in sub-Saharan Africa, complemented by data from published sources and key informants. Informants described their country's policies and experience with antenatal syphilis screening and estimated their national syphilis screening rates. FINDINGS: Seventy-three percent of women are reported by WHO to receive antenatal care in the study countries. Of women in antenatal care, 38% were estimated by survey respondents to be screened for syphilis. Cost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ervices were the principal reported obstacles to screening. With syphilis seroprevalence estimated at 8.3%, approximately 1 640 000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are undetected annually, including 1 030 000 women who attend antenatal care. DISCUSSION: Syphilis testing and treatment is a cost-effective intervention that deserves much greater attention, particularly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where syphilis infection is hig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南通市近4年的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重点探讨不良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南通市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孕期确诊为妊娠梅毒的45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451例梅毒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45例,发生率为9.98%.产时确诊梅毒感染的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高于孕早期确诊的孕妇(OR=4.703,95%CI:1.079~20.486),孕期未用药或仅用药1个疗程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用药2个疗程的孕妇,OR值分别为4.583和3.905,出生时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值阳性的新生儿最终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阴性者(OR=3.412, 95%CI:1.295~8.987).结论 孕期尽早进行梅毒筛查、梅毒感染孕妇及早规范药物治疗是减少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梅毒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引产和分娩的27 461例孕、产妇的检查结果.根据是否抗梅毒治疗,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患者进行苄星青霉素治疗,非治疗组患者未进行抗梅毒治疗.结果 妊娠合并梅毒检出210例,其中10例为Ⅰ期梅毒,200例为潜伏期梅毒,发病率为0.76%.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5.21%和52.85%,两组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差异(P<0.01).梅毒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0.51%和93.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妊娠期梅毒患者及早规范的驱梅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梅毒儿的发生;应该对高危人群进行性健康教育和梅毒血清学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已婚妊娠梅毒患者配偶的梅毒感染情况,并从妊娠梅毒患者及配偶自身角度分析影响配偶感染梅毒的因素。方法 对2008-2011年间在深圳市确诊感染梅毒的已婚孕产妇进行调查和配偶追踪,并对就诊的配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eponema pallidum purtide assay,TPPA)检测,通过问卷收集已婚妊娠梅毒患者及其配偶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配偶感染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已婚妊娠梅毒患者及其配偶2 261对。接受调查的配偶中,528例TRUST和TPPA均阳性(23.35%),129例仅TPPA阳性(5.71%),配偶的梅毒感染率为29.06%(657/2 261)。妊娠梅毒患者血清滴度≥1:8、疾病诊断为早期梅毒和足量治疗后者其配偶感染梅毒的风险较高(均有P<0.05)。配偶文化水平在高中及以下、自身存在多性伴行为者其感染梅毒的风险较高(均有P<0.05)。结论 已婚妊娠梅毒患者的配偶具有较高的梅毒感染率,妊娠梅毒患者的梅毒血清滴度水平、疾病诊断情况以及配偶的多性伴行为等是影响配偶感染梅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水平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HIV母婴阻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6月调查石景山辖区内孕产妇一般社会人口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孕产情况、行为学特征等信息,并采集5 ml静脉血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调查的1 002名孕产妇文化程度水平较高,文化程度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呈正相关(χ2=60.27,P=0.00);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3.4%,知晓率最低的两个问题是"蚊虫叮咬是否传播HIV"和"表面健康的人是否可能是HIV感染者";HIV抗体阳性率为0.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2%。结论:北京市石景山地区孕产妇HIV感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感染率,今后应加强孕产妇HIV检测工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梅毒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早期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孕20周后发现梅毒及发现后未治疗者为未治疗组。结果:5年期间我院分娩总数12305例,接受梅毒筛查6435例,妊娠合并梅毒56例,发生率8.7‰。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为13.5%,先天梅毒为18.2%,未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为80.8%,先天梅毒为63.6%。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由于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因此,孕期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早期规范的青霉素治疗,能明显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海省孕产妇人群中梅毒流行情况,为下一步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省地域特点在城市、农业区和牧业区共设立5个孕产妇梅毒监测点,于2010~2012年连续3年在监测点门诊和住院部对预分娩孕产期保健的孕产妇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5个点3年共监测6 087名孕产妇,梅毒总阳性率为1.31%,牧业区阳性率高于农村和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2年监测阳性率每年在逐年增加(P<0.01),文化程度越低梅毒阳性率越高(P<0.01)。地区、时间、文化程度、民族和是否患过性病对梅毒阳性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地区是梅毒阳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青海省孕产妇梅毒呈逐年上升趋势,牧业地区是孕产妇梅毒防控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的牧业区孕产妇宣传教育工作和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福田辖区2005-2011年通过免费梅毒筛查发现的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Epidata录入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检出孕产妇梅毒患者891例,年平均检测阳性率0.35%,患者平均年龄为(28.51±4.61)岁,以20~30岁为多,最小18岁,最大43岁,患者多为无业/待业,其次为干部职员,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学历为主,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占90.22%,76.09%患者在〈28周即发现并确诊梅毒,98.99%患者为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滴度多低于1:4。结论为及时、有效阻断梅毒母婴垂直传播,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无业/待业的暂住孕妇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倡在孕早期即进行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金山区2009年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为梅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在上海市金山区医疗机构进行产前保健的4 541名孕产妇的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及孕产妇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梅毒抗体阳性率为3.30% (15/4 541).学历较低,无业,胎次较多的孕产妇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积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