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空采血管于1937年问世,1943年在欧美开始流通,随着实践使用不断完善,1964年间真空采血管在日本登场,1971年在日本正式使用。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我国,90年代部分医院开始使用,现今国产的真空采血管已占据医疗市场的主导地位,高品质的国产真空采血管逐步替代进口同类产品,有的公司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真空采血管日渐普及,使之逐渐代替了注射器采血的方式,更加规范了采血技术,提高了检测标本的质量与速度。2004年高桥胜幸曾报道,由于真空采血管内压和血管内压之间有压差的变动,已采取的血液有可能向血管内逆流而有感染危险的可能性。日本从1…  相似文献   

2.
真空采血法使用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采血法中用一次性塑料空针取代玻璃空针,避免了玻璃空针繁琐的重复消毒和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再感染的机率。而真空采血法在临床静脉穿刺中的广泛使用,这又是一次静脉穿刺技术的变革。它弥补了传统采血法的许多不足,但也有它的弊处。现总结如下:1 真空采血法 采用应用特制的一次性双头采血针。一端(针头A)刺入血管,一端(针头B)通过刺透管盖进入真空采血管。双头采血针与真空采血管之间采用一个“针筒套”衔接起来。针筒套事先与采血针拧紧,穿刺成功后将真空采血管沿针筒套后端稍用力推入,使针头B刺破管盖,此时  相似文献   

3.
真空采血法的变革对护士操作的影响有利有弊 ,我院一年来 ,运用真空采血法临床采血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 ,总结如下。1 真空采血方法采血应用特制的一次性双头采血针 ,一端 (针头 1)刺入血管 ,一端 (针头 2 )通过刺透管盖进入真空采血管。双头采血针与真空采血管之间通过一个“针筒套”衔接起来。针筒套事先与采血针拧紧 ,穿刺成功后将真空采血管沿针筒套后开端稍用力推入 ,使针头 2刺破管盖 ,此时血液即可顺压力差流入管内。需采多管血样时 ,固定针头不动 ,将预先准备好的真空采血管依次推入、取出即可。2 传统采血法…  相似文献   

