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实验分析抗生素治疗与菌群肠道异常定植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菌群分析和药敏试验对菌群肠道异常定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肠道需氧优势革兰氏阳性杆菌耐药为主;结论:无指征滥用抗生素可破坏细菌正常菌群,导致菌群肠道异常定植。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携带的基因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也是抗生素耐药基因(ARG)的储存库。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紊乱与多种疾病有关。而抗生素的使用打破了肠道菌群原有的稳态,加剧了ARG的传播和扩散,增加了特异性ARG的丰度,对临床治疗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就肠道菌群及耐药基因组与抗生素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肠道耐药基因组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几种中草药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几种中草药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便弄清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抗生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给予中草药水煎剂,检测肠道正常菌群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小鼠肠道菌群数明显增加。结论:中草药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引起小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致腹泻2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抗生素诱发腹泻是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对正常菌群的影响,特别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已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正常菌群在机体的免疫、营养、消化、吸收、防御疾病以及保持宿主与外环境的平衡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由于内在或外在的因素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引起菌群失调,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最易改变肠道菌群的正常生态平衡,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5.
四君子汤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在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中药四君子汤提供理依据。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抗生素造型组、中药预防组。预防组先给予四君子汤,3d后在给予四君子汤的同时,与抗生素造型共同给予盐酸林可霉素。3d后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预防组小鼠肠道菌群受抗生素影响小,与抗生素造型组比较差异显(P<0.001>)。结论:四君子汤对抗生素造成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改善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细菌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在衰老及相关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对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从影响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因素、老年人肠道菌群变化的特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及其生理作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的菌群变化情况。方法 对64慢性腹泻患者,30例健康人的粪便进行13种厌、需氧菌培养。结果 64例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均发生显著失调,表现双歧杆菌、肠球菌显著低于健康人,优杆菌、韦荣低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显著高于健康人,结论 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失调,抗生素是影响肠内菌群紊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体肠道存在着大量细菌,形成了肠道正常菌群.在正常状态下,肠道菌群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维持肠道功能、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拮抗病原微生物的定植、调控人体的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对保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当因某种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便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即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AAC)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抗生素治疗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的常见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非常广泛,从轻度腹泻到重度伪膜性肠炎,往往会加重原发病,使病死率增加,因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生长发育与肠道菌群密不可分,生命早期是肠道菌群形成的重要时期,与成年后的代谢、免疫、消化等机体功能密切相关。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正常新生儿在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这可能由生产方式、喂养办法不同及早期抗生素应用等原因干扰肠道菌群的定植过程所致。另外,低出生体质量儿儿童期肥胖的发生比例增加。这是因为早期抗生素应用引起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对消化、免疫、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儿童期肥胖的发生。因此,研究早期抗生素应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对疾病的治疗和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还能为补充益生菌的数量和种类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致病菌对肛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病原菌来源将262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肠道菌群组(n=150)和非肠道菌群组(n=112),两组患者均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术前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切口不愈合、脓肿再次形成、肛瘘形成视为复发).结果:肠道菌群组患者复发率为38.67%(58/150),非肠道菌群组患者复发率为14.29%(16/112),肠道菌群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非肠道菌群组(P<0.05).结论:致病菌来源于肠道菌群的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容易复发;因此,在应用抗生素前对脓液标本致病菌的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不但能避免抗生素的滥用,而且有助于肛周脓肿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观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常用的抗生素的疗效以及抗生素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以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抗生素的使用不同而分组,以各项观察项目全部正常的时间作为肺炎病程终止时间,比较各观察组的治愈率并进行时间——效应分析。分析使用抗生素3天、7天时肠道菌群中细菌的含量,以了解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影响情况。结果 ①青霉素组、头孢组、联合用药组的治愈率以及时间-效应分析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②使用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菌群有影响,其影响随着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③三个观察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青霉素与头孢菌素联合使用组最为明显、头孢菌素组次之、青霉素组最小。  相似文献   

12.
