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体冻结和冻胀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徐学祖  何平 《冰川冻土》1997,19(3):280-283
1997年4月15 ̄17日在瑞典吕勒奥工学院召开了“国际地层冻结和冻结作用研讨会”,会议共发表论文82篇,涉及7个专题:ISSMFE工作组报告,正冻正融土岩中的热质迁移,冻结敏感性和冻胀,已冻已融和正融土岩的力学性质、环境土冻结、工程设计和工程实例,文章主要论述土体冻结和冻胀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邓友生  马巍  何平  周成林 《冰川冻土》2003,25(6):644-647
将研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土体中,经过拌和夯实、干燥固结,能够起到稳定和提高土体的强度,并具有低渗透和低吸水等特性.冻胀试验表明:加入添加剂不仅能阻止土体冻胀的产生、外来水源的入侵及水分的迁移,还能隔断土体孔隙之间的联系,使水分在土体孔隙中不能运移,从而达到了防治冻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土工加筋抗冻胀工作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轮  郭瑞平 《冰川冻土》1996,18(4):297-305
在分凝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考虑温度、水分及冻土-未冻土-筋材体系应力变形诸因素耦合预测加筋土冻胀和筋材拉力的计算方法,并对一维冻结室内模拟试验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通过对加筋消减冻胀及其抗冻胀工作机制的分析,提出了加筋材料对土体施加的约束,不仅减小了土体的冻胀速率,而且还使冻胀位移向未冻土区发展,从而可有效地消减土体冻胀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维冻结土体冻胀曲线的分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几何理论作为研究自然界具有自相似性质的非线性问题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中。土体的冻结涉及到土体本身的性质、温度场、水分场和应力场的共同作用,采用数值解法又必须对其进行大量的简化,使其所求得的数值解或拟解析解与实际值存在较大差距。采用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表明,在冻胀初期系统难以稳定,同时对于低含水量的土体误差也较大。近年来,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发现土体冻结过程中同样存在分形现象。通过分析土体冻胀特征,提出采用分形插值方法研究一维冻结土体的冻胀问题。采用Douglas-Peuker算法和随机中点移位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一维冻结土体的冻胀曲线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冻胀曲线进行优化,既可保留其原有的宏观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微观结构动态;经过插值处理后,曲线的特征点和特征形状并无变化;但细节部分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逐步得到细化。由此真实地反映了冻胀过程,为研究土体的冻胀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7年4月15~17日在瑞典吕勒奥工学院召开了“国际地层冻结和冻结作用研讨会”。会议共发表论文82篇,涉及7个专题:ISSMFE工作组报告、正冻正融土岩中的热质迁移、冻结敏感性和冻胀、已冻已融和正融土岩的力学性质、环境土冻结、工程设计和工程实例。文章主要论述土体冻结和冻胀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寒冷地区输水渠道冻胀破坏链式分析及减灾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如意  姜海波  王正成 《冰川冻土》2016,38(6):1607-1614
寒冷地区输水渠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持续负温的影响,地温逐步下降,引起渠基土体水分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土体冻胀,致使输水渠道结构破坏,这种作用影响所表现出来的链式效应是冻胀破坏作用的重要特征。为了探明寒冷地区输水渠道冻胀破坏机理,分析渠道的冻胀破坏因素,引入链式破坏理论进行分析。从系统理论出发,分析冻胀破坏系统的链式关系结构,建立冻胀破坏链式效应关系模型。以寒冷地区渠道衬砌结构冻胀破坏为例,分析经过一个冻融周期,渠基土体颗粒、土体成分组成、气温、地温变化规律和土壤水分迁移规律对渠道衬砌结构冻胀破坏的影响。分析渠道衬砌结构冻胀破坏链式机理,是在外部环境气温、水分等条件输入下,地温分布受土体性质及土体水分的影响,土体水分迁移受地温和土体性质的作用,土体产生冻胀是对地温和水分分布作用的响应,以此为依据提出寒区渠道冻胀破坏断链减灾方法。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大安地区分布着大量盐渍土,冬季温度降低后土体发生冻胀会引,会引发一系列工程危害。