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保护效应及其与预处理过程中NF-κB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分组为:对照组,EPO预处理组(EPO组)(EPO 10 U/ml),EPO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预处理组(EPO PDTC组)(EPO 10 U/ml PDTC 5 μg/ml),PDTC预处理组(PDTC组)(PDTC 5 μg /ml),共4组,分别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检测培养液LDH含量,MTT比色法观察细胞活力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EMSA检测缺氧复氧损伤前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结果 EPO预处理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培养液LDH含量,提高细胞存活率,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预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NF-κB阻断剂PDTC使EPO预处理的以上心肌保护效应显著减弱或消失.EMSA显示EPO预处理使H/R前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对照组、EPO PDTC组、PDTC组显著升高(P<0.05),EPO PDTC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与PDTC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缺氧复氧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EPO组的NF-κB活性低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效应,这一作用与EPO预处理过程中NF-κB的活化有关,NF-κB的活化可能通过其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H/R后心肌细胞NF-κB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BV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研究没食子酸通过NF-κB通路对缺氧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BV2小胶质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通过三气培养箱建立BV2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模型,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7 g/mL、3.4 g/mL、8.5 g/mL没食子酸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没食子酸对缺氧的BV2细胞的保护作用,使用试剂盒检测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的含量,ELISA检测上清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Western blot检测BV2细胞内p-IKK/IKK、p-IκB/IκB和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NF-κB p65的核位移。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缺氧可造成BV2细胞培养基上清液LDH的活力增加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细胞中SOD活力降低,MDA和ROS的水平升高,NF-κB通路(p-IKK/IKK、p-IκB/IκB和p-NF-κB p6...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建立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并应用血塞通胶囊处理损伤的心肌细胞,探讨血塞通胶囊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5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组和血塞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取每组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培养,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ELISA测定,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表达量。结果 H/R组心肌细胞凋亡率[(22.85±1.78)%]高于对照组[(3.45±0.42)%]及血塞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0.25±2.02)%、(8.96±1.23)%、(5.88±1.45)%],均P<0.05;H/R组血清IL-6、TNF-α、LDH、MDA及NF-κB表达量较对照组及血塞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显著提升(P<0.05),而H/R组SOD活力较对照组及血塞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各组12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卡维地洛组.采用高脂饮食并免疫损伤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周后给予药物,实验第8周时建立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电监护计数心率,测定家兔血脂指标(CH、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Fas蛋白的表达,采用末端标记原位细胞凋亡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 结果 药物干预组心率较不用药组心率减慢(P<0.01).血清SOD水平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 P<0.01),美托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血清SOD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 P<0.01);卡维地洛组较美托洛尔组明显升高(P< 0.01).模型组血清MDA水平、心肌细胞NF-闎、Fas蛋白表达和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美托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各指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1),卡维地洛组各指标较美托洛尔组明显降低( P<0.01).结论 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均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它们抗氧化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减少Fas 和NF-κB蛋白的表达抗凋亡有关;卡维地洛对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方面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缺氧再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成2组:缺氧再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对照组和缺氧再复氧 葛根素(puerarin)保护组.葛根素浓度分别用200 μmol/L、100 μmol/L、50 μmol/L.检测两组心肌细胞存活率(Viability)、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ae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以及心肌细胞Ca2 浓度、超氧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MDA)含量.结果 缺氧再复氧造成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LDH和CK外泄;而葛根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显著减少LDH和CK外泄(P<0.01).同时各葛根素处理组心肌细胞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a2 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葛根素对缺氧再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效应的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抑制心肌细胞Ca2 超载、保护心肌细胞SOD活性、防止细胞膜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过氧化氢(H2O2)致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模型.用2~10 μmol/L缬沙坦预处理后,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用10μmol/L缬沙坦预处理后,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培养介质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在2~10 μmol/L范围内,缬沙坦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细胞存活率(P<0.05);10μmol/L缬沙坦预处理后,培养介质中LDH和MDA的生成减少(P<0.05),而SOD含量增高(P<0.05).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稳定细胞膜、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提高清除氧自由基,对心肌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起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HPC)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阿霉素组、HPC+阿霉素组。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量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细胞LDH漏出量显著增加(P0.01),NF-κB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显著(P0.01);与单纯阿霉素组相比,低氧预适应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LDH漏出量显著降低(P0.01),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霉素导致心肌细胞氧化损伤,低氧预适应可能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水平对其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在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抗凋亡效应,进一步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EPO组[缺氧复氧前24h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u/mL重组人EPO(rhEPO)]、EPO+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10u/mL rhEPO和5μg/mL PDTC)及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5μg/mLPDTC).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MTT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MSA检测缺氧复氧损伤前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变化,RT-PCR检测损伤前后各组心肌细胞bcl-2 mRNA表达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损伤后各组细胞存活率较损伤前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EPO组高于其余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损伤前显著升高(P<0.01),EPO组凋亡率低于其余各组(P<0.01);损伤前EPO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NF-κB活性较损伤前显著升高(P<0.01),EPO组低于其余各组(P<0.05);损伤前EPO组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bcl-2mRNA表达水平均较损伤前显著升高(P<0.01),EPO组仍高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 EPO预处理在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具有显著抗凋亡效应;EPO预处理心肌细胞抗凋亡保护作用与预处理过程中NF-κB活化有关;EPO预处理过程中NF-κB活化,通过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产生抗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0.5 mmol/L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作用于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末端标记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蛋白质含量;免疫组化检测NF-κB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①H2O2损伤3 h,心肌细胞死亡率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②H2O2损伤24 h,末端标记发现大量凋亡细胞;Westemblot示NF-κB内源性抑制蛋白I-KB(inhibitor KB,I-KB)在H2O2损伤5 min即减少,15 min时减至最低,而后逐渐恢复;免疫组化显示H2O2损伤0.5 h可引起心肌细胞中NF-κB从胞浆向胞核移位;与单纯损伤组比,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LDH释放率(P<0.01).结论在H2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中,既有坏死,又有凋亡的发生,而NF-κB/I-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介导了H2O2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当归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HSP70和NF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I/R)过程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n=15)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当归治疗组(Ⅲ组),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每组5只动物再灌注40 min用化学扩增法测定SOD活性,TBA法测定MDA含量;10只动物再灌注120 min测定HSP70免疫组化SP法观察心肌细胞HSP70蛋白表达,用ESMA法观察NF-κB的变化,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再灌注前注射当归注射液显著降低了再灌注心肌MDA水平(P<0.01),增强了SOD活性(P<0.01)和HSP70的表达(P<0.01),减低NF-κB的活性,同时减轻了心肌的超微结构损伤.结论当归注射液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增加HSP70的表达和减低NF-κB的活性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