王凤科 《吉林医学》2010,31(32):5726-5728
目的:探讨广谱抗生素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寻求感染性疾病患者抗生素应用中腹泻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对136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别在抗生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采集粪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发生明显改变,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广谱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影响明显,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对必须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早应用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益生菌预防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探究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婴幼儿期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n=50)患儿治疗期间不采用益生菌,观察组(n=50)给予益生菌,对比2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情况,并比较2组患儿肠道菌群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12.0%)低于对照组(44.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但是对照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生菌给药后,能够有效稳定肠道菌群,从而在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美玲 《医学综述》2012,18(17):2761-2764
肠道微生态在保持宿主健康、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抵抗生物体侵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老年人肠道菌群中兼性厌氧菌数量增加,厌氧乳酸杆菌等厌氧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菌群物种多样性降低。这些变化均会导致结肠内腐败代谢活动增多,使老年人对疾病的易患性增加。现对近年来老年人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以及益生菌在老年人口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以提高对老年人肠道微生态相关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小儿使用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使用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0例非肠道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抗生素。分别于抗生素使用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及第15天做大便的肠道细菌分析。结果有60%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菌群失调,其中1周岁内婴儿有74.7%出现菌群失调,与1~3岁及>3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程度较重。Ⅱ度菌群失调的发生率为31.9%,而1~3岁及>3岁组Ⅱ度菌群失调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2.16%;肠道菌群失调多发生在抗生素使用1周内(91.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的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影响大。结论抗生素使用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影响明显,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16.
黄连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连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方法:用抗生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然后给予黄连水煎剂,检测肠道正常菌群的变化。结果:黄连水煎剂治疗组小鼠肠菌数明显增多。结论:黄连水煎剂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147名健康和慢性腹泻的歼击机飞行员进行了肠道微生物菌群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34例歼击机飞行员慢性腹泻者都有常住菌异常表现,而无1例发现过路菌.特别是正常肠道重要标志的双歧杆菌与拟杆菌显著下降以及其它肠杆菌的明显上升严重地破坏了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生理性稳定和平衡,可使宿主产生病理性变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诱发飞行员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本组慢性腹泻飞行员中97.1%的人经常服用抗生素,有85.3%的人每次服用抗生素时间均在5d以上.停止服用抗生素,选用生物活菌制剂,调整肠道菌群是较佳的治疗方案.研制适合歼击机飞行员食用的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食物或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将有利于保障飞行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活菌对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30名健康成人、30名儿童、15名血液病患儿、15名新生儿住院患者服用自行配制的含双歧杆菌的活菌饮料,分析服用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结果提示服用外源性双歧杆菌后,健康成人、儿童、新生儿住院患者肠道内类杆菌数量减少,成人粪便中分泌SIgA的水平上升,儿童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血液病患儿因口服抗生素,肠道菌群及SIgA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肠道菌群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肠道菌群的特点. 方法 60岁以下健康成年人36例作为对照组,60岁及以上老年人68例作为老年组,分别取新鲜粪便,选择肠道菌群中7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包括4种厌氧菌、2种需氧菌和酵母样真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计算出反映肠道定植抗力的指标B/E比值(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数值比).同时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减少[(10.17±0.81)lgCFU/g vs(9.08±1.13)lgCFU/g,P<0.01];肠杆菌[分别为[(8.19±0.68)lgCFU/g vs 9.17±1.29)lgCFU/g,P<0.05]和肠球菌数量增加[(7.07±1.58)lgCFU/g vs(8.47±1.39)lgCFU/g,P<0.05];肠道定植抗力减低(1.24±0.18 vs 1.02±0.14,P<0.01). 结论 老年人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老年人肠道定植抗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方法 ①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小鼠肠道出现菌群失调后.随机选取1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自然恢复组.其余3组分别灌服微生态调节剂(主要成份为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含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小鼠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同时分别加生理盐水.微生态调节剂,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同前).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小鼠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 ①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和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可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