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舰船装备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电磁兼容性标准是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舰船电磁兼容性的基础.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将电磁兼容性论证、设计和建造工作标准化和量化,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和满足舰船研制对电磁兼容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舰船电磁兼容性特点,按照提出的体系建立原则及方法,建立了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为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电磁兼容性是现代舰船的一项重要性能,电磁兼容性维修能有效解决舰船电磁兼容性问题,保持和改善舰船的电磁兼容性能.构建电磁兼容性维修信息系统,是保障和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电磁兼容维修信息系统的作用、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使用阶段开展的电磁兼容性维修工作,详细阐述了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信息系统信息要素、结构、功能及运行使用,对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舰船装备维修特点和电磁干扰控制原理研究,文章提出了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的概念,详细阐述了电磁兼容性维修内容、维修要求、实施时机,研究了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方法,分析了舰船电磁兼容性维修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4,(7):103-107
舰船上装备大量的电子信息系统和武器,电磁环境十分复杂,舰船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量化评估,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充分发挥其作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包含五大类19项指标的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提出的多层次加权求和综合方法对舰船电磁兼容性进行计算和验证,对舰船电磁兼容性能进行量化评估,为准确掌握舰船电磁兼容性状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代海战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舰船编队作战,但舰船编队产生的电磁环境较单舰产生的电磁环境复杂且恶劣得多,这与舰船编队的数量及舰船编队形式相关.为了解舰船编队电磁环境以实现舰船编队电磁兼容性,本文从理论方面推导了线形编队雷达综合场的功率密度计算公式,同时利用该公式并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了对编队雷达综合场功率密度的计算,从而为预测分析舰船编队的雷达电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大量应用于现代舰船,电磁兼容性成为影响舰船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技术。在简析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对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性影响的基础上,综述舰船常见电力电子变流设备的传导干扰作用机理、建模与预测研究进展,简析辐射电磁干扰建模的研究现状,概述开关电源和逆变器常用的对消与滤波等干扰抑制方法,并指出电磁兼容领域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通用性、高频非线性、实时性分析等热点问题和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舰船总体电磁兼容性(EMC)数模分析预测软件的建模原理、分析预测功能和工程应用,着重讨论了舰上发射机和非线性结构的"锈蚀螺栓效应"的互调产物等干扰源的数学模型.由于舰船电磁环境的复杂性,预测软件应能够对多参数进行分析.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4个模块:天线最佳布置性能分析模块、电缆耦合干扰分析模块、各设备(或分系统)间电磁兼容性分析模块、大功率设备辐射近场场强分布分析模块.工程实践证明,该软件预测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舰船机电产品对电磁兼容性要求逐步严格和进一步规范化,舰船推进电机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量技术面临很多难点,需要尽快克服.本文分析了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和测量技术的难点,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舰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必须提出合理的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指标体系构建是舰船研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美国海军颁布了一系列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进行舰船电磁兼容性控制。采用提出的基于需求分析的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建立需求转化模型,在分析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发展的基础上,构建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体系构架和指标要素,为实施舰船电磁兼容性控制和保障战斗效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舰船建造阶段电磁兼容性工艺、施工是保证水面舰船电磁兼容性的重要环节,论文提出了舰船建造阶段电磁兼容性工艺要素,提出了试验阶段电磁兼容性试验测试要求,通过实船有关电磁场场强测量,可以分析、评估、验证总体设计有关电引爆武器和燃油加注处的电磁安全性,对舰总体电磁兼容性改进设计提供支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舰船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电网技术具有能量优化分配、管理和控制方面的优势,但是舰船电力系统在能量来源、设计理念、可靠性等方面又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通过重点分析智能电网技术与舰船电力系统的协调性,探讨舰船电力系统应用和实现智能电网技术的重点和关键技术,提出舰船智能电网对信息集成技术、实时监测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的要求要远高于陆地智能电网,而且相应的智能装备研制,也必须考虑到应用的特殊环境,从而需要将自愈、智能对话、优质电能、电磁兼容和抗攻击性作为主要应用特征和发展重点,并重点关注和解决与之相关的灵活的电网结构、传感与测量技术、信息化技术、智能型设备等关键问题,开发出能与舰船系统有效结合的合适的智能电网,充分发挥智能电网技术的优势,推动舰船先进装备的研制,达到提高舰船整体作战能力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水面舰艇射频电子设备的发展情况和国外水面舰艇射频集成、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情况。指出射频集成和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是电子、电磁兼容、舰船设计、结构、材料等各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研制项目,应由舰船设计部门与电子设备研制部门大力协同而有步骤地进行。射频集成工作由电子设备研制机构进行。舰船总体研制单位自始至终负责射频集成和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工作,必须设计制造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大型模型,进行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的陆上试验,验证集成射频电子设备性能以及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后的隐身性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成功后装舰。  相似文献   

13.
