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接枝到环氧树脂高分子链上后,中和、乳化制得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并对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水分散稳定性和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合成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6 h,BPO用量为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6%,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用量占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0%,三异丙醇胺用量占成功接技的甲基丙烯酸物质的量的95%。  相似文献   

2.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云珍  吴璧耀 《粘接》2008,29(2):14-18
探讨了高分子质量环氧树脂(HMW)、中等分子质量环氧树脂(MMW)的制备方法,并用一定比例的HMW、MMW混合溶解后,用丙烯酸和苯乙烯为接枝单体、以BPO为引发剂,进行接枝反应,然后用N,N-二甲基乙醇胺中和即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各步产物的结构,讨论了接枝反应温度、丙烯酸与苯乙烯比例、丙烯酸用量、中和程度、环氧树脂分子质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酯化开环后的环氧树脂为基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将改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到环氧树脂上,脱除溶剂及中和乳化后得到了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酯化率和溶剂脱除对水性环氧树脂吸水率、附着力的影响,软、硬单体的配比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酯化率为50%时,水性环氧树脂的附着力为1级,吸水率为5.69%;脱除溶剂能使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在固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黏度降低,当软、硬单体质量比为1∶0时,所制水性环氧树脂稳定性好、性能优、粒径小。  相似文献   

4.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接枝剂,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与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FA)为改性剂,制备了环氧树脂-含氟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杂化乳液(EWPUFA).通过粒径、红外光谱(FT-IR)、拉伸强度、接触角、吸...  相似文献   

5.
接枝型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为接枝聚合的单体对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通过对改性后的环氧树脂的水分散性、颗粒粒度检测和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环氧树脂水性化的较优条件:接枝温度为100 ℃,引发剂用量为环氧树脂总量的1.5 %,单体甲基丙烯酸用量约为环氧树脂总量的10 % ,接枝反应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6.
通过反应性阻燃剂DOPO(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和二乙醇胺对邻甲基酚醛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然后用冰乙酸中和后制备得到阻燃环氧树脂乳液。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DOPO接枝环氧树脂反应的影响;考察二乙醇胺用量、中和度等因素对环氧树脂水性化结果的影响;通过燃烧法、LOI值和热重表征制备得到阻燃环氧树脂乳液固化物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三苯基磷用量为环氧树脂2.0%(wt),150℃条件下反应4 h为DOPO接枝改性的最优条件。二乙醇胺改性环氧树脂水性化开环率为25.0%,中和度为95.0%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能优良的阻燃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当树脂磷元素质量含量为3.0%时,其固化物LOI值可以达到39.2,700℃残碳率达到30.0%(wt),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7.
王邦清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涂料工业》2012,42(1):24-27,31
用有机硅、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接枝改性环氧树脂,合成了具有自乳化性能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用傅里叶红外、热重分析仪对聚合产物作了结构表征和热分析。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率对乳液成膜性能的影响;甲基丙烯酸、有机硅及单体总量对乳液稳定性、成膜物耐水性和耐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配方选用引发剂、有机硅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5.5%、2.5%,m(单体总量)∶m(环氧树脂)=1∶2,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的玻璃化温度Tg为30℃,体系酸值为35 mgKOH/g,接枝温度为110℃时,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水性及耐盐水性。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接枝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倩  谢瑾  管蓉 《中国涂料》2009,24(3):41-44,48
通过丙烯酸类单体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反应,在环氧树脂中引入强亲水性基团-COOH,制备水性环氧乳液。探索了不同单体用量和加水温度对所得水性乳液的pH值、黏度、粒径、水分散性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涂膜固化条件对涂膜的附着力、耐冲击性、耐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甲基丙烯酸用量增加,所制备的水性环氧乳液水分散稳定性增强,pH值降低,粒径变小;随着加水温度的增加,储存稳定性变差;固化剂含量占环氧树脂含量的15%和固化温度为120℃时,涂膜的外观、附着力、耐冲击性、耐水性等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环氧树脂E-51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接枝改性的环氧树脂,并以改性环氧树脂作为乳化剂,乳化环氧树脂E-51,通过相反转法制备了纳米级的非离子型水性环氧-聚氨酯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环氧树脂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纳米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乳液的粒径和形貌,同时研究了PEG相对分子质量和聚氨酯预聚体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G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聚氨酯预聚体含量为20%时,制备的水性环氧-聚氨酯乳液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所制备乳液稳定性好,粒径小于150 nm。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的方法用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同时改性环氧树脂,制备了稳定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对固化剂三乙烯四胺进行改性,然后加入颜填料和各种助剂制备了水性环氧涂料。经测试该新型水性环氧涂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袁腾  周显宏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化工学报》2015,66(6):2321-2328
以环氧树脂E-20合成了环氧月桂酸酯, 以丙烯酸单体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对其进行接枝改性, 添加己二酸二酰肼(ADH)制备了常温酮肼自交联纳米环氧树脂乳液。以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合成过程中各步产物及乳液固化后的结构, 结果表明得到了设计结构的树脂, 干燥后涂膜的FTIR谱图表明酮羰基与酰肼基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了腙;DSC分析表明合成的树脂具有两个玻璃化温度(Tg), 分别为丙烯酸接枝环氧树脂和纯丙烯酸树脂的Tg, 前者低于常温, 表明可以实现常温自交联。在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合成过程中, 以粒径分析和综合性能分析对功能性单体配比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当MAA与E-20质量比为11.0%~14.7%、DAAM的用量为2%~3%、m(ADH)/m(DAAM)为0.8~1.0时, 制得的乳液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涂膜性能。透射电镜及粒径测试表明乳液粒径为纳米级, 约88 nm, 且粒径分布均匀, 基本呈稳定的球形结构。将所制备的纳米乳液配制成防腐涂料, 性能测试表明该涂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水性环氧丙烯酸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环氧树脂为改性剂,水为分散介质,通过乳液共聚合制备环氧-丙烯酸乳液,讨论了聚合工艺、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环氧树脂种类和用量以及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聚合反应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万欢  张旭玲  曾繁涤 《粘接》2010,31(3):51-54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丙烯酸为接枝单体,按自由基接枝聚合机理制得稳定的环氧树脂乳液。考查了环氧树脂分子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用量、温度、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粘接性能测试,考查了不同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乳液粘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上接枝了强亲水性基团-COOH,乳液稳定性较好,粘接力较高。  相似文献   

