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去势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QLQ-C30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入我院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的护理方法将80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在手术前后(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在干预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个月,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QLQ-C30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F=4.540,18.100,6.460.8.840,11.680,33.080,3.670,11.100,3.950,15.300,3.290,15.300,3.290,12.550;P0.05),且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QLQ-C30表中研究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22,3.627,3.507,4.144,2.526,3.105,2.474,2.764,3.239,2.748,2.613,2.550;P0.05);(2)两组患者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F=77.340,733.750,405.250,40.380;P0.001),且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9,5.302,8.649,10.972;P0.001)结论:对采用去势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母亲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入组50例患儿母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母亲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将干预前两组母亲SDS、SAS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1两组母亲干预前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t=2.82,2.99,3.31,3.71;P0.01);2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2.81,2.79;P0.01);3干预后干预组GQOLI-74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躯体和社会功能差异显著(t=2.67,2.32;P0.05),心理功能差异非常显著(t=2.89;P0.01)。结论 MR儿童母亲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R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心理干预,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比较,分析心理干预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化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7.373,-14.357;P0.05);化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62,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叙事心理疗法对腹腔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予以腹腔镜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均予以腹腔镜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叙事心理疗法护理,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全方位心理疗法。干预前后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进行舒适度评估,改良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其心理变化,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其负性心理情绪。结果:干预后对照组GCQ评分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均显著低于观察组(t生理=4.65,P0.01;t心理=2.19,P0.05;t精神=4.13,P0.05;t社会文化及环境=4.96,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况(t情绪波动=5.34,P0.01;t性格变化=6.88,P0.01;t角色认知冲突=3.29,P0.01)、行为习惯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睡眠紊乱=2.72,P0.01;t饮食不节=4.31,P0.01);干预后对照组SAS、SDS均显著高于观察组(t=3.33,3.53;P0.05)。结论:叙事心理疗法可有效改善腹腔镜多囊卵巢法患者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倾诉、分析、引导等心理治疗,促使患者调节其生活方式,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4.592;P0.05);干预后观察组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9,-5.300,-7.246;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1,6.806,4.675,7.083,7.208,6.498;P0.05)。结论: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以积极正面心态面对疾病,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风险管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风险管理,评估两组入院时、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QOL)、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满意度、依从性。结果:联合组出院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89,P0.05);联合组干预后SAS(t=2.771,P0.05)、SDS(t=3.104,P0.05)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干预后QOL(t=2.092,P0.05)、FIM(t=2.719,P0.05)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5);联合组满意率(χ~2=5.316,P0.05)和依从率(χ~2=5.005,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风险管理可以改善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SAS、SDS、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AS(t=-8.735,P0.001)、SDS(t=-8.868,P0.001)、HAMA(t=-7.615,P0.001)、HAMD(t=-4.905,P0.00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887,P=0.007)。结论: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实施心理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缓解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t=-9.620,P0.001)、SDS评分(t=-8.792,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无或轻度焦虑或抑郁患者人数比例(χ~2=4.596,7.350;P0.05)显著多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χ~2=8.292,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F(t=18.315,P0.001)、RP(t=17.070,P0.001)、BP(t=15.766,P0.001)、SF(t=12.868,P0.001)、RE(t=17.404,P0.001)、MH(t=15.654,P0.001)、VT(t=15.600,P0.001)、GH(t=14.698,P0.001)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给予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创伤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便为骨折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创伤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非干预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在心理治疗前后进行测查.结果 与常模比较创伤骨折患者的SAS、SDS的总分高于常模(t=4.88,3.57;P<0.01);心理治疗后,干预组SAS、SDS总分低于非干预组(t= 2.54,P<0.05;t=2.65,P<0.01);SF-36除生理机能外各因子分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 创伤骨折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5,17.2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干预可缓解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血压明显得到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所伴发躯体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联合音乐治疗(音疗组,n=40)或单一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n=40)。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4周末,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疼痛、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结果①音疗组、对照组治疗后2、4周末时,SDS、SA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517~5.664,P均0.001);治疗后4周末时,两组VAS评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t=3.507、2.158,P0.01、0.05);②音疗组治疗4周末的VAS、SAS评分的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2.458,P均0.05);③音疗组、对照组的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4周末VAS评分,与SDS、SAS评分均正相关(r=0.329~0.464,P0.05~0.01);2周末的VAS评分变化值与SDS评分变化值正相关(r=0.408、0.343,P0.05);4周末的VAS评分变化值与SAS评分变化值正相关(r=0.484、0.395,P0.01、0.05)。结论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伴发的躯体疼痛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离异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的心理健康状态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1]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将64例离异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进行焦虑、抑郁状况测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1个月后再次测评两组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离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焦虑(t=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对其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患者配偶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8例患者的配偶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在患者症状活跃期及缓解期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活跃期:t男SDS=3.14、t男SAS=2.85,P<0.05;t女SDS=4.80、t女SAS=4.57,P<0.01;缓解期:t男SDS=2.40、t男SAS=2.65,P<0.05;t女SDS=3.17,P<0.05;t女SAS=3.98,P<0.01),复发组患者配偶评分显著高于首发组(tSDS=2.14、tSAS=1.89,P<0.05),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是影响精神障碍患者配偶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tSAS=2.77、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对患者康复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青光眼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32,2.26,2.43,2.41,2.35,2.12,2.10,2.59,2.63;P0.05),心理干预后,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39,2.35,2.31,2.52,2.56,2.20,2.28,2.48,2.50;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信心团体治疗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与自尊水平的效果。方法将7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自信心团体治疗(每周2次,每次3小时,持续5周,共10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两组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尊量表(SES)评定,了解患者焦虑症状和自尊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入组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尊量表(SES)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71,0.89;P〉0.05),干预前后SAS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t=4.38,P〈0.01),干预前后SES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t=3.99,P〈0.01)。结论自信心团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焦虑症患者的自尊水平,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适应心理治疗对高血压病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了300例高血压病性心脏病的病人随机分2组进行对照分析,一组在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应心理治疗,另外一组单纯抗高血压治疗,治疗前后进行SAS和SDS评定和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躯体症状观察.结果 适应心理治疗组患者焦虑情绪(t=14.77,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放式与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标准选取我院开放式病区和封闭式病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0例,并配对相应家属。观察期6周。在入组前及6周末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在第6周末,两组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分、SAS和SDS的评分均较入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开放组各项评分较封闭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开放组BPRS评分较封闭组有明显的改善(t=3.757,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尤其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孕产期心理保健指导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0名居住在闵行区的产妇,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评估,问卷中包含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对新生儿健康的担心和对分娩的恐惧是孕产妇主要担心的问题;是否母乳喂养(χ2=7.895,P0.01)、家人的支持和鼓励程度(χ2=9.450,P0.01)、工作/生活压力大小(χ2=10.393,P0.01)是影响产妇抑郁的重要因素,其中工作/生活压力(χ2=6.933,P0.01)又与产后焦虑症的发生有关,以上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83.61%的产妇认为有必要开展孕产期心理指导,最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与鼓励。结论呼吁全社会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通过广泛开展孕产期心理健康宣教,提倡母乳喂养,家人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能够对孕产妇的心理调节产生积极作用,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认知疗法结合五行音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结合五行音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发现的轻、中度高血压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认知疗法加五行音乐组)和对照组(西药组)。疗程为12周。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血压和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SBP,t=9.6,15.8;DBP,t=7.9,11.4;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SAS、SDS组内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t=14.90,10.64;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69,1.75;P0.05)。结论认知疗法结合五行音乐具有降低血压及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