舰船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舰船的电磁环境十分复杂,电磁辐射可能对人员、军械、燃油等造成潜在危害.文章在分析电磁辐射危害防护标准的基础上,从设计和管理控制的角度提出舰船电磁辐射危害防护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下爆炸荷载作用下水面舰船设备冲击环境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SC.DYTRAN有限元软件,采用冲击谱的描述方法,以舰艇结构加速度响应作为输入,对大型舰船设备在水下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冲击环境进行数值仿真。在分析该类型舰船设备冲击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爆炸冲击因子作用下数值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归纳出爆炸冲击因子与设备冲击环境关系,并给出水面舰船设备冲击环境的预报公式。该预报公式计算结果与采用有限元方法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红外、雷达隐身在舰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宏  石岚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5):111-114
红外、雷达隐身技术是舰船隐身技术的主要研究重点,对舰载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的原理及概念进行了简要论述。舰载红外源包括:内部红外源、外部红外源。提出了解决这些红外辐射所采用的各种抑制红外措施,达到红外隐身的目的。舰载雷达隐身包括:外形设计、天线设计、吸波材料设计,以及各国海军运用这些技术措施来进行雷达隐身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舰船通信设备电磁屏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舰船复杂电磁环境产生的基本原因,简要介绍了电磁屏蔽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电屏蔽、磁屏蔽和电磁屏蔽的屏蔽机理,并且推出了完整屏蔽题的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最后给出了在舰船特殊环境下通信设备的电磁屏蔽的整体设计依据和关键措施,其中重点叙述了波导型通风孔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何首贤  苗百春 《船电技术》2014,(2):32-34,37
为了解决现代船舶由于设计复杂造成的电力系统质量过大,空间及电站容量不足等缺点,给出了解决方案.阐述了基于400 Hz中频化船舶电力系统在节约质量、空间等方面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外舰载机电磁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舰船在充分发挥作战效能的同时,进一步恶化了舰面的电磁环境,一些脉冲式工作的设备装舰,对舰载机的电磁安全性产生了新的威胁.舰机电磁适配性是现代舰船总体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在研究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舰载机处于舰面电磁环境下的几种典型受扰现象,以及舰载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磁安全性问题,应用电磁兼容原理对舰载机的电磁安全性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军全舰计算环境发展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舰计算环境是新一代舰载系统集成技术,对舰艇平台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是“网络中心战”在单个舰艇平台上的具体体现,也是舰艇平台信息化技术迈向“网络中心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对全舰计算环境的发展情况、体系结构和主要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立冬  喻浩  王暖 《中国造船》2002,43(2):44-49
本文针对某型号测量船主要噪声振动源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减振降噪综合治理研究,其中主机采用低频大载荷隔振器的单层隔振、辅机采用浮筏隔振装置、机座采用局部阻尼处理等措施。由于该船采用了先进的浮筏技术及其他隔振措施,在提高船上测量系统读取数值精度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船上水声设备测绘工作环境和船员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该船的设备使用寿命和船员体力极限。本船自噪声在低航速时已淹没在海洋背景噪声之中。特别是该船减振降噪装置在系统的声学匹配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经实船验证,效果良好,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对减振降噪技术在各型舰船上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