14.
环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将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等单体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反应,引入强亲水性羧基官能团,加胺中和成盐制备环氧-丙烯酸树脂水性乳液。探讨了环氧树脂分子量、单体配比及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对树脂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了涂膜固化条件及其性能,制得了性能优良的防腐清漆。  相似文献   

15.
Water-based epoxy-acrylic graft copolymer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High molecular weight epoxy resins have been grafted with styrene−methacrylic acid monomers; the epoxy-g-(styrene-methacrylic acid) copolymer was water-reducible when neutralized with a base. Characterization of graft sites in the epoxy-g-acrylic copolymer by 13C NMR spectroscopy is described. Grafting takes place at the aliphatic carbons of the epoxy resin. The rationale for this behavior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环氧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分散速度、中和度和环氧树脂的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分散速度为4 000~5 000 r/min,中和度为90%~95%,环氧树脂的添加量为4%~6%时,可得到性能较好的乳液。通过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膜具有硬度高、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以及二羟基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在此基础上加入环氧树脂(EP,E-44)制备了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PUE)复合乳液。探讨了不同环氧树脂含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对胶膜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接触角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环氧树脂改性过后的复合乳液比较稳定;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和黏度增大,同时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水的接触角增大,胶膜的热稳定性增加。E-44质量分数为7%~9%时,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刘龙江 《粘接》2014,(6):72-73,82
甲基丙烯酸(MAA)和环氧树脂(EP)进行反应后,添加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丙烯酸异辛酯,合成的含有丙烯酸树脂链段的环氧树脂作为增韧剂,制备成环氧胶膜。改性后的环氧树脂胶膜剪切强度及剥离强度明显提高,DSC测试显示体系的耐热性能损失不大,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固化过程及其改性过程中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改性后的EP制备出的树脂固化物具有良好的力学及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聚己内酯二醇(PCL)、聚丙二醇(PP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环氧树脂E51、二羟甲基丙酸(DMPA)、1,6-己二醇(HDO)和50%乙二胺基乙磺酸钠水溶液(A-95)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采用FT-IR、DSC及力学性能等测试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