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所谓“微波加热”,是指利用频率为2450MHz(兆赫)为主的微波为能源,通过电介质加热的一种方法。 微波能够自由地在空间传播,在传播途中,如果遇到金属物质,会造成反射;如果照射到电介质上,它会在传播途中逐渐失去能量。损失的能量转化为热,使电介质的温度上升。微波的这种通过物质自身发热而达到加热目的方式,省去了传统热传导加热所需的时间,使快速加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粒度对陶瓷粉体介电损耗及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不同,微波加热是向被加热物质内部辐射微波电磁波,推动偶极子运动,使之相互碰撞、摩擦而生热,是通过电磁场中介质损耗而引起的体加热,因此加热性能取决于物质的介质损耗。本文将通过对碳酸钙和石英两种陶瓷粉体的研究来探讨其粒度对粉体介电损耗及微波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波指的是能够渗透到物体内部 ,使物体整体加热的一种电磁波。微波加热系统由电磁波发生器和可将微波反射到被加热物体上的金属加热室组成。现代化的微波加热炉通常炉膛截面为圆形 ,这种炉膛设计比方型炉加热更均匀。除了单一微波加热炉外 ,还有复合式加热炉。微波加热结合以其他形式的加热 ,或几种不同频率微波加热 ,复合以热空气的微波炉可以用于材料的加热或干燥。这种加热炉最适合于解决高温、大物流量 ,仅使用微波加热经济成本高的应用。多频微波炉除了使用常规的 2 .4 5 4GHz频率外 ,还要配以 1或 2种其他频率。其优点是适用于那…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雷达波,亦称微波,微波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的习用语。就无线电波而言,从30兆赫(波长10)到30000兆赫(波长1厘米),称其为超短波。波长短于1厘米的波段属于毫米波波段。超短波波段一般分为下列分波段,米波  相似文献   

5.
长春新生开关厂已将远红外技术应用于钢玻璃制品的固化。 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波长为0.27~1000微米的一种电磁波。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是利用远红外辐射器发出  相似文献   

6.
微波技术用于热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独特的加热方式用于有机质的热解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综述了国内外有机质微波热解的研究应用,并通过分析物料特性,运行条件和是否添加微波吸收剂等因素对热解过程和产物的影响,对微波热解进行了阐述.展望了微波热解的应用前景,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一、红外线的一般特性与加热过程 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是一种电磁波。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在0.72~1000微米的区域。一般把0.72~5.6微米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5.6~1000微米的电磁波称为远红外线。由于红外线的波长是位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因此它具与有可见光一样的直线传播特性。远红外线加热是辐射加热的一种,当红外线波射到被加热物体时,一部份被物质所吸收,一部份被反射。射入物体内部的红外线波大部份被物质吸收,引起物质内部激烈的分子和原子共振现象,转变成为热能,使物体温度升高。在氮肥生产中的NH_3、CO、CO_2、水蒸汽等物质均能较好地吸收远红外线波。  相似文献   

8.
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成  贾绍义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4,21(6):444-447,478
微波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萃取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课题。微波可以穿透萃取介质,直接加热物料,能缩短萃取时间和提高萃取效率。本文对近年的微波萃取技术以及其研究做了综述,介绍了微波萃取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简要介绍微波加热技术在催化化学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微波加热与传统的加热方式不同,传统的加热方式中,容器壁大多由热的不良导体做成,热量由器壁传导到物料内部需要一定的时间;相反,微波加热是一个内部加热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外加热方式将热量由物料外部传递到内部,而是同时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使同于普通的外加热方式将热量由物料外部传递到内部,而是同时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使整个物料同时被加热,此即所谓的“体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连续流微波反应器的物料温升以及加热均匀性,设计了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管道的连续流动矩形微波反应器,运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方式,探究了物料流速、馈口功率、馈口高度与管道高度对反应器的加热效果和加热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管道与馈口平面相近时,物料有较高的温升,但加热均匀性较差;而当2者相距较远时,物料温升较小,但均匀性较好。通过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反应器结构进行优化:最高温升率可以达到24.28%;加热均匀性最佳的的管道高度为-38.88 mm,馈口高度为32.81 mm。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辐射在木质纤维原料热化学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秀兰 《化工学报》1999,50(3):421-427
<正>木质纤维原料热化学加工包括木质原料的干燥、炭化、干馏、气化、活性炭制造、松根干馏、桦皮干馏等。不论进行哪种热化学加工均离不开加热能源,其中尤以活性炭制造要求更高。 传统的加热方式有电加热、水蒸气加热和烟道气加热等,它们是根据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原理使热量从外部传至物料内部,加热速度慢,受热不均,且能耗高。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技术不同,它是通过被加热体内部偶极分子高频往复运动,产生“内摩擦热”而使被加热物料温度升高,不需任何热传导过程,就能使物料内外部同时加热、同时升温,加热速度快而均匀,仅需传统加热方式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时间就可达到加热目的。近20年来微波辐射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但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取代传统加热方式应用于木质纤维原料热化学加工方面却报道极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加热均匀性的微波干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干燥通过电磁场辐射物体而在其内部产生热量,促进物体内部水分向外部迁移,是一种先进的干燥技术。但是,微波干燥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导致微波加热/干燥不均匀的影响因素,综述了通过提高微波干燥室内电磁场分布均匀性及改变被处理物料位置,以改进微波加热均匀性的可行措施,最后指出进一步实现微波均匀干燥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辉钼精矿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研究了物料厚度、微波功率及物料量对辉钼精矿升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辉钼精矿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物料在微波场中升温与微波功率呈正比关系,而与物料 厚度和物料量成反比。在微波功率为2.6 kW,物料厚度为2 mm条件下,微波加热13 min后,辉钼精矿可升温至 600 ℃。采用微波氧化焙烧辉钼精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影响微波加热的因素,与蒸汽烘干、射频烘干相比,微波加热比蒸汽烘干节能40%,比射频烘干节能20%,仅每年运营维护费用比射频烘干节省4.5万元。提出应重点加强微波与物料间相互作用理论、微波场中物料的传热、传质机制,微波加热工艺与设备、微波加热技术与其它技术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波长为0.27~1000微米的一种电磁波。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是利用远红外辐射器发出的远红外线照射被加热物体,远红外线的能量为被加热物体所吸收,并直接转变为热能而使物体达到加热干燥的目的。远红外加热是辐射加热,具有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按装简便,占地面积小和耗电少等特点。因此,在国外都得到飞速的发展,被广泛  相似文献   

