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现将本院近1年来用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病例做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门诊的乙肝患者196例,男121例,女75例,年龄28~67岁,  相似文献   

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现将本院近1年来用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病例做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门诊的乙肝患者196例,男121例,女75例,年龄28~67岁,  相似文献   

3.
两种抗HBV新一代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本文就这两种药物的经济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供临床选药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萍 《北方药学》2016,(1):93-93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能够引发肝功能损伤。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会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等,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乙型肝炎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预后较差,复发率较高。本文以乙肝病毒为起点,分析临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物,使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能够选择恰当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搜集近年的文献资料,按照不同的药物结构和作用机制综述抗HBV感染的核苷类药物的研究进展。目前,设计开发各类核苷类药物已成为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选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概述 1.1抗HBV药物在治疗慢乙肝的临床地位 2005年亚太地区肝病学会的共识提出,“治疗乙肝的目标:持续抑制病毒是减轻肝脏损害的关键,长期目标是预防肝脏失代偿、向肝硬化和/或肝细胞癌的进展,延长生命”.而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和核苷类似物2类,现只对核苷类似物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7.
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HBV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一些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我国是世界上HBV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B)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药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一种感染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中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治疗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对抗乙肝病毒感染新机制及代表性治疗药物进行了介绍,其中主要包括核苷类抗乙肝毒药物,并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对各类药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近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根据 2 0 0 1年 11月 9~ 13日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市召开的第 5 2届美国肝病学年会的内容对新一代核苷类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作一介绍。在这次会议上报告了 7种新的核苷类抗乙肝药 ,已分别进入Ⅰ期 ,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依曲西他平已在作Ⅲ期临床。但是阿得福韦的肾毒性 ,恩替卡韦的长期安全性和依曲西他平与拉米夫定的交叉耐药性在正式批准临床应用阶段需作进一步的观察。本文还阐述了核苷类药物结构与抗病毒活性的关系 ,介绍了药物对病毒复制动力学影响在研究药物作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季旻游 《中国药师》2006,9(11):1054-1056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3.5亿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占全球人口的5%以上。每年至少有120万感染患者死于HBV相关疾病(肝硬化、肝癌)。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关键治疗是抗HBV治疗,特别是核苷类药物发展迅速,本文就核苷类抗HBV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吴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87-288
<正>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HBV进入肝细胞后形成环状闭合DNA(cccDNA),是HBV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其在体内虽含量很少但是半衰期长,现有的抗病毒药对其效果很小,很难从体内清除。核苷(酸)类似物的引进,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国内已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核苷类似物有4种,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此  相似文献   

12.
核苷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崛起的抗HBV核苷类似物(NA)所产生的耐药问题,已引起临床医生高度关注。本文从病毒耐药概念,各种NA引起的HBV聚合酶逆转录结构域变异位点,耐药类型,耐药产生的后果,耐药监测及耐药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乙肝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给予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ALT、AST及T-BiL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可以明显提高乙肝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患者痛苦。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乙肝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顽症,目前关于抗HBV的药物很多,但有确切疗效的抗HBV药物甚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做以下综述,特别是关于干扰素、拉米夫啶的应用做了详尽叙述。  相似文献   

15.
核苷类似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抗病毒药物,然而由于长期用药,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药物疗效不是很理想。本文就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类似物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核苷类似物(NAs)对恶性肿瘤合并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治疗效果及化疗前抗病毒用药对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肿瘤患者中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病例。对照组为规范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观察化疗后乙肝病毒活跃情况和肝功能损害;预防组在化疗前1~2周使用NAs,根据具体情况持续使用NAs 6~12月,观察HBV再激活的情况和临床表现。结果共收集227例患者,化疗期间共出现67例(29.5%)HBV再激活。对照组102例患者中56例(54.9%)出现HBV再激活,其中19例患者发展为重型肝炎,9例死亡,2例转至外院行活体肝移植;预防组125例患者在使用NAs后有11例(8.8%)出现HBV再激活,其中5例发展为重型肝炎,2例死亡。两组再激活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χ2=57.4,P<0.001)。结论恶性肿瘤合并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在接受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前应及时使用NAs抗病毒治疗,以减少HBV再激活的发生,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抗病毒核苷类似物简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道锋  齐俊英 《医药导报》2001,20(2):122-123
核苷类 (NA)抗病毒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抗病毒药 ,已进入和即将进入临床的药物有数十种之多。本文拟就该类药物的研究现状作简单介绍。1 嘧啶类1.1 碘苷 (idoxuridine ,IDU) 又名疱疹净 ,是较老的NA类药物 ,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DNA合成 ,抑制病毒基因组复制。能与脱氧胸苷竞争磷酸化酶及阻止三磷酸胸苷聚合成DNA ,抑制病毒繁殖或失去活性。只对DNA病毒有效 ,临床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 (HSV)性角膜炎及其他疱疹性眼病。1.2 阿糖胞苷 (cytosinearabinoside ,Ara C) 在体内经激…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2006~2008年使用4种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病毒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体用药合理,也存在4种不合理用药:适应症选择不当(9.30%)、疗程太短(9.30%)、联合用药不合理(7.00%)、停药后未作检测(10.47%)。结合5份典型病例作详细地评价分析,为合理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治疗慢性乙肝一般有两种可行途径:一种是增强免疫系统以清除感染的肝细胞,常用药物有α-干扰素、治疗性疫苗等另一种是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有核苷类似物等。  相似文献   

20.
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抗HBV药物大多为核苷类似物,它们通过干扰或抑制HBV的复制而起抗病毒作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与贲昔洛韦等是第一代用于抗HBV治疗的核苷类似物,但在体内的抗病毒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以拉咪呋啶为代表的第二代核苷类似物显示出其强大的抗HBV活性,但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而不是杀灭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