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院自1984年4月收治了伤员1200余例,通过对伤员的观察分析,我们感到伤员的心理变化,与一般病人不尽相同,有它的特点。我们针对这些特点,做了一些心理护理的探索,现简述如下。一、伤员的心理特点 (一)热爱集体,关心战友部队是一个战斗的集体,朝夕与共的战斗生活,培养了战士们集体主义精神和关心战友的良好品质。因此,伤员来院  相似文献   

2.
那是一个秋日,我的36岁的生日.33岁从婚姻里走出来的我,为了寻找一份爱情,已经有了很深的沧桑与疲惫.昔日那种为了爱情而离家出走的凛然豪气已荡然无存.秋天的落叶在寒风中飘零,谁伴我度过这即将来临的又一个冬天呢;谁在此刻为我点燃生日的蜡烛,并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一声"生日快乐"呢?我茫然的望着窗外.  相似文献   

3.
第10条 谁产生分配顺序,谁登记病人,谁分配病人 举例 由Bradford Hiu教授从各中心按性别分层,生成随机数字和相应的统计序列,并按此序列分配病人,分别接受链霉素治疗 卧床休息(S方案)或仅仅卧床休息(C方案).所有序列均放在一组密封的信封里,信封上只有医院名称和一个号码.病人被试验小组接受后,进入链霉素中心前,在中心办公室打开一个标有号码的信封.信封里的卡片会提示病人是S病例还是C病例,然后才将卡片上的这些信息告知中心的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4.
护士赞歌     
是谁,带着甜甜的笑容送来清晨的第一声问候;是谁,把病房整理的像星级宾馆一样整洁、卫生;是谁,迈着轻盈的脚步,以娴熟的医术抢救着病人;是谁,坐在病床前和癌症晚期患者手握手长谈;是谁,给病人洗手、洗脚、剪指甲、喂饭;是谁,守候在病床前送走一个个夜晚。是谁,在SARS到来时第一个冲上前,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战斗在第一线;是谁,舍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一个月不能和亲人见上一面;是谁,病魔缠身舍不得休一天,穿梭于病房间忘记了吃饭;是谁,在抉择生与死时,把生的希望奉献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在身边。是她,一个刚走出校门的白衣天使;是她,…  相似文献   

5.
中秋之夜的病房分外宁静.   查过其他病房,我在三病室的门前停了下来.这里住着一个19岁的武警战士,当那件震惊全国的运钞车大窃案发生时,他正在现场,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中,面对着疯狂射击的匪徒,尽管他在休班,却依然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在医院经过了同死神三天三夜的生死搏斗,总算清醒过来,然而年轻的他却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这几天他格外消沉,对各种治疗采取一种抗拒的态度,虽然进行了多次心理疏导,效果并不明显,令我十分担心.……  相似文献   

6.
萧尔康曾是一名汽车兵,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他当年的一位战友为记者讲过一些他的“趣闻逸事”。其中之一,说的是当年他们住在同一顶帐篷里,萧尔康每每头一挨枕头就进入梦乡,偶尔喝过半斤“老白干”酒至五六分醉后,呼噜更是打得震天响,整个行军床都随之震动。一天早晨,起床号响起,战友们突然发现“大萧”(即萧尔康)连人带床都不见了。原来,由于帐篷内地势有些倾斜,“大萧”竟在呼噜的震动下,一点一点连人带床“跑”到了帐篷门外。这段趣闻逸事肯定有演绎的成分,但至少说明萧尔康是一个性格直率、心宽体胖与不拘小节的人,并且酒量较大(喝半斤“老白干”后仅有五六分醉,就是一个证明)。  相似文献   

7.
一个瘦弱而文静的年轻女护士长.在老干科护理的平凡岗位上.已整整工作7年.她用情真挚.认真护理老干部.善待身边战友.呵护3岁的孩子.用一腔真情诠释了新时期部队年轻官兵高尚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8.
九.“南丁格尔基金董事会”的成立国内知道南丁身体恢复后,仍留在前线工作,一直到战争结束,上层社会中决定以政府名义给她荣誉.她的战友(军部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们所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谁在这场竞争中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谁就赢得了成功的机会.作为医院的各级管理者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医院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兔血情书     
今年五一节前.我们全家搬到新居.在整理爱人书架时,发现有一包封得严严的东西,折开一看是我在恋爱六年间写给妻子的68封情书。我1973~1979年写的情书,今天看起来自己都十分好笑,开头是一段毛主席语录,接着写自己最近学习体会和工作情况。68封情书中,有一封是我托战友在1976年10月12日从乌鲁木齐寄  相似文献   