4.
曹国庆 《护理研究》2008,(1):198-198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真空静脉采血系统采集病人的静脉血做各种化验,这种真空采血系统是由3部分组成,即标准双向针、无菌采血管、配套持针器。使用这种真空采血系统给日常静脉采血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特别是需要一针多管采集血液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在日常工作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真空静脉采血系统进行静脉采血拔针后血液遗撒。在给病人使用静脉采血针系统采集静脉血做化验时发现,偶尔会在有些病人的手臂上出现在穿刺点的下方有一条长3cm~5cm的血液遗撒痕迹,现就这一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40年代,BD公司率先推出VACUTAINER真空采血系统,为实验室提供优质血样,在世界范围内创造性地推动了采血技术的发展。80年代,BD公司又改进了真空采血系统,率先推出HEMOGUARD安全头盖,进一步完善了采血技术。如今,带安全头盖的真空采血系统已普及世界各地。一次性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和双头采血针组合而成,它巧妙地利用真空负压的原理,将采血管抽成不同程度的负压,以实现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是集采血、盛血、验血为一体的新型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医院的医护人员的欢迎。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要求我们采取更加人性化、人情化的护理,尽可能减轻患的痛苦,提高病人的满意率。我院自2002年1月始,将真空采血系统应用于临床,医护人员及病人均反应良好,现将使用真空采血系统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标本质量的重要保证——真空采血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采血始于18世纪的美国.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静脉系血的工具也在不断改进.以往使用的玻璃注射器需要反复消毒重复使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1943年一次性真空系血系统开始应用于临床,经过多年使用与不断改进,已趋成熟与完善,国外实验室现已广泛采用,近年我国部分医疗单位开始使用。本文主要介绍真空系血系统及其操作技术。1真空系协系统的组成静脉真空采血系统由针头、采血管及持针器组成(图1).1.1针头的外部由彩色外套和白色外套组成,中间接缝处用纸作封签,上面注明有效期等.根据外头的粗…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已有百余家真空采血管生产企业,国产真空采血管逐步取代进口产品,在医疗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然而真空采血管标识、标签设计和使用却各不相同,导致采血管外观和实用性存在差异.笔者针对标识、标签设计和应用的要求,进行如下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真空采血管标识、标签的合理设计和正确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血凝四项的测定,是临床工作中手术前检查及诊断机体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本文只对不同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对血凝四项的影响进行探讨。为了探讨不同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对血凝四项的影响,笔者对从日本进口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与国产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配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邹云芝 《当代护士》2014,(6):164-164
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一般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因检测项目不同经常需要多管采血,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和更换真空采血管时必需双手操作,这时血管内的采血针因没有固定容易移动甚至退出血管外,导致采血量少、溶血甚至失败。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试管架,临床应用时较好地克服了上述弊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真空静脉采血系统采集病人的静脉血做各种化验,这种真空采血系统是由3部分组成,即标准双向针、无菌采血管、配套持针器.使用这种真空采血系统给日常静脉采血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特别是需要一针多管采集血液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在日常工作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真空静脉采血系统进行静脉采血拔针后血液遗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完全真空采血法与半真空采血法对测量肾功能生化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2名志愿同时使用真空采血管双向针和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各12份,检测肾功能生化值。结果两种静脉采血方法检测肾功生化值无差异(P>0.05)。结论 真空采血法操作简单,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及穿刺时的疼痛,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王锦 《护理研究》2005,19(12):1096-1097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法与传统采血法的合理选择,提高老年病人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化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40 0例行静脉采血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真空采血组(A组)和传统采血组(B组) ,每组2 0 0例,比较两组的失败率并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真空采血法在血管条件不好且采血管数≥4时,失败率明显上升,建议选择传统采血法。采血管数≤3时,因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小,成功率与传统采血法相比差异不大,选择真空采血法为宜。采血管数≥6时,总采血量一般>2 0mL由于传统注射器型号及容量的限制,选择真空采血法更为方便。[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血管条件及采血量灵活选择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国产EDTA-K2真空采血管的临床试用及与进口真空采血管的比较。方法:用两种真空管采集同一血液样本,用Coulter Onyx电子血球计数仪分别测定全血细胞参数。结果:①国产真空采血管在30分内、6小时、24小时三个时间段,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显示结果稳定性良好。②国产真空采血管与进口真空采血管各参数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③相关分析显示MID%为有相关关系,其余均为有高度相关(P<0.01)。结论:国产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粟军  朱新勤等 《华西医学》2001,16(2):218-219
目的:国产EDTA-K2真空采血管的临床试用及与进口真空采血管的比较。方法:用两种真空管采集同一血液样本,用Coulter Onyx电子血球计数仪分别测定血细胞参数。结果:①国产真空采血管在30分内、6小时、24小时三个时期段,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显示结果稳定性良好。②国产具空采血管与进口真空采血管各参数测定无显著性差异。③相关分析显示MID%为有相关关系,其余均有高度相关(P<0.01)。结论:国产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真空采血技术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末,真空采血管具有使用方便、简单、全封闭、防污染等优点,为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所推荐,替代了传统静脉采血方式[1]。随着真空采血技术的普及,使用时的问题也就相应出现,真空采血管负压消失或不足就是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在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边维娜 《当代护士》2008,(12):69-69
目的 探讨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30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实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穿刺采血,比较2组采血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67%,标本合格率99.3%,血肿发生率1.33%,平均采血时间21s,均优于对照组指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穿刺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采样合格率高,用时少,血肿发生率低并且操作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国产EDTA -K2 真空采血管的临床试用及与进口真空采血管的比较。方法 :用两种真空管采集同一血液样本 ,用CoulterOnyx电子血球计数仪分别测定全血细胞参数。结果 :①国产真空采血管在 30分内、 6小时、 2 4小时三个时间段 ,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显示结果稳定性良好。②国产真空采血管与进口真空采血管各参数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③相关分析显示MID %为有相关关系 ,其余均为有高度相关 (P <0 0 1)。结论 :国产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童玉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7):830-831
近年来采用的真空负压静脉采集血标本是一种新方法,需要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和配套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真空负压采血管预制了准确的真空量,采血时自动将血液吸入试管,不像一般注射器采血针尖进血管后可见回血[1].此方法简便易行,并且使医患双方能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作者自2011年1月至4月运用传统的注射器抽吸采血分别注射到普通试管和真空采血管,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分析检验结果是否有差异,来评估真空采血管临床应用的意义.同时总结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器生产基地——中日合资企业“北京积水创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厂于8月8日竣工投产。该公司注册资本600万美元,一期总投资1200万美元。其生产工厂座落于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区A区。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工厂全套引进日本先进的生活流水线,年设计能力达2亿支真空采血管,其产品将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20.
吴慧琼 《家庭护士》2008,6(4):315-316
[目的]观察并比较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与一次性注射器在采集血样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在采集血样标本中的应用。[方法]将健康体检者130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0例,于正中静脉或头静脉采集血样标本,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观察组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样标本,比较两组血标本的溶血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样标本优于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样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