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48例肺癌患者的血浆主要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的活性及抗原和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G)进行了测定分析。肺癌患者血浆AT-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01),而AT-Ⅲ抗原则高于对照组(P<0.02),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浆AT-Ⅲ活性又明显低于Ⅰ、Ⅱ期肺癌组(P<0.01)。结果提示,肺癌患者血浆AT-Ⅲ活性降低可能继发于已存在的高凝状态,晚期肺癌其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使AT-Ⅲ活性更趋下降。肺癌组血浆α2-M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具有放广泛转移的Ⅲ、Ⅳ期肺癌患者的α2-MG更低于Ⅰ、Ⅱ期肺癌组(P<0;001)。肺癌患者α2-MG含量下降的机理不明,迄今未见有文献报道。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水平及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在肺癌高凝状态中的临床意义,作者测定了并观察75例肺癌病人治疗前后血浆ATⅢ抗原水平及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肺癌组病人ATⅢ∶Ag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并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升高(P<0.05);而ATⅢ∶C则无明显变化(P>0.05)。作者认为测定血浆ATⅢ可作为一种对肺癌高凝状态的诊断、病情估计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ELISA法测定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发现,初治和复发患者血浆GMP-140、vWF浓度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完全缓解后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浆GMP-140与vWF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与血浆GMP-140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提示,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病理改变。检测血浆GMP-140和vWF水平有助于疾病严重程度的了解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作者测定了64例原发性肺癌、3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32名健康人血清胃泌素浓度,并比较了15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浓度变化。结果表明,肺癌组血清胃泌素浓度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小细胞癌(SCLC)高于鳞癌和腺癌(P<0.01);Ⅲ、Ⅳ期高于Ⅱ期(P<0.01),Ⅱ期高于0期、Ⅰ期(P<0.05),血清胃泌素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均为73.4%。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显著低于治疗前(P<0.0l)。作者认为血清胃泌素测定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分型、分期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检测51例肺癌血清CA19-9结果表明,肺癌组与正常组、肺良性疾病组比较,其检测值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亦差异显著(P<0.05)。血清CA19-9检测肺癌的敏感性为50.9%,特异性为90.9%,准确性为69.5%。上述结果说明血清CA19-9测定对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免疫组化法(改良PAP法),检测57例女性肺癌组织,5例正常肺组织和5例肺炎性假瘤组织(对照组)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结果证实女性肺癌组织内存在ER和PR,其阳性率分别为42.1%和54.4%,而对照组未发现ER和PR。ER、PR阳性的女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较阴性者高((P<0.05);ER、PR阳性的女性肺癌术后化疗效果较阴性者好(P<0.05),ER、PR的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瘤体大小、年龄、闭经与否无明显关系(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剂量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全身应用小剂量重组干扰素(IFNα2b)、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联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60例。应用APAAP法和免疫单向扩散法(RID)分析了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巳细胞、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活性。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外周血中CD4+的T淋巴细胞和CD23+的B淋巴细胞显著的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CD4+/CD8+比值也明显增高(P<0.01)。免疫球蛋白(IgM)活性亦显著的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KP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01)。治疗后细胞因子加化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28.5分(P<0.001);CR 26例(65.0%);PR 11例(27.5%),总有效率82.5%。单纯细胞因子治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23分(P<0.001);PR 13例(65.0%),总有效率65.0%。结论:本方案可以显著的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可能提高肿瘤的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与方法应用ELISA法研究了18例癌性渗出液(MOF)中内源性IL-2、IL-6、IL-8、IFNγ和TFNα的生物学活性,并与恶性肿瘤病人(MTD)血清、正常人、结核性胸膜炎(TBP)和肝硬化病人(CRS)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MTD血清中IL-6活性高于与正常成人组(P<0.05);IL-2和IFNγ活性亦低下(P<0.5)。MTD血清中IL-2、IL-6TNFα活性显著低于TBP(P<0.001);IL-8和IFNγ活性亦降低(P<0.05)。MOF中的IL-6、IFNγ水平显著高于TBP组(P<0.01;P<0.05);IL-2却明显降低(P<0.05)。MTD血清中IL-2、IL-6低于CRS组(P<0.05);MOF中IL-6、INFγ水平高于CHAD组(P<0.001;P<0.05);IL-2和IL-8则低于CRS组(P<0.05;P<0.01)。结论MTD血清和MOF中IL-2、IL-6、IL-8和IFNγ活性反映了MTD抗肿瘤免疫的功能状态。IL-6和IL-8活性对于MTD预后的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体外加腔内照射(A组)与单纯外照射(B组)治疗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外照射加192Ir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45例,并与同期单纯外照射宫颈癌45例进行比较。结果 Ⅱ期A组和B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 和63.6%(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0%和50%(P<0.05);Ⅲ期A组和B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 和43.5 % (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8% 和65.2%(P<0.01)。鳞癌和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9%和33.3%(P<0.05)。结论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体外加腔内放射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外照射,鳞癌优于腺癌。  相似文献   

10.
Barrett食管癌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告51例Banett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总数的10.2%。患者平均年龄8岁,主要就诊症状为吞咽困难。按PTNM分期,Ⅱ期18例,占35.3%;Ⅲ期29例,占56.9%;Ⅳ期4例,占7.8%。51例均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重建术。术后30天死亡率为3.9%,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9%、25.0%和13.6%。Ⅱ期肿瘤5年生存率(25.0%)明显高于Ⅲ+Ⅳ期(4.5%),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肿瘤直径<6cm<或>6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和0(P<0.05)。结果表明,术后长期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