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桃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53-354
目的探讨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受术者特殊的心理特征,术前、术中、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施以心理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精心护理,受术者手术顺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结论护理工作在经腹输卵管结扎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手术与护理相结合,才能确保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手术成功及术后的恢复,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冯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07-1007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一种比较安全、简便、经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易于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的永久性绝育措施。笔者以近20年来的临床实践,将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对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成功率及手术过程的顺利与剖宫产手术的切口及剖宫产手术次数的关系。方法对本站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有剖宫产手术史326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总结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剖宫产次数与手术成功率及手术过程是否顺利的临床分析。结果传统术式(纵切口)剖宫产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新式(横切口)剖宫产,单次剖宫产手术史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2次剖宫产手术史者,且单次剖宫产手术史手术明显比2次剖宫手术史者顺利。结论新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后腹壁及盆腔粘连率高,对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有较大的影响,临床建议采用传统术式(纵切口)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08年1月几类骨科手术后出现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本组14例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未出现肺、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1例因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或有栓塞病史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方式与观察。结果腔静脉滤器置入情况经股静脉人路置人46枚,经右颈内静脉人路置入14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困难和风险,只有熟练掌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骨科下肢大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下肢大手术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除3例患者发生轻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及时治疗好转外.其余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 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相关因素,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适时用药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是预防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女性绝育术在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输卵管结扎术切口选择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经腹小切口,随着近年来外科微创技术的普通开展及经阴道手术系列手术的广泛使用,2002年以来,我站采用经阴道途径实施输卵管结扎术,效果不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骨科疾病患者30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利用机械原理和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生给予积极治疗.结果 观察组共有13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7%;对照组共有47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减少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加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性抽取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患者资料,共20例,均为骨科手术患者。对高龄骨科患者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掌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结果由于高龄患者骨组织机能脆弱,经过手术治疗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破坏了骨组织的完整性,经临床处理后有效率达85%以上。结论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的因素较为复杂,加强预防与治疗是降低其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吕春梅 《江苏医药》2006,32(9):853-854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并行3个月随访。结果11例经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治疗,9例3个月后痊愈,1例好转,1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妇科手术尤其是恶性肿瘤术后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旦发生,及早诊断,立即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昌图县第一医院于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对下肢骨折术后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手术方法、麻醉方法、预防进行探讨。结果本组8例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均未出现肺、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合并高血压、肥胖、高龄或同时有代谢病和心血管病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刚  杨勇  王建华  高斌礼  李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67-3068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骨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D-0二聚体(D-D)、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小板(PLT)变化。结果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肢肿胀和疼痛,男性常多于女性,静脉血栓左下肢多于右下肢。治疗前后D-D、INR、PL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血栓属隐蔽性临床征象,容易延误早期治疗。应积极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减少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对策。方法在围手术期中,为了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241例患者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在护理时,将这25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组:妇科组和调查组。对妇科组的125例妇科病进行体系化护理,对调查组的125例妇科患者进行平常化的护理。之后,统计围手术期中调查组的妇科患者的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统计围手术期中妇科组的妇科患者的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将调查组的统计结果与妇科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探讨出最佳的防范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对策。结果妇科组结果好于调查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系化的护理能高效地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状况,因此应注重对体系化护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骨科手术病人深静脉血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仪对10307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判定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结果 10307例下肢骨科手术病人,超声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26例,阳性率5.1%;髂外静脉合并股总静脉血栓59例,股总静脉合并股浅静脉血栓73例,单纯腘静脉血栓52例,单纯胫后静脉血栓124例,腘静脉合并胫后静脉血栓148例,胫后静脉合并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堵塞38例。结论下肢骨科手术病人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实行彩超下肢深静脉检查,可早期发现血栓,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剖宫产指征的相对放宽,疤痕子宫前来要求行输卵管结扎术的人数也相应地增加。本站1993年5月~2003年5月.疤痕子宫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术569例,现将临床所见、手术方式、手术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近年来发病率较高,探索寻找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血管外科面临的主要问题。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下肢脉血栓形成患才218例,其中行经腹手术治疗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0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402例患者例中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75%。经专科护理,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不断的上升,与此同时对于有剖宫产史进行输卵管结扎手术的人员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我站自2008~2011年共施行输卵管结扎术1672例,有剖宫产史者102例,其中新式剖宫产术后结扎65例,传统式剖宫产术后结扎37例。现将两种不同剖宫产术行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不同剖宫产术对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站在2008~2011年对102例有剖宫产史者在局麻下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其中新式剖宫产术组65例,传统式剖宫产组37例,所有对象均为一次性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年龄25~33岁。1.2手术方法术前按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常规准备。1%利多卡因20~30ml行局部浸润麻醉,在原手术切口上(或切口旁)一横指处行纵切口长约3cm,依次切开腹壁,钝性分  相似文献   

19.
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以降低其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方法笔者所在科室对60岁以上338例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行手术加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结果对LDVT进行护理预防干预后,只有2例发生LDVT。发生率为0.6%,明显低于未予干预患者的发生率。结论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预防为重点,预防是最根本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骨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资料,观察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随机分为预防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预防组采用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14 d,术后早期活动、被动活动肢体的方法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对照组不予以任何的预防。结果经7~30 d治疗后,预防组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余患者经积极防治和护理措施,患肢肿痛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而对照组中有37例发生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积极有效的防治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悉心护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防止骨科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