本文对吉林省大安地区盐渍土体进行野外取样,并进行室内基本物理、化学及物质组成试验,通过室内冻胀试验模拟土体冻胀过程,查明土体冻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体为碳酸盐渍土,钠离子含量较高,交换性阳离子含量较高;土体在冻胀过程中其击实度、含水率及土体中含盐量均不同程度影响着冻胀结果,对于各含盐量下土样均存在最佳击实度;盐分过少时对冻胀产生抑制作用,达到一定含盐量后产生盐胀,对冻胀产生促进作用;研究区起始冻胀含水率为21%。该结论为防治吉林省西部盐渍土地区由冻胀作用带来的工程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下,项目组与俄罗斯和日本学者合作,从土体冻胀和盐胀的基本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土中水的成冰作用和冷生组构、土体冻胀机理及含盐土的盐胀和冻胀等方面,对土体冻胀和盐胀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许多全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冷端温度、土质和补水压力对土体冻胀影响的强弱以及现行评价土体冻胀敏感性的方法在土体有压补水冻结时的适用性,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冻胀正交试验。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得到的结果表明,影响土体冻胀率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补水压力、冷端温度和土质。补水压力、冷端温度与冻胀率的关联度较大,土质与冻胀率的关联度较小。在较高的补水压力作用下,非冻胀敏感性的砂类土产生了明显的冰透镜体,且部分砂类土的冻胀率超过了黏质土的冻胀率。发现仅凭细粒含量评价水压作用下砂类土的冻胀敏感性存在缺陷,应根据土体所处的实际环境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讨论冻胀敏感性、融沉敏感性与冻害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受水压影响的寒区工程构筑物须通过设置隔水和排水设施以及使用换填法来综合防治冻害的方法,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及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盐胀和冻胀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硫酸(亚硫酸)盐渍土的工程性质。通过对天山北麓水磨河流域细土平原区硫酸(亚硫酸)盐渍土盐胀和冻胀试验研究发现:(1)随着温度的降低,试样盐胀和冻胀率逐渐增大。试样冻结前土体产生的膨胀是盐胀,试样冻结后产生的膨胀是盐胀和冻胀,当土体达到-15℃以后,土体盐胀和冻胀趋于稳定。(2)硫酸钠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其起胀温度降低。土体起胀温度取决于土体中硫酸钠析水结晶温度、硫酸钠结晶含量的多少、土体结构、内摩阻力、粘聚力、土颗粒间的引力、土体孔隙间和孔隙接触间吸收结晶硫酸钠的程度。(3)硫酸钠含量增加,其单次盐胀和冻胀率变化区间增大。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物理化学方法防治土体冻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响土体冻胀的主要因素有土质、水分、温度。物理化学方法防治土体冻胀,即从以上三个因素着眼,使用人工材料来处理土,抑制适合土体冻胀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从而达到减弱或消除冻胀的目的。 苏联、美国、加拿大、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冻土国家。随着这些国家冻土地区工程建筑规模的扩大,所遇冻害问题也日益俱增。因此,用物理化学方法防治土体冻胀的研究及其应用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所述内容主要是这些国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冻土区域的基坑工程可能会经历过冬,其支护结构会受到土体冻胀的影响。研究了土体冻胀引起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问题。基于冻胀理论分析了土体冻胀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机理。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构建了土体温度场与应力场基本方程,定义了有限元分析的相关热力参数和力学参数。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温度变化、锚杆轴力变化和桩身水平位移变化。模拟结果与实践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取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为后续类似深基坑越冬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个由分馏引起的Sm—Nd模式年龄误差计算公式的更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分馏引起的Sm-Nd模式年龄扰动与源岩Sm-Nd模式年龄对比发现,两者模式年龄差值远大于由Nelson和DePaolo(1985)给出的Sm-Nd分馏所致的模式年龄误差公式计算出的值,经重新推导,发现原公式有误,正确的Sm-Nd分馏模式年龄误差计算公式应为:ErrtDM≈△f^f/ssm/Nd/△f^f/DSm/Nd(tDM-tm)。  相似文献   

14.