16.
微波加热化学反应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微波反应器被应用于辅助化工生产中。然而,加热不均匀是目前微波加热化学反应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微波夹层反应釜内引入流体搅拌桨,并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将麦克斯韦方程、传热方程和流动方程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探讨物料介电特性、微波功率和搅拌桨参数对微波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物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在(2.16-0.28j)~(2.73-0.13j)之间时,微波加热均匀性较好;(2)加热2 s后,微波加热均匀性呈现出规律性变化;(3)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相同加热时间下物料温升变快,但搅拌功耗也越高;(4)叶轮直径和搅拌转速越大,物料的温度变异系数越低,微波加热均匀性越好;变异系数随着叶轮离底间隙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功耗随着离底间隙的增大线性减小;(5)搅拌桨参数对功耗和温度变异系数影响的显著性为:搅拌转速>叶轮直径>离底间隙。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回转窑干燥物料的方法主要存在干燥时间长、环境污染严重、效率低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微波干燥湿法炼锌泥的实验研究,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微波干燥设备,考察微波功率、干燥时间以及物料质量对样品脱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率随干燥时间延长而增加,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提高,随物料质量增加而降低。实验在微波功率600W、物料质量40g、微波加热时间3min时,湿法炼锌泥的脱水率达到99.57%;FT-IR分析可知,干燥后波数1625cm-1和3300cm-1附近水分子的伸缩振动峰基本消失,说明微波干燥后物料基本不含水分;与常规干燥进行比较,微波干燥湿法炼锌泥具有干燥时间短、脱水效率高、清洁无污染的优点,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能源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微波加热因其高效性被广泛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然而,微波的不均匀加热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在微波夹层反应釜内引入一种模式搅拌器,通过COMSOL软件耦合麦克斯韦、传热方程,对微波加热过程进行多物理场仿真,并采用动网格技术处理模式搅拌,探讨不同模式搅拌器参数对微波加热特性的影响,发现:①与无模式搅拌的微波加热模型相比,模式搅拌时刻改变物料中的电场分布,从而改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②物料平均温度与温度变异系数(COV)随搅拌器高度和长度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趋势;③物料平均温度随搅拌转速的增加线性提高,COV随转速的增加整体上呈上升趋势;④通过响应面分析发现对平均温度和COV产生影响的因素为:搅拌器高度>搅拌转速>搅拌器长度,其中搅拌器高度与转速的交互作用对平均温度影响显著;最后综合考虑平均温度和COV,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佳搅拌条件为:搅拌器高度λH=0.164、搅拌器长度λB=0.31、搅拌转速N=30r/min,此时COV=0.11×10-2、平均温度为22.15℃。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波谐振腔微扰法,测定草酸钴、四氧化三钴及二者混合物的微波吸波特性,并通过微波加热物料,探讨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钴吸波性能较弱,而四氧化三钴具有很强的吸波性能,二者混合物的吸波性能随着四氧化三钴配比的增加而增强。在微波功率820 W条件下,配加质量分数20%四氧化三钴的草酸钴在微波场中加热240 s后,温度即可达554 K,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快慢与微波功率成正比。升温行为结果与吸波特性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波谐振腔,分析物料放入前后波谱图的衰减值和相对频移,研究碱式碳酸钴、四氧化三钴及二者混合物的微波吸波特性;并通过微波加热物料,探讨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碱式碳酸钴吸波性能较弱,而四氧化三钴具有很强的吸波性能,二者混合物的吸波性能随着四氧化三钴配比的增加而增强;在微波功率为820 W条件下,配加四氧化三钴质量分数为20%的碱式碳酸钴在微波场中加热110 s后,温度即可达到375 K;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快慢与微波功率成正比;升温行为的研究结果与吸波特性的测定结果相吻合。微波煅烧碱式碳酸钴制备四氧化三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