11.
她们是女人,是天使,是蓝盔卫士. 她们勇敢、忠诚和无畏. 她们有女性的温柔与男人的刚强. 她们离开亲人、离开战友、离开祖国,走向非洲维和一线,用真诚的爱去抚平患者心灵的创伤,用亲切的话语、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用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生活的勇气,激励起患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用辛勤的汗水与真挚的爱相交融,弹奏起生命的心弦,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心灵的花环     
1983年11月下旬的一天,南京军区军医学校护士十一队的八位女学员,被《解放军报》上刊登的“济南军区某团指导员胡德平同志赡养照顾烈士父母”的报道所吸引。退休工人韦朝庭大伯的独生子韦章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了,他的战友胡德平同志主动承担起贍养烈士父母的义务。她们看后深受感动,心想:“远方的战友能为烈属解难,我们和烈属同在一市,为什么不能替远方的战友分忧,去照顾烈属老人呢?”,于是她们设法找到了韦大伯的工作单位和住址,开始将韦家俩老人作为全班的服务对象。并规定只许做好事,不许留姓名,对外要保密。八位年轻的姑娘,把这两位老人视作自己的长辈,她们每次去都抢着帮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  相似文献   

13.
<正>一凌晨5点40分,弗里敦还在沉睡,我却已经醒来,推窗望去,可见宁静的Aberdeen海湾右岸几星灯火若有若无。浅睡乍起,感觉有些乏力,不免有些放弃晨跑的想法,可转念一想,若无强健之体魄,何来工作之激情?何况还有一些战友在等着我叫他们呢!遂毅然起床洗漱,叫起战友们一起加入晨跑的队伍……今天值班,7:30匆忙吃过早餐,跟着值班的队友们踏上去医院的路,这  相似文献   

14.
做为一个青年人,谁没有过天真的幻想。我念初中时,曾憧憬将来当一名人民教师,斯斯文文地站在讲台上,给一个闪亮着求知目光的同学讲课。中越  相似文献   

15.
一个童话     
认识梅子是在开学一个月以后,开学的时候有10个人没来报到,而这些计内的指标浪费了可惜,所以,学校又补招了10个.梅子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因为我对她笑了笑,结果不管买饭、打水、上课,她就像个小跟屁虫一样如影相随.谁也不会拒绝一份友谊的,很快我们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此时此刻再次谈起"非典"这个沉重的话题,似乎在人们的脑海中已不再新鲜.然而,做为传染病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做为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却不能不感叹:原来人类对于疾病的恐惧都是相同的.面对一个如此强大,难于控制的传染性疾病,谁能不心生畏惧呢?抗击非典的斗争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它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相似文献   

17.
王萍萍 《家庭护士》2008,6(1):211-212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一日治疗中心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在面临医疗行 业激烈竞争的今天,谁拥有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人才素质,谁就能赢得市场、 信誉和病人,与病人很好地沟通,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谁也没想到,这个白衣天使的节日却因为几万条鲜活生命的瞬间消失而成为举国哀伤的日子;谁也没想到,绵阳市中心医院的护士们会在自己的节日里经历一场生与死、血与泪的考验!而在这场巨大的考验中,何梅--绵阳市中心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带领着护士姐妹们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相似文献   

19.
方衍 《当代护士》2001,(21):4-5
现在的追星族,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杨启天为何许人士。然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却是电影演艺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是新中国青年的银幕英雄偶像。《董存瑞》中董存瑞的亲密战友郅振标、《青云曲》中的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十级浪》中的战斗英雄林小虎,都因杨启天娴熟的演艺、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全身心的投入,一个个英雄形象被塑造得气咤风云、  相似文献   

20.
被爱改变     
我看到了一封中学小女生写来的信。她说,如果莫扎特还活着的话,她就要嫁给他。她大大的字,用蓝色的圆珠笔写在练习本的纸上,看上去一往无前、勇敢而温柔的样子。我看着信,心里就笑了。以为你喜欢谁,就要嫁谁,这就是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的心情。女孩子的心里常常想着,自己的爱可以救一个人,把一个怪兽变成一个王子,然后符合自己的心愿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其实生活常常是:你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