耿琳 《冰川冻土》2020,42(2):540-549
开放系统下土体冻胀引起土工结构变形致使其服役特性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土体冻胀非线性弹性力学模型, 推导了计算半空间无限体中土单元在自重下冻胀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了水平场地土冻胀模拟方法, 提出了考虑上部压载效应与位移边界变化的场地表面隆起位移及土体应力与应变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利用开放系统下粉质黏土逐级降温冻胀室内试验, 验证了冻胀引起地表隆起变形预测解析方法的可靠性。经验证, 该变形预测解析方法可应用于寒区场地冻胀量的评估, 进而为开放系统下土工结构物变形预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基宁  谭峰屹  付伟 《岩土力学》2006,27(Z1):203-206
在分析土体冻胀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冻胀过程的应力场控制方程和温度场控制方程,利用固相增量法和热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冻胀过程中在温度场影响下的应力分量。在此基础上对冰透镜体形成条件进行了补充,提出相变温度也是冰透镜体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冻结过程机理的分析,在考虑温度和未冻水对冻胀量的影响基础上,对原位冻胀和分凝冻胀机理分别进行了讨论,给出完整冻胀量的理论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更贴近描述土体实际冻胀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再论冻胀量与冻胀力之关系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讨论了新出版的《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T5082-1998)(98版)中的地表冻胀量对法向冻胀力影响的问题,认为地表冻胀量是冻胀率沿整个冻深的叠加,法向冻胀力则是在冻结锋面上冻胀应力沿基础影响范围之内的积分,法向冻胀力与地表冻胀量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7.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痕量锡和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HCl-NH_4Cl底液中,电解时间60s、电镀时间5s、除氧30s的条件下,Sn和Cd有稳定的溶出峰。Sn和Cd的检出限分别为6.5μg/L和3.0μg/L,测定范围分别为10~200μg/L和5~180μg/L。对含Sn和Cd为20μg/L的试液测定10份,RSD分别为5.61%和4.83%。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文献方法相符。  相似文献   

18.
季节冻土地区修筑铁路客运专线面临着严重的路基冻胀问题,为研究保温板(XPS)在季节冻土地区路基工程中的防冻胀效果,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个周期的试验,保温板上下温差十分明显,保温板上下温差在负温期高于正温期,保温板下土体冻结速率随保温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30 cm保温板下黄土的含水率随冻融过程呈单一变化规律,其他3个试验模型土体含水率在冻结开始时先减小,冻结结束时增大,最终保持稳定的趋势. 4个试验模型中的下层土体冻胀量均远大于上层土体,无保温板黄土试验模型冻胀量远大于其他3个保温板试验模型;AB料冻胀量随保温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AB料冻胀率远小于黄土冻胀率. 因此,在季节冻土地区路基设计中宜采用保温板路基,路基填料优先采用AB料.  相似文献   

19.
CONCEPTIONSOFHEAVYFLOODSCAUSINGLAND┐SLIDE/SLIDETherearemanydisasters/hazardsoccuringontheearth’ssurface.Theseeventspresenteda...  相似文献   

20.
王铁行  赵再昆  金鑫  郭静静  梁谊 《冰川冻土》2020,42(4):1249-1255
黄土的冻胀特性与土体的含水率、 土体的密度以及外部荷载关系密切。在室内对不同含水率、 不同密度的黄土试样施加不同荷载, 进行了冻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黄土试样的冻胀率随着荷载增加呈指数形式递减; 冻胀率在土样含水率越大时随干密度的变化越大; 在自由冻胀状态下, 冻胀率随干密度的变化较大, 施加荷载后随干密度的变化较小。在荷载水平较高时, 冻胀率随着含水率增大而增大, 但增加幅度相较于自由冻胀显著降低。对于密度相同、 作用荷载相同的土样, 含水率增大时冻胀率线性增大。黄土地区的冻胀影响因素中, 荷载、 含水率、 干密度对冻胀影响是依次减小的。对不同含水率、 不同干密度以及不同作用荷载条件下的黄土冻胀试验结果进行拟合, 得到了可综合考虑含水率、 干密度和荷载的冻胀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